文章
杏林專欄 > 內科腫瘤專科 > 黃曉恩醫生 > 進階篇 – 個人化的迷你腫瘤模型

進階篇 – 個人化的迷你腫瘤模型

17-02-2020

進階篇 – 個人化的迷你腫瘤模型

  進階篇  

為了精準地選擇治療方案,我們可以先利用腫瘤樣本進行一些生物標記的檢測,通常是基因變異及蛋白表達等,再按檢測結果選擇合適的藥物。近來有生物科技公司推出腫瘤「類器官」(cancer organoids)藥物敏感性檢測,令這種技術衝出研究實驗室打入消費市場,癌友亦能接觸到這種產品。先讓個人化的腫瘤「替身」試試藥物,才選合適的正式用在患者身上,似乎更有把握。這是否真的有臨床助益,現時數據又是否充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腫瘤「類器官」
科學進步,現時技術能在化驗室複製癌症患者的腫瘤,成為一個立體的迷你模型。實際做法是通過手術或活檢(抽組織)提取活性的腫瘤細胞,放進特別的生長營養液中,待細胞發展及腫瘤成形;然後用以不同種類的藥物,再觀察腫瘤大小變化效果,作為預測臨床藥物的療效。

其他兩大類腫瘤細胞複製技術
最基本及傳統的,自然是平面、二維的「細胞株」,又稱「細胞系」(cell lines)。顧名思義,這只是一堆相同的細胞,既無腫瘤實體的結構,亦跟實際器官內、人體內的情況相差甚遠、簡化得多,因後者同時牽涉千絲萬縷及不斷變化、與其他細胞及物質的互相影響;所以藥物在化驗室能抑制消滅這些細胞株,並不一定代表在真實患者身上有效,這方法臨床用處有限。

進一步是把腫瘤細胞植入動物如實驗小鼠。這樣能更貼切地模擬實際情況,但畢竟動物非同人類,而且實驗過程需時數月之久,不能及時為急着用藥的癌症患者提供指引。再者,為了讓腫瘤細胞成功在動物體內落地生根使實驗得以進行,需要先削弱動物的免疫系統,偏偏免疫系統與抗癌息息相關,很多免疫治療藥物在這種動物模型中也測試不了。

腫瘤「類器官」的好處
它是眾多腫瘤複製技術中最貼近實際體內情況的一種,亦有初步數據證實比其他更能準確預測臨床的藥物療效。過程約三四星期便可完成,而且價格比動物模型便宜得多。

腫瘤「類器官」的問題
由於腫瘤在人體內的生理和生物學實在太複雜,腫瘤「類器官」始終不能完全反映實際情況。就算檢測顯示某種藥物有效,實際腫瘤有機會再演變而發展出抗藥性。它亦沒有提供臨床用藥劑量的資料:化驗室的份量跟實際用藥能否在病人體內達到該含量水平,而不致副作用過大,是兩碼子事。

更重要的問題出於腫瘤多樣性—一個腫瘤雖然源自同一個癌細胞的增生,但繁殖過程中基因體不斷演變,結果同時包含幾個不同特性的細胞族群。取腫瘤樣本去製成類器官,難有全面的代表性。另一方面,活檢或手術帶入侵性,我們不可能在病人身上輕易取得太多或多次取得樣本。

結論
腫瘤「類器官」作為科學家研發新藥物的工具,十分有用;篩選出初步有效的藥物,接下來希望更成功地通過嚴謹的常規臨床試驗,最後獲得認證。可是在個別癌症患者而言,它能否預測藥物療效則有其局限性、仍屬研究階段,臨床數據亦暫時不足。是否值得花數萬元去換取一些臨床助益未確實的腫瘤資料,或是純粹買個希望,便見仁見智了。

黃曉恩醫生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



(以上資訊由羅氏大藥廠香港有限公司贊助)>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東東雲吞麵
🏃🏻個人簡介 東東雲吞麵|香港護士,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Everyone is No. 1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Ada Lo
🏃🏻個人簡介 ADA LO | 乳癌康復者、粉紅戰士癌症康復者龍舟隊隊員   🏅活動期望 / 心聲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Doris Cheung
🏃🏻個人簡介 Doris Cheung | 乳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60歲退休作出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Clark Cheung
🏃🏻個人簡介 Clark Cheung |健身教練、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作為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IRIS SHUM
🏃🏻個人簡介 IRIS SHUM(岑麗明)|展晴社主席、乳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心聲   第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Jennifer Tse
🏃🏻個人簡介: Jennifer Tse |香港不倒騎士單車隊召集人 淋巴癌康復者   🏅活動期望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Josephine Tsang
🏃🏻個人簡介 Josephine Tsang  | 乳癌康復者、香港乳龍主席   🏅活動期望 / 心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Christine Fok
🏃🏻個人簡介 Christine Fok | 胰臟癌康復者 時裝店老闆   🏅活動期望 / 心聲 奇 […]
【人工智能】插完胃喉要「照肺」- 實習醫生還是AI 比較可靠?|黎逸玲醫生
短時間內先後有兩間公立醫院發生實習醫生錯判X 光片,以致未能及時發現胃喉原來誤插氣管、病人受苦,在社會引起很大 […]
2024年GCOG全球抗癌協作組年會
2024 GCOG-第5屆ILROG國際淋巴瘤北京會議 2024 GCOG-智能腫瘤學北京論壇 2024 GC […]
【正副廠藥】副廠藥不如正廠藥?(二) 從何選擇
當二十年的專利權過後,藥廠需要公開其申請專利時所提交的配方,其他藥廠就可以依照該配方生產具同樣效用和安全性的非 […]
【正副廠藥】副廠藥不如正廠藥?(一) 淺談藥物專利權
病人從胃鏡檢查中發現有幽門螺旋菌,需要吃三聯療法,然而不少保險計劃都不理賠醫治幽門螺旋菌的特效藥。很多病人問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