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英國薩里大學研究以毒殺癌方法 利用腸病毒消滅膀胱癌細胞

英國薩里大學研究以毒殺癌方法 利用腸病毒消滅膀胱癌細胞

30-08-2019

英國薩里大學研究以毒殺癌方法
利用腸病毒消滅膀胱癌細胞

 

[醫療資訊]英國十大常見癌症 —— 非肌肉侵犯型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以下稱「膀胱癌」),每年發病率約10,000名,它難於治癒,現行治療方法具侵入性和出現嚴重副作用,惡性霸道兼復發率高。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的一支研究團隊試以出奇制勝之招,探索可否利用病毒醫治癌症,儘管這以毒殺癌的概念、首次嘗試以用於治療膀胱癌,所以他們對結果寄望不高。該研究團隊採納了15位於手術前一星期和帶克沙奇病毒的第一期膀胱癌患者進行研究,當中14位患者的腫瘤縮小,其餘1位患者的病徵完全消失,令人亢奮的是全都沒出現嚴重副作用。此外,這項以克沙奇病毒治癌的研究建議亦已刋載於臨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1970年代,英國首用活結核病菌(BCG)治療膀胱癌,利用免疫細胞及時主導感染位置和攻擊癌細胞。當時醫生會先在膀胱內膜移除似疣(樹瘤)般生長的癌腫,有些病人治療有效;有些病人治療後潛在高風險復發和變成較惡性霸道的疾病,BCG於此時便派上用場了。可惜的是,BCG難於生產製造和具嚴重副作用 —— 痛楚、出血和發燒 —— 因為它會激活全部膀胱癌。

由於研究團隊急需要一個比較有效、小侵略性治療膀胱癌的方法,他們嘗試用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腸道病毒屬的成員之一)殺死癌症病毒以治療膀胱癌,因為它曾在早期治療皮膚癌的研究應用。由於膀胱癌治療不若其他癌症般利用注射血管(例如化療),醫生在切除腫瘤手術前一週,透過導管將克沙奇病毒傳遞至腫瘤部位,然後切除,並把它送出作檢測樣本。他們發現病毒成功地把膀胱癌細胞殺死,其他健康細胞卻沒有受到感染。克沙奇病毒與BCG作治療膀胱癌比較,兩者的結果顯得不同了。

克沙奇病毒能觸發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領導研究團隊哈德夫‧潘達教授(Hardev Pandha)表示:「此病毒會進入到癌細胞內部,透過觸發免疫系統而號召免疫蛋白(immune protein)殺死癌細胞。」換句話說,克沙奇病毒是細小、較原始病毒,它需要利用靠位注射才能進入細胞,此靠位是一種蛋白,稱為ICAM-1。在膀胱癌裏會發現高水平的ICAM-1;在正常內膜只發現低水平的ICAM-1。

克沙奇病毒一旦進入癌細胞,它會進行復製和殺死主導細胞。如果它具天生的抗病毒反應(癌細胞已喪失能力),正常細胞就能夠毁滅癌病毒。加上,那復製病毒能進入相鄰癌細胞而展開抗癌效果,最終有效殺死癌細胞。病人沒有因接種病毒而出現副作用,因為它只對癌細胞攻擊,健康細胞則被留下。這結果已經由術後組織樣本檢測證實和肯定了。

現在每年約三分二帶侵略性膀胱癌的病人可使用此潛在治療方法治病,不過仍需要有大型研究和驗證以作支持那些發現結果,並希望這研究能帶領英國其他癌症中心繼續鑽研。

 

參考資料:

  • Rox, P. (2019, July 5). Bladder cancer ‘attacked and killed by common cold virus’. BBC
  • Annels, N., et al., (2019, July 4). Viral targeting of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and priming of anti-tumour immunity following intravesical Coxsackievirus A21.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DOI:10.1158/1078-0432.CCR-18-4022

 

閱讀更多

https://tomorrowsci.com/medicine/%E5%B0%8F%E8%A6%8F%E6%A8%A1%E8%87%A8%E5%BA%8A%E8%A9%A6%E9%A9%97-%E8%85%B8%E7%97%85%E6%AF%92-%E6%B2%BB%E7%99%92-%E8%86%80%E8%83%B1%E7%99%8C/

http://theconversation.com/bladder-cancer-how-we-used-a-common-cold-virus-to-defeat-it-119901

 

Cecilia / 癌症資訊網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港大化學生物學家拆解一類「組蛋白修飾」 為開發相關抗癌新藥帶來曙光
由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系李祥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與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及港大生物醫學學院黃永瀚博士和鮑秀 […]
HR+/HER2- 型 晚期乳癌治療新喜訊!
CDK4/6抑製劑的出現改變了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陰性(HR+/HER2-)晚期乳癌治療 […]
港大醫學院發現抑癌基因缺失令乳癌治療失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腫瘤抑制基因 AKTIP缺失後會促進管腔型乳癌的生長,並增加 […]
港大生物學家及合作夥伴揭示DNA解旋機制 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曙光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和法國居禮研究所的研究員共同發現了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創嶄新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臨床腫瘤學系團隊發表嶄新的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 […]
「國藥」本地註冊難 病人有藥無得用 工聯會促進一步檢視藥物註冊制度
雖然去年 11 月 1 日起,中國獲納入本港新藥註冊的指明參考國家名單,但持有中國當局發出之註冊證明,仍必須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