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癌症服務機構 > 聖雅各福群會 > ALK 突變肺癌易擴散至腦部 擴大安全網 令更多患者受惠 有助長遠控制病情 繼續工作及照顧家庭

ALK 突變肺癌易擴散至腦部 擴大安全網 令更多患者受惠 有助長遠控制病情 繼續工作及照顧家庭

17-05-2019

ALK 突變肺癌易擴散至腦部
擴大安全網 令更多患者受惠
有助長遠控制病情 繼續工作及照顧家庭

 

 

ALK 基因突變肺癌佔肺癌個案總數約一成,患者大多沒有吸煙習慣、且年紀較輕,令不少患者無奈問:「為何是我?」目前,ALK 基因突變肺癌已有針對性標靶藥物,但第一代藥物有效控制病情時間較短,癌症很快會擴散至腦部,故須利用第二代 ALK 標靶藥物,才能阻止惡化,延續生命。然而,第二代標靶藥物屬自費藥物,已受癌魔折騰多時的患者,難有能力支付。所幸的是,早前政府放寬藥物資助條件,有更多患者可透過關愛基金、撒瑪利亞基金,又或另循非牟利機構途徑申請資助,以解燃眉之急。

患上非小細胞肺癌,以非煙民女性佔多,除了經常聽到的 EGFR 基因突變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外,緊隨其後的是 ALK 基因突變型(間變性淋巴瘤激酶),是第二常見的肺癌驅動基因,大約佔基因突變肺癌的 5%。早期肺癌病徵不明顯,隨着腫瘤增大,會出現持續咳嗽、呼吸短促、痰中帶血、胸痛、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

醫生進行臨床診斷和造影檢查後,會考慮患者的年齡、肺癌種類、身體狀況、病理分析和他們的意願等因素,判斷治療方案,包括進行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還是免疫治療。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指:「在基因突變肺癌中,標靶治療是主要支柱,其療效較化療佳、副作用較少。」

 

第二代 ALK 標靶藥物針對腦轉移

以往 ALK 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抗癌路只有化療一途。直至第一代 ALK 標靶藥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的出現,為患者帶來新出路。除了可避過化療的副作用如嘔吐、脫髮外,無惡化存活期和整體存活率均有明顯改善。

鄭醫生直言:「即使有了標靶藥,但患者仍逃不過癌細胞耐藥性,臨床上大部分患者服用第一代 ALK 標靶藥物一段時間後,肺癌也會復發,甚至出現腦轉移,影響腦部功能,癌細胞再次活躍起來,繼續攻擊身體和腦部。」第二代藥物讓患者有更多治療選擇,而且「入腦性」較強,能針對腦轉移的情況,鄭醫生補充。

 

第二 ALK 標靶藥物療效較化療理想

第二代 ALK 標靶藥物包括塞瑞替尼(Ceritinib)、阿來替尼(Alectinib)和布加替尼(Brigatinib)。一項外國研究,比較使用第一代 ALK 標靶藥物後病情惡化的患者,發現進行化療的組別中,無惡化存活期只有 1.6 個月;以第二代標靶藥進行治療的則達 5.4 個月,分別明顯。至於治療效果,第二代標靶藥控制率中位數(DCR)達 80%,相反,化療只有 37.9%1。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停用第一代 ALK 標靶藥後,繼續使用第二代 ALK 標靶藥的患者,總生存期(OS)達 20.4 個月;停用第一代後,不使用第二代或沒有任何治療的患者,總生存期只有 1.7 個月2。

鄭醫生說,由此可見,第二代 ALK 標靶藥物有其明顯優勢,有助患者得以持續接受治療。但他提醒,任何藥物也有副作用,部分第二代 ALK 標靶藥或會出現肚瀉、嘔吐、食慾不振、疲勞乏力、背痛和間質性肺病。所有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關愛基金擴大資助計劃 ALK 肺癌患者受惠

確診癌症,不少患者平伏情緒後最擔心的就是醫療開支,特別是當藥物並未納入政府藥物名冊,患者或會暗嘆,該如何是好?

患者可首先參閱政府安全網,包括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資助的藥物名單。後者於今年二月,擴大資助範圍,新增多種自費癌症藥物,其中包括第二代ALK 肺癌標靶藥物—塞瑞替尼和阿來替尼。合資格患者,關愛基金分別資助首五個週期和首九個週期藥物費用,其後藥費封頂,免費取藥至醫生改變處方為止。

 

聖雅各福群會為患者提供多一重保障

坊間社福機構亦有提供醫療援助,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自 2009 年成立,該會註冊藥劑師譚健威先生指:「計劃目的乃達致『病者有其藥』,資助患者購買自費處方藥物,讓有需要人士得到適切的藥物治療。對於 ALK 基因突變肺癌的患者而言,封頂式藥物資助計劃3令患者及照顧者有明確的醫療開支預算,同時紓緩患者因昂貴的藥費而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壓力。」封頂式藥物資助計劃如塞瑞替尼,如前所述,成功申請關愛基金的人士,在第六個週期起可於該會藥房免費取藥;而非申請關愛基金的人士,患者首兩個週期以約半價購買藥物,第三至八個週期以 67 折購買,第九個週期起藥費封頂,免費取藥直至醫生改變處方為止。查詢熱線:2831 3289。

 

個案分享

今年 63 歲的余女士,約四年前一次身體檢查中意外發現肺部腫瘤,她並無吸煙習慣,當時亦沒有明顯病徵,對患上晚期肺癌感到驚訝。隨後她停工進行治療,檢查後證實為 ALK 肺癌,開始服用標靶藥物。惜第一代標靶藥後治療未見成效,出現腦轉移。

受腦部腫瘤影響,余女士的說話及表達能力轉差,醫生建議她進行腦部手術切除腫瘤及轉用第二代 ALK 肺癌標靶藥物。可是,高昂的醫藥費對已停工多時的余女士而言,可說是天文數字,她四出尋找資助,最終獲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全額資助第二代標靶藥藥費,目前癌症受控,情況穩定。

 

聖雅各福群會熱線:2831 3289
網址:http://charityservices.sjs.org.hk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
【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8月27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二期—“皮膚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
【食管癌】 「食管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6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期—“診療食管癌,聽聽多學科 […]
【胃癌】 「胃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4月23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八期—“胃癌可治嗎?來聽聽專家 […]
乳癌手術的選擇困難症
從外科醫生角度來看,醫治乳癌患者最困難的部分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術前術後的諮詢和心理輔導。乳房和腋下淋巴位置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