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本地醫療快訊 / 癌症資訊網編輯室 > 認識肺癌 – 選擇最適合治療

認識肺癌 – 選擇最適合治療

05-03-2019

認識肺癌 – 選擇最適合治療

 

 

年約四十歲的陳先生(化名)是一名非吸煙者,生活習慣一向健康,卻於2016年患上第一期肺癌,經手術切除肺葉後康復。直至2018年的一次例行身體檢查中發現肺癌復發,雖然他並無任何病徵,但正電子掃描顯示腫瘤多處轉移,組織活檢證實腫瘤出現「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變異。不幸中之大幸是目前已有針對ALK基因變異的標靶藥物,療效甚佳。我為陳先生處方第二代ALK抑制劑,服用短短兩個月,不僅腫瘤明顯縮小和癌指數大幅下跌,更無出現任何副作用,可以如常上班。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每年新症逾4000宗,基本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當中約5%非小細胞肺癌個案為ALK基因變異所致。這類肺癌的生長和擴散速度較快,患者亦有更大機會出現腦轉移,嚴重的更可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認知能力和存活率。然而,隨著醫學界對肺癌的生物特性了解加深,針對這類肺癌的標靶藥物推陳出新,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症狀和延長患者的存活期。選擇並及早開始使用「對」的藥物乃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

儘管大部分患者對第一代ALK抑制劑反應良好,惟控制病情平均僅約11個月,患者在藥物失效後出現腦轉移的情況甚為普遍。第二代ALK抑制劑正正彌補了第一代的不足,臨床研究證實,第二代ALK抑制劑不但有效控制病長達34個月,而且能穿透血腦屏障進入腦部,讓藥物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發揮功效,對預防和控制腦轉移效果顯著。

 

身為醫者,為患者選擇採用哪一種藥物主要根據研究數據、副作用和臨床經驗三大原則:

  研究數據 副作用 臨床經驗
第一代ALK抑制劑 · 有效控制病情約11個月。

 

· 約50%患者出現腦轉移。

· 口腔黏膜受損,嚴重可影響患者進食和吸收營養。

· 抑制骨髓功能導致白血球數量減少。

藥效被血腦屏障阻擋,患者在藥物失效後出現腦轉移的情況甚為普遍。
第二代ALK抑制劑 · 有效控制病情長達34個月。

 

 

· 疲倦和肌肉疼痛,但情況大多屬輕微。

 

· 較少影響口腔黏膜和骨髓功能,耐受性和安全性較高。

藥效滲透腦部的能力較高,對預防腦轉移的發生,或縮小轉移至腦部的腫瘤效果顯著。

 

昔日,除了早期肺癌能透過手術切除腫瘤外,治療方法就只有化療,惟化療缺乏針對性,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大,患者會出現脫髮、嘔吐、肝腎功能受損和血球數量下降等副作用。大約十多年前,第一種針對EGFR基因突變肺腺癌的標靶藥物(EGFR抑制劑)誕生,自始醫學界對肺癌的分子醫學理解及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不斷發展,惠及眾多肺癌患者。

另一邊廂,針對ALK基因突變肺腺癌的治療發展更為迅速。從醫學界發現ALK基因突變後,短短數年間已成功研發且獲批准第一款針對ALK基因突變肺腺癌的口服標靶藥,後來醫學界更清楚了解這類肺癌的特性、抗藥原因及應對方法,於是第二代標靶藥物亦應運而生,並已獲批准使用。雖然EGFR基因突變肺腺癌較ALK基因突變肺腺癌常見(比例約為50% v 5%),但ALK基因突變肺腺癌的治療發展較快,治療效果也較理想。儘管兩者都有第一代和第二代標靶藥物可用,針對ALK基因突變肺腺癌的第二代標靶藥已出現重大突破-預防及控制腦轉移,針對EGFR基因突變肺腺癌的標靶藥物則要第三代才有控制腦轉移的效果。

另一ALK基因突變肺腺癌個案的患者是六十多歲的李先生(化名),由於他發病時居於國內,當時尚未有第二代ALK抑制劑可用,故只能使用第一代藥物。治療約六個月後,他對第一代藥物出現抗藥性,於是來香港求醫。我為他處方第二代ALK抑制劑,一至兩星期後,他的病徵已明顯得到紓緩。他服用第二代ALK抑制劑至今已17個月,癌指數由數百下跌至個位數字;本來精神萎靡、消瘦虛弱的他,目前精神奕奕,體重也回升不少,病情控制理想之餘,生活質素亦得以保持。

 

謝耀昌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以上資訊由羅氏大藥廠香港有限公司贊助)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