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博客 > 林慶順教授 > 一位生酮醫師之死

一位生酮醫師之死

24-02-2019

一位生酮醫師之死

讀者馬先生在2019-2-14用臉書傳來當天一位醫師的死訊。從這位醫師的學經歷來看,他應當只有四十多歲。如此年輕,再加上他“不尋常“的醫療行為,導致他的死訊被大量轉傳。

這位醫師在他的網站這樣自我介紹:

我是一個內兒科醫師,兒科訓練結束,在診所接觸到跟醫院完全不一樣的病人群,有趣~  近年,又接觸了很多不一樣的養身概念…..哈哈~這引起了我這水瓶外星人的興趣啦@@我決定用我自己來做實驗^^

他也這樣介紹他的診所:

106年7月,我們成功轉型為整合醫療診所,不開西藥。謝wy醫師以『細胞分子矯正醫學』為基礎,搭配生酮飲食指導,以及大劑量維他命點滴注射,成功逆轉你以為只能吃藥控制的慢性病、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是癌症。

他也推薦了七本書:《生酮抗病醫囑書》、《膽固醇其實跟你想的不一樣》、《小麥完全真相》、《斷糖飲食》、《第一次生酮就上手》、《生酮抗癌》、《肥胖大解密》。

他留下的最後一篇文章是在2019-2-2發表,前兩句是:

在臨床上,許多人跟我現在的狀況一樣,有大量的毒素在身體中,不斷的反覆刺激身體,造成發炎!「咖啡灌腸」,是一個不太費時,不太花錢,可以在家裡簡單執行的排毒方法,雖然簡單實惠,卻甚是有效!

這篇文章還提供了Q&A來“破解“他自認為的「咖啡灌腸」迷思,也提供了「咖啡灌腸」的圖片。最後,它還提供了這兩句:

P.S.我在咖啡液中,加了一小撮鹽巴,補充電解質。平日也不忘補充礦物質。
P.S.灌腸後,也別忘記補充益生菌。

1--2617569-3d cartoon character, great joy

從上面這些資料可以看出,這位醫師不但自己力行「生酮」,也跟病患進行「生酮」醫療。

有關「生酮」,我已經發表了9篇文章,一再警告它的危險(例如最新發表的逆轉糖尿病,生酮)。可嘆的是,我還是看到很多人在臉書上感謝這位醫師對「生酮」的“貢獻”。

至於「咖啡灌腸」,我有發表過兩篇文章(例如葛森療癌法),說明它是「葛森療法」的核心,而「葛森療法」在美國和許多醫療先進國家是非法的。我也有說,有人因為接受此一療法而過世。

值得注意的是,「葛森」飲食是全素的(因為肉是毒素之源),而「生酮」飲食則幾乎是全肉的(因為蔬果穀類是毒素【醣】之源)。所以,本質上這兩個門派是互不相容的。但是,既然都是旁門左道,也就沒有所謂的對錯了。

不管如何,這位醫師確定是死於「肝膿瘍」,也就是說,他的肝臟受到細菌感染而長膿。值得注意的是,肝臟本身是有很好的免疫系統及防禦機制,所以即使偶然被病菌入侵,它也可以立刻將病菌完全清除。而縱然是在無法完全清除的情況下,它也還是可以接受抗生素的治療而得到痊癒。那,為什麼這位正值壯年的醫師會感染此病,更因此而死?

由於醫學文獻裡是有灌腸導致「肝膿瘍」的報導,所以,我們可以合理的懷疑是「咖啡灌腸」導致這位醫師的「肝膿瘍」。而由於他篤信飲食療法,我們也可以合理的猜測是「排斥正統西醫」的心態導致他的死亡。

他的夫人有在臉書發表一封公開信。在結尾處她似乎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也感謝一路虎視眈眈等著看笑話的你」。

但願,她能理解,我這篇文章絕無意要看誰的笑話。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喚醒沉迷於「生酮」,「葛森」等另類療法的人。

尤其是,看到這類所謂的養生書籍充斥台灣各大書局,這類所謂的養生團體充斥台灣各大社交平台,這類所謂的養生專家充斥台灣各大媒體,我是以無比沉重的心情來寫這篇文章。

很感謝醫師夫人的勇氣,在公開信的結尾給了這樣的提醒:

在這裏,提醒你,
營養素及飲食方式能讓你身體平衡,
能支持你更好的對抗疾病,
但千萬別忽略了即時適當的治療。

 

城中活動

2023-07-16 9:00 上午 夏日小帆船體驗 x 漁村導賞
2023-06-20 3:00 下午 安癌與飲食宜忌-專題講座
2023-06-20 10:00 上午 森林浴-身心靈療癒旅程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