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基本篇-癌友你要知!

基本篇-癌友你要知!

26-02-2018

癌友你要知!

黃曉恩醫生 基本篇 發表留言 二月 26, 2018 0 分

 

在這基因檢測技術進步、個人化治療是大趨勢的年代,很多癌症病友都有以下的疑問:我要不要進行腫瘤基因檢測?若醫生建議進行,問題非但不是解決了,反而衍生更多不明白,讓人一頭霧水:如何檢測?何時檢測?檢測結果會否影響治療?花費多少…… 是時候多了解相關資訊,讓自己心裏踏實,方便與醫生溝通,也開闊這治療旅程的可能性。但我們必須先做些準備功夫,了解腫瘤的基本情況;這些資料都可從病歷或病理報告搜集得到,再不清楚便直接問醫生好了!

 

原發與轉移瘤

腫瘤學的診斷是根據腫瘤的原發器官而分類的,例如肺癌轉移(或稱擴散)到肝臟,並不稱為肝癌,仍然是肺癌。 醫生可憑臨床上的表徵、影像報告及抽組織病理報告,判斷哪個是原發腫瘤,哪些是轉移瘤。同樣地,腫瘤的治療都是以原發部位為依歸的。曾有一段時間,醫學界對於檢測出腫瘤的基因變異再配以針對性的標靶治療寄望甚大,甚至揚言腫瘤以後只需按基因變異而命名,原發部位不再要緊。但我們現在漸漸明白,原發部位亦有仍然有它的重要性,例如在帶有BRAF V600E基因變異的黑色素瘤,用相對應的標靶藥治療,效果顯著,但將同類抑制劑用於帶有相同基因變異的大腸癌中,卻成效不大。至於原發腫瘤不明顯的特別情況,基因檢測也有它的作用,以後詳談。

 

細胞分類

人體奧妙,一個器官由不同的細胞組成,當出現異常,會發展成不同特性的癌症。所以除了原發部位,我們亦須留意細胞分類;抽組織化驗時,病理科醫生會在顯微鏡下看腫瘤,從而斷定細胞分類。以肺癌為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而後者又可仔細分類為鱗狀癌及腺癌等。 而胃部腫瘤又可分為較常見的胃腺癌、淋巴瘤或胃腸道基質瘤等。每種癌常見的基因變異有所不同,清楚細胞分類可幫助我們有目標地選擇合適的測試,而不用動輒漁翁撒網式地大搜查。

 

腫瘤分期

腫瘤通常分為一至四期,是綜合原發腫瘤的大小及有否入侵附近器官、鄰近淋巴的影響程度,以及有否遠處轉移這三項資料來決定。最早期的腫瘤通常可以通過手術完全治癒,而鄰近淋巴受到影響但仍未擴散遠處器官的,則可在手術後施輔助性全身性治療(即藥物,其藥效運行全身)以減低復發率,至於第四期已擴散的癌症,主要用全身性的治療;基因測試一般對全身性治療適用的腫瘤較有幫助。

 

家族病史

引起癌症的基因變異,可由兩種情況形成。絕大部分癌症是因為「體細胞基因變異」,即自己身體的細胞突發出現異常而不會遺傳給下一代。在少數病例中,癌症是由「遺傳性基因突變 」引起,形成家族遺傳性癌症;通常家族中有數位成員患同類或相關的癌症,而且發病年齡相對年輕。這種情況下檢驗基因是主要是為了下一代預早採取防癌措施,與一般癌症(體細胞)基因檢測屬於不同範疇,但仍有助制定治療方案。

 

好了,集齊基本資料,下一步可以正式討論誰要做腫瘤基因檢測了!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子宮頸癌怎麼預防?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3年1月28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知 […]
刑事調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以提升香港人接受器官捐贈的意願嗎?
最近網絡上有關器官捐贈的議論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政府高官痛斥有市民意圖破壞器官捐贈系統、造謠作假。行政長官又宣稱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