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本地醫療快訊 / 癌症資訊網編輯室 > 中大研究揭乙肝康復者仍存罹患肝癌風險

中大研究揭乙肝康復者仍存罹患肝癌風險

03-12-2017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乙肝病人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後仍有罹患肝癌的風險,當中以50歲後才乙肝康復的男士風險較高。圖為中大醫學院肝臟護理中心主任陳力元教授(右)及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黃麗虹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康復者仍有罹患肝癌的一定風險,當中以50歲後才乙肝康復的男士風險較高。研究人員呼籲,這類患者應定期接受肝臟檢查。有關研究在全球同類研究中屬於最大型,並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Hepatology》。 

 

慢性乙肝是本港以至亞太地區導致肝癌最常見的原因 

慢性乙型肝炎在本港以至整個亞太地區,是導致肝癌的最常見原因。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本港於2015年有接近1,800宗肝癌新症確診,同年死亡個案高達1,600宗;肝癌亦分別是本港男士和女士第3及第4常見的癌症殺手。 

在臨床上,部分慢性乙肝患者會出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即被界定為「乙肝康復者」。 

中大醫學院肝臟護理中心主任陳力元教授指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清除的患者,雖被視為慢性乙肝經已『功能性治癒』,但臨床上我們亦遇見有此類個案依然患上肝癌。這些康復者罹患肝癌的風險因素仍屬未知之數,而醫護人員及患者有機會因乙肝康復而忽視定期進行肝臟檢查的重要性。」 

 

陳力元教授(右)指出,年齡和性別為乙肝康復者罹患肝癌的風險因素,提醒有關人士切勿忽視定期進行肝臟檢查的重要性。

 

 

華人患者隨着年齡增長 成為「乙肝康復者」機會率愈高 

中大醫學院研究人員於2000年至2016年間收集全港逾150,000名帶有乙肝病毒的個案數據,進行大型分析。首先,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近70,000名曾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陽性反應的患者數據,發現部分患者於跟進期間「乙肝康復」,機會率更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結果詳列如下: 

 

跟進年期

乙肝康復機會率

1

0.5%

3

2.4%

5

5.1%

患者年齡

乙肝康復機會率

40

1%

50

2.5%

60

6.9%

 

男士50歲後才乙肝康復患肝癌風險較高 籲定期檢查肝臟

研究人員另分析了逾4,500名乙肝康復者的數據,以探討有何風險因素可導致他們罹患肝癌。是次分析涉及的乙肝康復者數目,是全球同類研究中最多。結果顯示,在這些個案中,整體於病毒消失後5年出現肝癌的風險為1.5%,而性別與年齡為兩個重要風險因素。各組別的肝癌風險如下: 

 

 

乙肝康復後5年罹患肝癌風險

50歲以上

50歲或以下

男士

2.5%

0.7%

女士

1%

0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黃麗虹教授總結:「患有慢性乙肝的男士,假如在50歲以後才康復,他們罹患肝癌的風險仍然不容忽視。我們建議,這類乙肝康復者需繼續定期接受肝臟檢查,以及早識別有否罹患肝癌,而根據國際指引,相關做法亦符合成本效益。」 

此外,中大醫學院肝臟護理中心推出肝癌指數網上計算器,讓乙肝患者按年齡及性別等因素計算個人罹患肝癌的風險,詳情請瀏覽中心網頁:http://www.livercenter.com.hk/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