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並用為抗癌新趨勢,惟很多人對中藥治癌仍存有不少誤解,或誤信有神奇療效。中醫師指出,中醫治療着重「扶正祛邪」,會因應病人的不同證型及體質用藥,以平衡陰陽、補益氣血,提高抗癌能力。同時,坊間所謂中藥偏方未必可信,癌症病人切忌亂試,以免錯用寒涼中藥,令身體越食越虛。
記者 梁麗兒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中醫服務主任兼註冊中醫師張杰能表示,在中醫學角度,人體的正氣不足,陰陽失平衡,邪毒容易積聚,便有機會產生癌症。所謂的正氣不足,指體質欠壯健,包括先天品賦不足;經常捱夜、夜瞓,傷了陰份;食無定時損害了脾胃,承受太大壓力或情緒鬱結等,以及日常飲食、空氣受污染,都會削弱正氣。
中醫認為癌症屬難治之症,越早接受治療,康復機會越大。治療時著重為患者扶正祛邪,平衡陰陽、調和五臟,藉此改善病人體質抗癌。臨床上大部分患者都有虧虛、即氣血不足,故也會為患者適當補益氣血。
本港頭號癌症殺手、肺癌為例,臨床上病人多為陰虛、毒熱型,例如會有久咳、痰帶血、伴隨容易煩燥、潮熱及晚上盜汗等症狀。用藥會針對養陰清熱,改善體質,例如北沙參、生地等中藥。另可配合治療肺癌的中藥如石見穿、石打穿等。肝癌病人多為陰虛、氣鬱體質,治療上要疏肝解鬱,改善體質,並配合平地木、馬蘭根等抗癌中藥。癌症病人又可透過日常湯水調理身體(見表)。
面對癌魔挑戰,病人多心亂如麻,有時更會亂試民間秘方。張醫師強調,現實中沒有一條通用、人人適用的抗癌中藥方,病人必須經中醫辨證、因應個人體質、證型及病情進展用藥。過往曾有病人亂試聲稱可抗癌的秘方,自行執藥及服用了蛇舌草、半枝蓮及半邊蓮等寒涼中藥,導致越食越無氣力。對癌症後期、比較虛弱的病人,錯服寒涼中藥,反而會害了病情。
癌症病人也可適當服用補品「扶正」,改善體質及提高抵抗力。例如陽虛人士可服用人參、鹿茸補陽氣;氣虛可服黨參、太子參補氣。但最好先諮詢中醫師意見,因應體質決定服用補品種類。曾有鼻咽癌病人因體質屬燥熱、火旺人士,卻錯食補品,引致上火,令流鼻血等症狀加劇。
除醫治癌症外,中藥紓緩電療、化療等不適副作用也見效,尤其針對嘔吐、無胃口及脫髮等問題。例如用木香、春砂仁等中藥調理腸胃,改善嘔吐症狀。使用補氣血中藥,幫助患者長出健康頭髮。張稱,為免引起病人疑慮,通常建議病人在化療當日及翌日停用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