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無視持續胃痛消瘦 工作狂嘔血方知罹患晚期胃癌

無視持續胃痛消瘦 工作狂嘔血方知罹患晚期胃癌

24-09-2015

 阿娟(化名) 長得嬌小,近日更瘦得厲害。五呎三吋連一百磅也不夠。四十歲單身的她對從事的會計工作很投入盡責,工作壓力自然是大的。半年前她已有胃痛問題,但一直無瑕理會。一晚,阿娟的胃部不適加劇,嘔吐大作,吐出的竟全是血!她馬上被送往急症室。
阿娟原來有胃癌,已影響至附近淋巴,屬於第三期。
阿娟很快接受了手術切除整個胃臟及周圍的淋巴。她來求診時,我向她解釋,除了手術,胃癌的治療以化療為主,有時輔加放射治療。如果抽組織顯示病人所患的是屬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受體陽性 (HER2) 的胃癌,現已有針對性的標靶藥物,可結合化療使用。可是最終報告結果阿娟患的不是HER2型胃癌,她手術後只能夠接受化療及放射治療。
本來身體便羸弱的阿娟,切除胃部後更難吸收營養,治療對她來說非常艱辛。她精神萎靡,常噁心嘔吐,又出現貧血。有段時間她甚至要靠輸營養液來支撐。不過她有家人及信仰支持,意志力異常頑強。每次來見我,她都會說:「潘醫生,你要幫我,我一定要好番!」
治療後四、五個月,阿娟的情況已明顯有改善,我亦逐步為她加強營養吸收。七、八個月後,她進展理想,慢慢在康復中。但其胃癌屬復發高危,我得緊密監察著阿娟的身體狀況。
大病初癒,阿娟急不及待已經復工,連家人都說她是工作狂。我多次勸她要多休息:「你是做會計的,應該知道透支的惡果,身體也是一樣的。」每次她會答:「治病要錢,自己又單身,不能沒有收入。」然而我也不厭其煩提醒她,生計固然重要,但這健康得來不易,她真要好好疼錫自己才行。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醫生

澳洲亞得雷德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放射科)
卡的夫大學紓緩醫學碩士


以上健康教育資訊由羅氏大藥廠全力支持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刑事調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以提升香港人接受器官捐贈的意願嗎?
最近網絡上有關器官捐贈的議論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政府高官痛斥有市民意圖破壞器官捐贈系統、造謠作假。行政長官又宣稱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