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乳癌) 新成立腫瘤基因中心 首推遺傳性乳癌普查

(乳癌) 新成立腫瘤基因中心 首推遺傳性乳癌普查

03-09-2014

新成立腫瘤基因中心

首推遺傳性乳癌普查

 

 

資料來源 : 星島日報

 

 


※鄺靄慧醫生致力研究防治遺傳性乳癌。


※乳癌若能及早治療,治瘉率十分高。

 

每二十三個香港女性,就有一人患上乳癌,當中約有百分之二十五乳癌患者有家族病史,說明遺傳是形成乳癌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可惜,亞洲地區一直缺乏對遺傳性乳癌的研究,以致未能發展出一套針對亞洲人患乳癌之風險評估模式。為此,養和醫院、香港大學及史丹福大學進行合作,推行全港首個「香港遺傳及高危乳癌普查計畫」,並成立香港遺傳乳癌家族資料庫,以識別遺傳性乳癌高危患者,從而讓其盡早預防及治療,減低患病風險。

   據統計顯示,2004年香港共有二千二百七十三人證實患上乳癌,數字相較十年前的一千二百八十宗上升近一倍,是女性的頭號敵人。乳癌成因眾多,遺傳性基因突變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發起推行「香港遺傳及高危乳癌普查計畫」的香港大學外科學系乳腺外科主任,兼美國史丹福大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鄺靄慧醫生表示,美國約有百分之五至十的乳癌患者是由於遺傳基因變異致病,當中九成是與基因BRCA1或BRCA2變異有關。研究又顯示,七十歲以上女性,若BRCA1或BRCA2基因出現變異,其患上乳癌的機會達四至八成之高。現時香港甚至整個亞洲地區,均沒有一套完整有關遺傳性乳癌的統計,只知香港若百分之二十五乳癌患者有家族病史。

 


※遺傳基因變異是乳癌其中一個成因。

 

種族基因變異有別

  雖然外國於多年前已針對遺傳性乳癌作出研究,但鄺醫生認為,不同種族的基因變異會出現不同情況,不可單以外國的研究數據套入亞洲人身上,正如美國已有研究證實,美籍非洲人與白人的乳癌遺傳基因變異存有不同,故她相信,亞洲人情況亦不盡相同,「故此,我們有需要建立屬於亞洲人的數據資料庫。」

  另一方面,鄺醫生又指出,香港乳癌患者明顯有年輕化趨勢,於1994年至2003年間,四十至五十九歲的女性,乳癌新症錄得多於雙倍的增長,五十歲以下患者明顯較外國高。「雖然外國乳癌發病率較香港高,但香港患者年齡則相對較年輕。」她認為這不排除與亞洲人和白種人基因不同有關。

  鄺醫生坦言,乳癌若能及早在初發時發現並作出治療,治瘉率十分高,病人亦可維持正常生活﹔可惜現時掌握有關亞洲人這方面的資料十分有限,故未能針對亞洲人發展出一套預防方案,故今次三大機構能攜手合作,推行普查計畫,有助研究亞洲人口家族遺傳乳癌的普遍性,意義十分重大。

 


※除了乳房造影外,高危乳癌患者建議進行磁力共振檢查。

 

研究計畫推基因測試

   由養和醫院、港大及史丹福大學推行的「香港遺傳及高危乳癌普查計畫」昨日宣布正式成立,計畫主要為懷疑屬遺傳性乳癌的患者及家人提供BRCA基因測試,以及專業醫生輔導,鄺醫生表示﹕「不論在私家還是公立醫院接受診症的乳癌患者,只要其主診醫生懷疑他屬遺傳性乳癌,都會轉介參與此計畫,並進行基因測試,而年輕早發性的乳癌、卵巢癌患者(特別與家族好發史有密切關係)、卵巢癌與乳癌同時發生、癌腫瘤同時出現於兩側乳房,以及男性乳癌患者,都是遺傳性乳癌的高危病者。」若證實患者屬遺傳性乳癌,醫生會建議其家人同時接受基因測試,一旦發現其有BRCA基因變異,即屬乳癌高危族,建議她們每年進行磁力共振檢查,或可選擇服用預防乳癌藥物。

   另一方面,研究計畫亦成立了香港首個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記錄遺傳性乳癌患者及家人病歷,以作參考及研究之用。鄺醫生指資料庫十分有用,有助發展出一套針對中國人患乳癌風險的評估、輔導及預防方案,令更多亞洲婦女受惠,資料庫由李曹秀群博士基金、香港癌症基金會及北加洲高危乳癌家族資料庫遺傳諮詢專家贊助及支持。

 

http://hd.stheadline.com/living/living_content.asp?contid=16148&srctype=g 

城中活動

2024-01-03 3:45 下午 ANIMAL FLOW
2023-12-22 10:30 上午 12月植物染工作坊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盛大開幕 標誌著香港在精準癌症治療的領域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盛大開幕 標誌著香港在精準癌症治療的領域上邁出重要的一步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設有兩間設備先進的質 […]
首項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銜接服務合作啟動禮
隨著中國内地與香港正式通關,往來兩地的人次顯著上升, 大眾對跨境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亦日益殷切。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
【突破膽管癌治療局限】蔣子樑醫生
膽管是人體內一個細小器官,一旦出現癌變,致命率卻是極高,過往更因缺乏相關藥物,令群醫束手無策。幸而這個劣勢,隨 […]
養和、港大醫學院及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 聯合推動本港遺傳性乳癌及卵巢癌基因突變的研究
  (2023 年 11 月 15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港大醫學 […]
兌現「5日內開始電療」承諾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助力患者把握黃金治療期
【2023年11月10日,香港】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醫管局指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內地醫護工作符合期望
醫管局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實施近半年,10名來自廣東省三甲醫院的醫生,分別於九龍中、九龍西及新界西醫院聯網的 […]
港大醫學院發現癌細胞間互動模式 有望為肝癌治療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任蕙蘋教授帶領的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揭示循環小細胞 […]
在家採樣檢測 HPV 助早篩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及香港女性致命癌症之一,據世衛資料,95%子宮頸癌病例由HPV引發。除了傳統HPV和柏氏 […]
乙型肝炎民間篩查見成果 梁熙籲政府資助市民篩查
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早前與社區組織銀騎士,於去年10月在柴灣漁灣邨舉辦「乙型肝炎社區篩查活動」 […]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美國默沙東藥廠攜手為製藥業界創造以數據驅動的新方案
(香港,2023 年 8 月 11 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拍美國默沙東藥廠(默沙東)舉辦「醫 […]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成立 推動粵港澳醫療合作
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昨日在香港舉行成立典禮,全國政協常委高永文榮任該會榮譽會長。協會旨在推動香港與大灣區醫療 […]
浸大發現草藥提取化合物「異甘草素」具備治療胰臟癌潛力
一項由香港浸會大學(浸大)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從中草藥「甘草」提取的一種類黃酮物質「異甘草素」,可抑制胰臟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