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 腦腫瘤 ) 腎癌藥Everolimus 縮小腦腫瘤

( 腦腫瘤 ) 腎癌藥Everolimus 縮小腦腫瘤

14-10-2013

腎癌藥Everolimus 縮小腦腫瘤

November 01, 2010 世界新聞網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 … A4?instance=instant

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日宣布,它已批准把目前用於治療末期腎臟癌的藥物Everolimus,用於治療一種罕見遺傳疾病引起的腦部腫瘤。
法新社報導,Everolimus是由諾華藥廠(Novartis)製造,以癌伏妥(Afinitor)的品牌名稱出售。FDA現在批准用以治療由結節性硬化症 (Tuberous Sclerosis)引起、已無法開刀治療的腫瘤。

結節性硬化症會使腦部和身體其他部分出現生長緩慢,是一種不屬於癌症的腦室管膜下巨細胞星狀瘤(SEGA)。

這種遺傳疾病主要影響兒童和少年男女,患者可能因腦部腫瘤引起的併發症而死亡。

FDA說,這種疾病的患者目前除了開刀之外,治療方法很有限。

對28名患者進行的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一病人使用癌伏妥後,體內最大的SEGA腫瘤顯著縮小,促使FDA加速批准這種療法。

FDA說,參加這項研究的病人並未長出新腫瘤,不過他們體內的腫瘤也沒有完全消失。

FDA說,參加研究的病患有四人曾經開刀切除腫瘤,可是後來又長回來。服用癌伏妥後,有三人體內的腫瘤縮小一半以上。

研究結果顯示,服用癌伏妥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上呼吸道、鼻竇和耳朵受到感染發炎,以及長口瘡和發燒。

FDA採用加速批准程序,以讓缺少治療選擇的病患能夠使用可能提供療效的新藥或現有藥物,雖然這些藥物可能還在進行臨床試驗。

癌伏妥去年3月獲准用於治療其他療法已無效的腎臟癌。諾華藥廠現在必須繼續收集效用和安全資料,以證明這種藥物用於治療SEGA的利益.

城中活動

2023-07-16 9:00 上午 夏日小帆船體驗 x 漁村導賞
2023-06-20 3:00 下午 安癌與飲食宜忌-專題講座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2023年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 創建疫後新世代醫療:持續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匯聚
2023年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 主題演講 2023 年 5 月 16 日 創建疫後 […]
SANTRO-CAHON-CSTRO 「新冠流行期間癌症患者的治療考慮」互動研討會完美落幕
周伯儒,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四年級醫學生 Chi Lin, 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 Feng-Ming (S […]
「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DNA檢測與子宮頸細胞檢驗 (液基薄層柏氏抹片)的合併檢測」(合併檢測) 服務
家計會推出包括HPV DNA檢測的合併檢測 能於較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並減癌症風險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家 […]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本港約54萬人患有乙型肝炎,部分人可經藥物或自身痊癒,達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成為「乙肝康復者」。香港中 […]
中大研究發現乙肝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 唯仍須注意患肝癌風險 建議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本港約54萬人患有乙型肝炎,部分人可經藥物或自身痊癒,達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成為「乙肝康復者」。香港中 […]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港大化學生物學家拆解一類「組蛋白修飾」 為開發相關抗癌新藥帶來曙光
由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系李祥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與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及港大生物醫學學院黃永瀚博士和鮑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