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 肺癌病人要求將IMpower150肺癌組合藥物納入治療藥物方案 以延續存活希望

肺癌病人要求將IMpower150肺癌組合藥物納入治療藥物方案 以延續存活希望

27-01-2021

肺癌病人要求將IMpower150肺癌組合藥物納入治療藥物方案以延續存活希望

 

由左至右:肺癌患者林女士、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香港肺癌學會會長區兆基醫生以及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先生

2021年1月26日,香港】目前,本港很多肺癌患者正飽受癌症煎熬,為了求活而耗盡畢生積蓄,身心俱疲。一直與癌症病人並肩同行的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今日反映了病人的要求,希望醫院管理局考慮將IMpower150治療肺癌組合藥物、免疫治療(阿替利組單抗)、抗血管增生標靶藥物(貝伐珠單抗)和化療組合一併納入治療藥物方案內,以延續他們的存活希望。

根據最新數字,2018年本港的肺癌新增個案為5,252宗,死亡率51.7%,在十大致命癌症中排行首位。

肺癌病人的訴求 

今年初,癌症資訊網用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超過100名跟肺癌相關的人士。當中,95%受訪者認為目前政府提供的肺癌支援並不足夠,希望可以改善的首四個支援項目是藥物治療方面的資助和支援、醫院臨床服務、社區支援和心靈及情緒支援。六成人在治療失效後,會選擇下一線治療方案,但93%受訪者擔心缺乏下一線的治療方案。更令人憂心的是,九成人對要支付治療藥物的費用而感到壓力,而近三成人更曾經因為缺乏藥物支援而中斷治療。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小姐表示:「九成受訪者希望政府能增加受資助的藥物數量,而近八成半人士希望加快審批藥物並引進到計劃項目內,更有98%人士希望政府可於半年內引進療效更好的一線肺癌藥物到關愛基金計劃內,讓病人可以獲得更快、更適切的治療,這同時也是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所盼望的。」

肺癌治療新趨勢

肺癌的治療方案要視乎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癌細胞的種類、大小、位置和擴散程度。早期可以進行外科手術,中期用電療或化療,而晚期則有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抗血管增生和化療等方案。

對於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治療為EGFR-TKI標靶藥物。現時,當一線治療無效時,病人可以根據醫生建議,採用重新激活免疫系統對付癌細胞的免疫治療,作為二線治療方案。

當EGFR-TKI標靶藥物失效後,目前亦出現了IMpower150治療肺癌組合藥物,即由阿替利組單抗、抗血管增生藥和兩種化療藥組成的四藥聯合治療。香港肺癌學會會長區兆基醫生表示:「IMpower150的第三期臨床研究顯示,使用阿替利組單抗四藥聯合治療,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可以由6.1月提升至10.2月,而24個月整體存活率更可以由43.3%提升至73.9%。更值得指出的是,新療法的耐受程度普遍理想, 並沒有顯著增加的安全風險。」

真實求助個案

一名確診時為期數4A的58歲患者,使用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兩年左右開始出現抗藥,只能使用IMpower150。雖然該藥物已獲納入藥物名册,但仍未有受到任何基金的資助,患者家人每三星期要花兩萬元。

城中活動

2025-05-27 10:00 上午 「Re:Start 我仲掂」舍區嘉年華
2025-05-21 2:00 下午 民航處航空教育徑導賞團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家支援醫事講】鼻咽癌 ——講座回顧
【鼻咽癌免疫治療—-講座回顧】 感謝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浩勳醫生為大家深入講解鼻咽癌的早期與晚期症狀、 […]
容許犯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多謝@drip_music_records 的邀請、有機會和幾位音樂達人分享我對藝術治療的一些看法,相信再多的 […]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小冊子 出版咗啦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聯同 Hong Kong SBRT Study Group 合作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 […]
基因檢測好有用 幫你對症下藥治療轉移性大腸癌
隨著醫學不斷發展,近年有愈來愈多新藥面世,晚期的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亦出現很大的改變,特別對腫瘤細胞進行基因檢測 […]
2025 「聊 • 癒」 : 癌症病人服務計劃
不知宣告患癌那一刻,患者心裏在想什麼:會被一股恐惧感攫住?哭鬧不安?精神萎靡?還是食不知味?在那一秒,人是脆弱 […]
【家支援】鼻咽癌免疫治療——講座回顧
感謝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浩勳醫生為大家深入講解鼻咽癌的早期與晚期症狀、免疫治療技術及預防策略,同時也感謝家支援,讓 […]
港大醫學院揭示胃癌早期突變及風險因素 開發癌前模型推動胃癌預防研究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的研究團隊近期兩項創新研究在理解胃癌最早期發展方面取得重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創光敏混合型免疫療法 突破癌症治療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突破性癌症免疫新療法,名為光敏混合型γδ-T細胞外泌體(醫 […]
【癌症照護】一齊支持4月9日首個 「世界心理腫瘤日」 !
生病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尤其是癌症患者,面對病痛和治療副作用,身心皆受嚴峻的考驗。為了加強對癌症病人心理照護的重 […]
【腦腫瘤關注月】甚麼是腦轉移|張卓文醫生
  腦轉移是指癌細胞源於其他部位經過血液擴散到腦部,有別於腦癌(一般指腦部原發性的癌症)。腦轉移在晚 […]
醫院管理局推動收費改革 理順醫療服務 加強保障病人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三月二十五日公布,已經完成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檢討,向醫務衞生局提交收費改革政策建議,並已顧及 […]
港大醫學院成功完成本港首宗 CAR-T 細胞治療末期多發性骨髓瘤 創本港引用內地製先進細胞治療産品先例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與瑪麗醫院的臨床團隊,率先採用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