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緩治療座談會
甚麼是紓緩治療?
是否等於放棄治療?有人說「喺度等死」?讓病人自生自滅?
你都有這些疑問嗎?你對紓緩治療又認識多少?
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寧養紓緩科專科醫生勞思傑醫生及乳癌康復者 Doris 與我們分享!
對象: 所有癌症患者、康復者及家屬
#抗癌路上永不孤單
費用全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紓緩治療座談會 – 講座後新聞稿
分享嘉賓︰勞思傑醫生寧養紓緩專科、香港醫學組織聯會前會長 、乳癌康復者梁淑儀女士、前有線新聞工作者、鑽的創辦人
2019.07.27 由樂活新中年與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聯合舉辦「紓緩治療座談會」,邀請勞思傑醫生(勞醫生)和乳癌康復者梁淑儀女士(Doris)分享紓緩治療的理念和優點。勞醫生強調「全人關顧,以人為本,紓緩治療,刻不容緩」。他更點名提及「預設醫療指示」能幫助醫生、病人與照顧者之間的溝通,以及晚期照顧的靈性關懷。會上,同路人Doris亦以《愛不太遲》為題,分享其中一個同路人的生命故事,她總結所得︰「世事無常,要懂得放下、開懷與惜福,未雨綢繆,增加治療與人生終結的安排選擇,積極參予生命教育的推廣,支持病友接受紓緩治療。」
發源於英國的「紓緩寧養」(HOSPICE) 概念,它原指為中古朝聖者提供補給、休息的中途驛站,現引申為主張以支持和關懷為基礎的治療方法,而並非是「等死」、或「放棄」的消極態度。
根據世衛組織(WHO)指全球長者和嚴重疾病的人數不斷增加,故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推出「紓緩治療」,針對重症病人與其家屬的全面照顧,故又稱「全人關顧」的治療,以緩減病人身體不適的症狀,減少病人的苦痛,提升病人的生活質素,延長病人的壽命為宗旨。現時香港紓緩治療服務對象為末期病人,它提供全面的綜合專科治療護理,包括舒緩病人身體不適的徵狀控制治療、給予病人及家屬的心理輔導和支援、協助病人克服社交困難、心靈上支援等等。
勞醫生認為寧養紓緩治療愈早介入,對病人的治療則愈好,甚至覺得應刻不容緩。由於未雨綢繆安排一切,既可貼合個別需要和意願,亦可免除日後不必要的糾紛,破壞家庭融洽的關係。再者,紓緩治療可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所以應該把此概念普及化和深入社區,提高大眾對此治療的基本認識,讓病人及早做準備,無論對治療和心靈狀態平和的調節,皆有幫助。他還建議人們活得開心,病痛少些,加上適當運動有助預防和對抗疾病,理應利用社區聯繫而大力推廣紓緩治療。
Doris在會上分享年輕活潑同路人Rebecca的生命故事時,她說Rebecca由復發至離世不足一個月的光景,在此期間Doris必須要控制情緒,一方面關注和跟進她的病情進展,心情哀慟和忐忑不安;另一方面必須安撫群組其他組員的情緒,直至Rebecca的生命終結,Doris在聚會發放Rebecca離世的訊息後,並兼任心理輔導,舒緩朋輩的哀傷。這事讓她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這一刻明明聽到Rebecca發出爽朗笑聲;下一刻Rebecca就消失無形,頓使她覺得原來活著是多麽幸福。同時地,她得到啟發「愛不太遲」—— Don’t be too late,必須正向思維,把握時間,因為時間不會等人,過後便追悔莫及。正因人生戰友Rebecca的離世,Doris寄語大家,勇敢面對必然發生的事,作好準備,未雨綢繆,免除倉卒決定而令自己終生悔恨。
Cecilia / 癌症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