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新聞稿 >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司徒達麟醫生第一期肺癌篩查計劃後研究論文發現 及第二期篩查結果發佈 香港數據LDCT發現100名有家族肺癌史的人士中6名為肺癌陽性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司徒達麟醫生第一期肺癌篩查計劃後研究論文發現 及第二期篩查結果發佈 香港數據LDCT發現100名有家族肺癌史的人士中6名為肺癌陽性

13-11-2024
(左起):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 方嘉儀、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 司徒達麟醫生、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
(左起):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 方嘉儀、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 司徒達麟醫生、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

在11月「世界肺癌關注月」期間,基於提高大眾對肺癌的認知,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公佈了2021至2024年期間完成的兩期肺癌篩查計畫結果。該計畫免費為200名有家族肺癌病史的香港市民提供了一次性的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掃描(Low Dose CT Thorax, LDCT),以及在篩查前後由顧問司徒達麟醫生評估諮詢。

根據第一期篩查計劃(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司徒達麟醫生撰寫了名為《簡報:來自東亞慈善肺癌篩查計劃的真實世界首輪結果》的研究報告論文,已刊登於《胸部疾病雜誌》,並在2024世界肺癌大會上進行海報演講。

司徒達麟醫生強調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的參考價值,推測如果在香港實行肺癌篩查,結果會與是次計劃相近。同時,這也反映出LDCT肺癌篩查在香港幫助市民早期發現肺癌個案的潛能。此外,篩查結果顯示雖然吸煙是重要因素,但家族肺癌史在香港肺癌個案中可能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篩查並非處理問題的終點,必須備有良好及快速的跟進機制和程序,才能達到完全治癒病人的理想效果。最後,再次提醒大眾,肺癌不僅限於吸煙者,通過LDCT早期篩查是治療的關鍵。

第一期肺癌篩查研究報告的發現

在第一期計劃中,100名符合條件的申請者接受了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查。參與者中99%人士有家族肺癌病史,71%從未吸煙。單輪篩查後,47名參與者(47%)的LDCT結果呈陽性。值得注意的是,與LDCT陽性結果相關的因素包括患有姊妹群組肺癌病史(28%對8%)和來自多發性家族,即有兩名或以上家庭成員有肺癌病史的家庭(47%對23%)。篩查結果顯示,6名參與者(6%)因LDCT陽性結果而被確診為肺癌(均為腺癌)。其中4人為第一期肺癌,另外2人最終確診為三期和四期。

司徒達麟醫生在發表研究報告論文後表示:「這次篩查是真實世界數據,所得結果跟在美國、歐洲和台灣進行的多次篩查結果非常相近,因此有很高的參考價值。LDCT肺癌篩查有利於幫助市民早期發現肺癌,非常值得在香港推行。篩查結果顯示雖然吸煙是重要因素,但家族肺癌史在香港肺癌個案中可能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還有,第一期篩查計劃中有6位參與者發現肺癌狀況,但只有5位接受了手術治療。可見除了有篩查,也必須有良好和快速的機制和程序跟進才行。」

第二期肺癌篩查計劃

另外,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於2022年12月至2024年9月期間也舉辦了第二期肺癌篩查計劃。100名參與者均有家族肺癌病史,其中90%是非吸煙者。根據目前篩查結果,2名參與者被高度懷疑患有肺癌,建議立即進行詳細檢查,另有7名參與者被建議在6個月後再次覆檢。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指出:「肺癌在香港屬於最常見的癌症。根據政府癌症網上資源中心的資料,在2021年有5,978宗肺癌新症,佔香港癌症新症總數的15.5%;按粗發病率計算,每十萬香港人口中便有大約81宗新增肺癌個案。同時,肺癌也是本港最致命的癌症,在2021年肺癌導致4,037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的26.7%。我們必須讓市民知道,及早發現肺癌可以提升治癒的機率。通過這兩次篩查計劃,我們看到早期發現和治療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計劃可以引起社會各界對肺癌篩查的重視,讓更多市民得益。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將會繼續關注肺癌篩查的發展,也計劃在未來展開更多相關的公益專案計劃,為本港市民的健康把好關。」

同時,兩次的肺癌篩查計劃都得到美敦力香港醫療有限公司支持*,方嘉儀主席對此表示衷心感謝。

認識肺癌

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通常在下呼吸道系統產生,例如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表皮細胞等部位。肺癌分成四期,根據數據顯示,整體肺癌患者的5年相對存活率是21.8%。依分期劃分,第一期的5年相對存活率是72.4%,然後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第四期患者的5年相對存活率只有7.8%。

*第一期及第二期慈善肺癌篩查計劃由美敦力香港醫療有限公司支持,美敦力並無參與任何數據研究及論文內容製作。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李嘉誠基金會向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捐贈「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ipsy 儀器 李嘉誠:「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李嘉誠基金會近日先後向英國劍橋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捐贈兩部革命性的「肝癌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 […]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 開發癌症及代謝 […]
「Re:Start我仲掂!!舍區嘉年華」圓滿落幕!
🌻【衷心鳴謝】🌻 「Re:Start我仲掂!!舍區嘉年華」圓滿落幕! 這份熱鬧與溫暖,全因有你們—— 感謝所有 […]
生命影響生命我要克服心魔 (作者:蘇瑞雯)
經常陪伴個案克服心魔,鼓勵他們嘗試、不要懼怕失敗,原來能醫也要自醫!感謝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邀請,讓我鼓起勇氣參 […]
【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香港癌症患者和照顧者的靈性照顧需求調查問卷
香港癌症患者和照顧者的靈性照顧需求調查問卷 這份問卷目的是想了解香港癌症病人和照顧者在心靈方面的需要。我們希望 […]
胃癌治療新發展 研究:SOX兩藥組合助改善胃癌患者存活率
胃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有近100萬宗新症,而香港所在的東亞地區更屬高發病地帶,但礙於患病症狀與一般胃部 […]
【Restart 我仲掂!!】即使經歷低谷,其實都冇話行唔到落去…
黃雨天,我嘅腫瘤科張醫生嚟咗睇我個展覽。 想當年,一開始我哋就係生死之交!因為當年一見面,我哋就要討論人生嘅抉 […]
「舍區」辦嘉年華為抗癌者及照顧者添力 武術家陳志忠給予患者希望:不要害怕癌症
【成報記者報道】由「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辦的「Re:Start我仲掂!!」舍區慈善嘉年華昨天(5月31日)舉 […]
衞生署六月十日起資助高風險婦女接受乳癌篩查
衞生署今日(五月二十九日)宣布,將於六月十日推出第二階段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先導計劃),為年齡介乎35歲至74 […]
養和於「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2025」促全球協作推醫學創新 與聯影攜手共創醫學影像嶄新里程
(2025 年 5 月 27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擁有全球頂尖技術和設備,優質服務超越一百年,致力推 […]
港大醫學院創新療法成效顯著 46%中晚期肝癌患者無需手術達到完全控制
來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屬下的外科學系和臨床腫瘤學系的跨學科研究團隊證實,一種新型療 […]
藥價貴|肺癌藥香港貴內地5倍 關注組:港府有冇魄力同藥廠傾?
【藥價/癌症/深圳/跨境醫病】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今月12日簽署行政命令,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