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新聞稿 > 最新「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

最新「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

30-04-2021

最新「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
雙劍合璧  療效倍升1  
晚期轉移性腎細胞癌 突破性治療選擇

左起: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創辦人吳偉麟先生、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 會長 鄺維基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副會長潘明駿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2021年4月28日,香港】腎癌是香港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癌症,在過去十多年間,腎癌個案數字上升達五成半之多,死亡率約為三分之一,於2018年,腎癌新確診人數接近800人。腎癌的病徵並不明顯,很多患者到了較晚期才發現,而藥物治療在過去十年並沒有太大突破,令治療難度增加。對於轉移性腎細胞癌最新的「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法,既能防止血管生成,阻斷癌細胞的養分來源,從而抑制腎細胞癌的生長,又能剌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辨認及攻擊癌細胞,聯合兩種治療方法能產生協同效應,雙劍合璧,療效倍升,進一步加強治療的效果,提升治療反應率及存活率,成為第一線治療腎細胞癌的嶄新選擇。

腎癌分為腎細胞癌、腎盂癌、腎腺癌及其他較少見的腫瘤如肉瘤等,當中腎細胞癌是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鄺維基醫生指出:「在本港,腎癌最常見的發病年齡在50歲以上,以65至75歲達到最高峰,現時每10萬名港人中,平均約有10人患上腎癌。早期的腎癌可能出現一些輕微的徵狀,如果及早發現,可以增加治愈的機會。三大典型的病徵是血尿、腰痛,以及在腹部發現硬塊。」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 會長 鄺維基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副會長潘明駿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 

「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

在治療方面,對於早期(即第一至第三期)腎癌,可以使用根治性全腎或部分腎臟切除手術、冷凍治療、射頻消融術或栓塞治療。當腫瘤無法以手術切除或已經轉移,就要使用全身性藥物治療或紓緩性放射治療。

轉移性腎細胞癌代表癌病已經擴散,當中分為低、中、高風險以估算預後。化療對患者作用不大,治療會以標靶藥物為主。導致腎癌的主要原因是體內的抑癌基因產生突變,而腎細胞癌的生長與血管生成有密切關係。標靶治療藥物可以防止血管生成,有助抑制腫瘤的生長。多年來第一線的標準療法是標靶治療,療效雖然不錯,但可惜治療反應率較低,而且應用在中至高風險患者上的作用也不太理想。

現在,最新的「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法在治療數據上,比傳統的標靶治療法有明顯優勝之處,更已獲國際認可,躋身成治療晚期腎細胞癌第一線治療。綜合各大研究結果,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約是傳統治療的兩倍。另外,治療反應率約是傳統治療的兩倍,而完全緩解率更約是傳統治療的三倍1。兩者的比較,詳見附錄的列表。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副會長、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明駿醫生表示:「由於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方法療效顯著,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於2019年已正式批准使用。在過去兩年,有三項第三期臨床醫學研究證實,最新的聯合治療比傳統標靶治療更具有整體存活效益,可降低死亡風險約四成1,實屬一大突破。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倦、血壓增高、肚瀉和手足症候群等,也有機會出現炎症性副作用,但整體副作用輕微及合乎預期。聯合治療的應用廣泛,適用於所有低、中、高風險患者。聯合治療在晚期腎癌的優越數據令醫學界着手從此方向研究,日後也很有可能使用在其他的癌症上。」

資料來源: 1. Rizzo A, Rosellini M, et. al. Immunotherapy. https://doi.org/10.2217/imt-2020-0323 (Published Online: 7 April, 2021)

 

傳媒查詢
Jasmine Shek 石穎
電話:(852) 21211328    | (852) 64690465
電郵:[email protected]

*************

關於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癌症資訊網」由一群熱愛生命的癌症患者及康復者攜手組成的互助網絡平台,多年來致力為大眾提供正確、專業及適時的癌症資訊,並以正面態度與癌症患者及其家屬分享、交流、同行,鼓勵他們以積極態度面對抗癌之路,並透過座談會、工作坊和小組關顧等團結同路人、交流信息、互相扶持,發揮互助互勉的精神。

隨著醫療日益進步,癌症可以說是由不治之症演變成慢性疾病。但同時衍生出另一問題,醫療支出日益上升,社區上的癌症服務需求亦變得甚為迫切;有見及此,

癌症資訊網成立「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要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藥物或生活援助,並致力在病人漫長的醫治期間提供全面及合適的支援。本基金的服務發展及日常運作經費主要由「癌症資訊網」撥款支持,惟持續服務的需求甚殷,公眾的捐助對本基金至為重要。

附錄

綜合各大型第三期臨床研究,最新「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的治療數據較傳統標靶治療優勝1

最新「免疫及標靶聯合治療」 傳統標靶治療
無惡化生存期中位數 約15至24個月 約8至11個月
治療反應率 約五成半至七成 約三成至三成半
完全緩解率 約8-16% 約3-5%

 

資料來源: 1. Rizzo A, Rosellini M, et. al. Immunotherapy. https://doi.org/10.2217/imt-2020-0323 (Published Online: 7 April, 2021)

此新聞發佈會由癌症資訊網cancerinfomation.com.hk協辦,資訊由MSD提供以作公眾教育用途。HK-KEY-00365 Apr/2021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中大領導國際研究證實內地研發藥物D3S-001抗癌成效 有效治療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多種實體腫瘤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跨國團隊,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證實內地研發的新一代KRAS-G12C抑制劑D […]
中醫預防癌症新方向: 特定體質與相關癌症風險
中醫體質學揭示特定體質與癌症風險的關聯 癌症一直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對癌症早期預 […]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加入全球肺癌聯盟(GLCC)
全球肺癌聯盟 (GLCC) 是由來自全球 30 個國家超過 40 個患者組織組成的聯盟。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好 […]
戰勝食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1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戰勝膽囊癌及膽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2月22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拯救膀胱,戰勝膀胱癌!多學科專家告訴你如何兩全其美(2024-8-31)
2024年8月31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大 […]
2023肝癌治療新技術,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3年12月30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 […]
乳腺癌怎麼防治,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4年10月28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 […]
戰勝肺癌!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2024-11-30)
2024年11月30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 […]
養和醫療集團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 嶄新肝癌治療 Histotripsy 2.0 系統 引領癌症治療新里程 造福肝癌患者
(2025 年 4 月 29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獲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捐贈嶄新的「肝癌無創組織碎 […]
【中西醫結合治療】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 演講報告
在很多的病症上,西醫和中醫都可以發揮互補角色。在癌症治療路途上,中西醫結合治療亦是大部分癌症病人的選項。「癌症 […]
【家支援醫事講】鼻咽癌 ——講座回顧
【鼻咽癌免疫治療—-講座回顧】 感謝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浩勳醫生為大家深入講解鼻咽癌的早期與晚期症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