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馬拉國寶級畫家戰勝前列腺癌 慈善畫作講故事勉勵同路人

馬拉國寶級畫家戰勝前列腺癌 慈善畫作講故事勉勵同路人

05-04-2023

 

有說經過苦難的藝術家,其作品才更有靈魂,觸動人心,馬來西亞國寶級畫家陳介保(Allen)正是其一。他先是遇上重大車禍,在大難不死後頓悟人生,執起久違的畫筆帶來不少出色作品。當名氣漸響時卻確診前列腺癌。他一邊跟癌魔奮戰,一邊將所感所悟轉化為畫作,近年更不時舉行慈善畫作,幫助同路人。

人生是不斷的考驗,陳介保回望六十多年的生活,笑說佩服自己的幸運和頑強生命力。小時候家境貧窮,媽媽在經濟壓力下,忍痛服下幾劑墮胎藥,想不到Allen竟不受影響,仍能平安出世。後來在2003年遇上重大車禍,他駕駛的私家車給無牌駕駛的貨車撞到,私家車在馬路上瘋狂打轉,雖然他的安全帶斷掉,卻幸運地只在車廂內打滾,最後他仍能全身而退,只能說是奇蹟。

三大常見男士癌症

Allen直言在貧困童年中,早就學會必須力爭上游,不斷為生活打拼。他後來創立了馬來西亞的五大廣告公司,算是事業發展不錯。「捱到三四十歲時,終於有車有樓,生活不錯,但為了賺錢,只能過著見人講人話的面具生活。」直到遇上車禍後,他覺得人生不應再蹉跎,便毅然執起童年時為生活所迫而放棄的畫筆,重新投人藝術世界之中,畫作漸漸得到不少賞識和肯定。當人生順意滿滿時,卻傳來患癌噩耗,他在2017年確診前列腺癌二期。

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前列腺癌為香港第三大常見男士癌症,2018年共有468名男性死於此症,佔男性癌症死亡人數的百分之5.5,新增個案則有2,204宗。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腺,負責製造濃液並混和精子形成精液。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由於前列腺腫脹問題很常見,再加上前列腺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早期的前列腺癌症狀並不明顯,因此部分病人發現患病時已屬中晚期。

前列腺癌的成因至今依然不明,即使Allen一向生活健康,不煙不酒,飲食正常,恆常有運動,仍然發病。他回想當初確診時,難免經歷恐慌害怕的階段,心中全是「點解係我」的滿腔疑問。幸好堅強樂觀的性格讓他能沉靜下來,面對艱辛漫長的治療過程。

生命比面子更重要

一般而言,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切除前列腺的外科手術、放射治療,以及減少前列腺大小並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賀爾蒙療法。Allen在治療時經歷了不少打擊,「做手術後發現前列腺傷口附近有小量癌細胞,再進行電療。後來雖然傷口附近的癌細胞消失,卻發現癌細胞轉移至肋骨、淋巴和脊柱。」每個難關都是意志的考驗,可幸能一一克服,如今他已算是癌症康復者。

對比坊間對乳癌、子宮頸癌的坦然接受,以Allen所見,前列腺癌卻成為不少男士的忌諱。「男人愛面子,認為前列腺有問題,特別是患癌,沒有了性生活,失去尊嚴,甚至不想去醫病,病情愈拖只會愈嚴重。」就如在風氣較為保守的馬來西亞,情況更加嚴峻。「有關這方面資訊太封閉,即使舉行講座,很多時只限於男性參加,或是只有妻子陪同出席。」他直言在寶貴生命受到威脅之下,面子問題完全不值一提。

在患病期間,他確切感受到個人力量的渺小,特別是對意志力的考驗,稍一鬆懈便會崩潰,除了家人朋友的支持之外,同路人的互相勉勵一樣重要。Allen無奈指,醫生工作極為忙碌,他們不會為病人冷靜分析病情,客觀地評估。特別是對癌症患者,很多時只留下「你大約剩下幾年壽命」的結論,就如當年醫生說他只能多活3年。他直言不少患者就給這些冰冷的言語嚇得心驚膽跳,甚至失去希望。

同路人互相勉勵

近年他不時到醫院病房分享經歷和感受,以他當初被判了只有3年壽命的人,在5年後仍能行動自如的活生生例子來鼓勵他人。「不是說你去勉勵打氣,病人就會聽,你要跟他們一樣,曾經患有癌症,明白他們究竟在經歷什麼,當中的痛苦煎熬,真的要親身體會過才能理解,他們對你的鼓勵才聽得入耳。」

艱苦的人生歷練更能激發創作靈感,在他患病後,畫作內容亦變得豐富起來。「以前畫畫多數用喜歡事物為主角,患癌後,就想用畫作來表達不同的故事。」他的畫作大都充滿不同的喻意,不時會見有畫上破碎的花瓶。「花瓶就像我們的身體,破碎了便代表患重病不再健康,但最後都能黏貼起來,代表努力跟病魔奮戰。」在《寶貝放在瓦器裏》中可見花瓶從裂縫中透出強大光茫,喻意人生必須抱有希望,繼續發光發熱。另一幅則畫了幾位小朋友的《希望》,喻意大家同心協力保護燭光,總比一個面對狂風來得強大,喻意同路人的互相打氣和勉勵,甚有意思。

 

逆轉人生慈善旋轉畫展——陳介保 (馬來西亞畫家)

日期︰47日至10

時間︰11am – 8pm

地點︰中環安和里87Artzwell

查詢︰3598 2158

備註︰畫家將捐出15幅畫作,扣除行政費用,所有收益將捐作「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和「影音使團人生熱線」服務經費。

 

原文:HKET
撰文︰劉妙賢
編輯︰周美好
圖片︰被訪者提供
美術:鄧秀婷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02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
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會推動更多相關專注於癌症患者、康復者及照顧者的活動
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 […]
在雷暴警告的陰影下,天公卻為我們帶來了美麗的陽光,賽事不僅精彩絕倫,更讓人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今天,一群專科醫生不僅在診所裡展現專業,還在球場上展示了他們的另一面!這次活動旨在支持 #初心慈善體育協會— […]
顧問醫生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抽出寶貴的時間支持「Easy Ask」醫事問義務查詢計劃
在香港面臨經濟挑戰的背景下,我們的病人組織同樣受到不小的影響。隨著經濟環境的不穩定,資源變得愈加緊張,這使我們 […]
在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愛跑友主持人劉Sir的引領下,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限可能。
作為一名癌症康復者,劉Sir以跑步作為生活的起點,鼓勵每一個人勇敢向前,因為”生命影響生命R […]
衷心感謝Morris及保誠保險TopGear團隊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與大家交流!🌟
昨晚,#癌症資訊網 創辦人吳偉麟先生有幸與一眾年輕保險從業員聚會,分享本機構的使命、核心價值及未來願景。 交流 […]
【justwannasay】獻給所有受癌症影響的每一位
  這是屬於我們的旅程 不知不覺中,突然就開展了與癌症共舞的訓練人生。 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天賦之一就是 […]
【活動花絮】交換禮物 慈善優先謝票場
善寧會與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日前 (14/06-2025) 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的英皇戲院舉辦電影《交換禮物》慈善優 […]
李嘉誠基金會向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捐贈「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ipsy 儀器 李嘉誠:「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李嘉誠基金會近日先後向英國劍橋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捐贈兩部革命性的「肝癌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 […]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 開發癌症及代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