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陳亮祖 掃除癌症誤解

陳亮祖 掃除癌症誤解

30-08-2017

陳亮祖 掃除癌症誤解▲ 臨床腫瘤科醫生陳亮祖,與癌症打交道凡二十載,由他道出癌的真相,絕對有說服力。(陳智良攝)

 

提起癌症,聞之色變,正因為是重症,道聽塗說的謬誤多不勝數:有關療法的、有關手術的、有關起居飲食致癌的等等。臨床腫瘤科醫生陳亮祖,與癌症打交道凡二十載,由他道出癌的真相,絕對有說服力。

陳亮祖醫生著的新書《癌症謬誤100解》,內容「貼地」、筆觸顯淺易明,解答了不少對癌症的一些誤解。

掃除謬誤十分重要,他述說行醫中這一個難忘個案:

「這個案好唔抵。病人是約60歲的乳癌患者,賀爾蒙受體ER、PR呈陽性,已摸到有腫瘤,看我時已屬晚期,並擴散至肺部,已出現氣喘,好難才游說到她在腫瘤裏抽組織化驗。」陳醫生勸她打化療針,因大部分病人打化療針後2至3星期後氣喘會改善,並處方口服抗女性賀爾蒙藥。

「惟她極信中醫,中醫指會幫她醫好,用中草藥敷在主瘤上。囑她一個月後來看我,沒有來,直至3個月後她嚴重氣喘求醫,入院後見她的主瘤已流晒血。血液報告尚可,這一刻都可以做化療,以及服用賀爾蒙藥㩒一㩒住。」但對方依然堅持不肯,只好給她氣管擴張藥物,減輕她吸氧氣的辛苦。兩星期後氣喘加劇,連平躺都不能,陳醫生建議可使用少許嗎啡紓緩,她仍堅拒服用任何西藥。

「我對她說,這些藥對你有何壞處?你現在連命都可以賠上,情況已一路差,這些藥不會攞你命,仲可以幫你,連命都可以唔要,你還有甚麼可以輸呢?」病人捱多兩個星期,最後在床上喘氣至死亡。

「我好想幫她,但她一直拒絕,我做不到任何事,見她死得好慘好心翳。就算她不打化療藥,以我經驗,食賀爾蒙藥可起碼延長6個月壽命。」

部分早期癌症可治癒

腫瘤科與悲字掛鈎,陳醫生說並不盡言:「婦產科生小朋友當然開心,但若婦產科出事『悲』的程度,可以更加嚴重,例如小朋友和媽媽一齊出事。各科都有喜有樂。無錯,有部分腫瘤是醫不好,但腫瘤早期發現,相對能較大機會可斷尾,如鼻咽癌、乳癌和腸癌能早期發覺,醫得返也是好開心的。」

若部分病人發覺是末期,根治或斷尾的機會甚微,陳醫生說做法有二:一、幫助病人延長存活時間;二、同時保持病人的生活質素。「陪住病人對抗癌症的時間裏,走到最後一步,能舒服、安詳、有尊嚴的離開,也是很幫到病人的,家人也明白到病人現實裏醫不好。生老病死是自然的過程,人到最後的時間,唔好痛唔好辛苦已經覺得好滿足。加上家人可以陪伴行完這段路,已經安樂。」

向病人直陳事實

人們聞癌色變,如何向病人道出患癌的事實?他主張對病人及家屬直言。「有不少家人都希望我向病人隱瞞病情,或不要直接說,年長患者更不要如實告知,怕打擊患者醫病的諗法。這不過是錯覺,根本是呃唔到,要做電療、化療,電療過程中會甩頭髮,病人不是蠢的,會見到其他病友,去到醫院見到腫瘤科,無可能呃到。」他說欺騙病人只會造成病人對醫生、病人對家人互相不信任的局面,反而不及如實相告。

「講時會正面點,癌症對很多人來說是禁忌,像判了死刑,但部分癌症早期有斷到尾的機會,好返重新做人,香港人平均壽命,女的88;男的82、83,好得返理論上亦可去到這年紀。」

若不幸地屬於晚期腫瘤,痊癒的機會無異「差得遠」,但毋須灰心。「我初入行(1999年),當時確無較好的藥物治療,只有傳統的化療藥,見到第4期患者,普遍8成病人一年內會過世。現在進步多了,如常見的第4期肺癌,有標靶藥能延長壽命2至3年,副作用少,化療無以前咁毒,輔助藥物如止嘔藥已進步很多。」化療沒以前般辛苦,甚至老人家都可以接受化療,治癌的躍進,和以前是差天共地。

年長患者看得開

生命將燃盡,還有多久壽命?是病人最常問陳醫生的問題。「病人問我,我一定會講,這是病人的權利,你不知病人有何打算,如財產的分配,一些事情交帶,最弊是大家隱瞞住他,病人有些事情好想去做,突然間不在是一個遺憾。」

有些家屬怕年長患者接受不到,陳醫生表示指愈是年長,見慣風浪,仔大女大,反為更加接受死亡這件事。「最緊要仔女出晒身,毋須他照顧,反為好安心。既成事實,(餘下日子)不辛苦就得。」

見盡死亡,問他是否仍有深刻感受?「我最大感受是病人醫得好,大家都開心,病人會感激醫護人員;部分病人明明是醫不好,只要陪他行到最後的時間,可以安詳、唔痛地離開。很多人錯覺長腫瘤到臨死一刻都好痛好辛苦,骨痛到典床典蓆、透不到氣。其實現今的止痛藥好好,有需要使用一些嗎啡,唔痛苦安詳離去。」病人離世,家人難免傷心,但曾有致電或寄卡給他,感謝他這期間對病人無微照顧,「這滿足感更大。」

▲ 當年入讀中大醫學院,讀中文中學的他直言好辛苦。「晚晚咪書,逐個字查字典,終於完成了 6 年醫科生生涯。」(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 病人送的畫作,陳醫生兩幅都喜歡。(陳智良攝)

▲ 抗癌期間足夠營養是關鍵,來源包括食物和足夠蛋白質,如雞、豬肉、魚肉、牛肉、羊肉統統都可以,所以化療時不能吃雞,陳醫生指是謬誤。(資料圖片)

▲ 陳亮祖醫生說:「腫瘤科未必能幫病人扭轉局面,陪伴他們走過最後一程,其實已好 OK 了。」(陳智良攝)

撰文 : 周美好

文章來自: hket

城中活動

2025-10-18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2025-10-11 9:30 上午 帆船體驗日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推出乳癌手術資助計劃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肩負著平衡香港私營及公營醫療體系差異的社會責任,一直以病人為本,致力為病人提供優質及具透明度的 […]
【北上陪診】 感激一羣有愛心和耐性以及無私奉獻的義工們
義工William:「每次見到患者及家屬能成功北上取藥和分享自己對照顧患者的經驗都感覺非常滿足。因為癌症治療是 […]
【乙肝防治】響應7.28世界肝炎日 乙肝「早驗早處理」
撰文:衞生署控制病毒性肝炎辦公室 世界衞生組織將每年7月28日定為「世界肝炎日」,以提高公眾關注肝炎。根據調查 […]
【真相猜情尋】提醒公眾警惕偽科學醫療的重要性
評論:《真相猜情尋》提醒公眾警惕偽科學醫療的重要性 . 《真相猜情尋》最新一集深入探討了錫安教會鼓吹以雙氧水治 […]
【免費派發】癌症治療專用營養品 Oral Impact 速癒素
感謝 雀巢健康科學 再次捐贈 Oral Impact 速癒素 即飲裝予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持續支援基層癌症病 […]
【有誰共鳴】嘉賓:邱芷微 與 陳志忠
無綫處境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飾演「賈名媛」的邱芷微(Chelffy),今年2月跟老公陳志忠(Wilson) […]
【肝臟健康】「肝好有你」健康講座與乙肝快測活動花絮
為了響應今天「世界肝炎日」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 及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昨天舉辦了「 […]
【生死教育】告別練習社—— 學會珍惜和創造回憶
感謝「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及義工 Lavin 在「告別練習社」的分享,讓大家對生命、家庭關係和斷捨離有了更深的 […]
【大學研究】 瘦出好健康:一項針對超重癌症倖存者的飲食加運動體重管理干預的隨機對照可行性試驗
肥胖與癌症的存活率密切相關。超重/肥胖可能導致預後不良,包括癌症復發、癌症相關發病率和死亡率。我們的研究小組正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 小冊子於書展登場!
衷心感謝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基金教授 (癌症綜合治理學) #孔鳳鳴教授 的信任,讓我們有機會參與由香 […]
新書《 財富覺醒 – 在財務自由路上遇見的39人》
恭喜 TopGear 的5位資深理財策劃人順利出版新書! 由39位理財專家共同撰寫,集結了行業精英的智慧,分享 […]
香港書展2025——免費癌症教育小冊子派發
第35屆香港書展 經已完滿結束,好開心 #癌症資訊網 攤位能得到大家嘅支持!今年除了出售書籍,我哋都特別推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