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癌症同路人粉墨演舞台劇

癌症同路人粉墨演舞台劇

21-06-2018

人生充滿高低起伏,攀上高山時希望有人分享,落入低谷時更希望有同路人扶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與劇場脈搏製作了一齣以癌症為主題的舞台劇,邀請了一群癌症康復者和病人家屬粉墨登場,藉劇中角色的經歷,與觀眾分享對生命的體會。該劇將於明天起,一連三場在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上演,勉勵正與癌魔對抗的病人,向他們說一聲「我們都是同路人」。

記者 楊詩彤攝影 黃賢創

《我們都是同路人》演員蕭影彤(左)、導演葉興華(中)和演員王秋琼(右)。

《我們都是同路人》講述一對久別重逢的姊妹,雙雙經歷人生低潮,姊姊面對感情困局企圖輕生,妹妹遇上癌魔卻堅強面對。劇情圍繞二人的遭遇,以及身邊病友、家屬的經歷,與觀眾分享生命的可貴,亦勉勵同路人勇敢面對逆境。

病者家屬一人分飾一角

負責設計劇本的編劇及導演葉興華(Billy),其父親八年前因肺癌離世,陪伴爸爸走過人生最後一段路,對他造成很大衝擊,「之前仍是普通『?仔』,發生咁大件事後好像看透了很多。」他及後把自己與爸爸的相處點滴寫成一齣舞台劇,公演期間認識了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促成了今日《我們都是同路人》的誕生。

這齣舞台劇的特別之處,是所有演員均由癌症康復者或病人家屬擔任,甚至部分幕後工作人員亦是病人家屬,演繹起來特別感同身受。Billy形容,一般舞台劇演員須花時間揣摩角色,但此劇演員則可自然地投入劇情,「他們本身就是(經歷過癌症),有那種感覺。」反而在編寫劇本時,難度在於要拿捏演員們的承受能力,「這是他們的真實經歷,是人生中最痛的感受……可以踩到幾深,之後會否有影響?」

回想當初設計劇本時,Billy曾邀請演員們分享個人經歷,再選取部分內容放進對白中,不但令故事更真實,亦感動了演員本身。其中一位飾演護理員的演員蕭影彤(Crystal),其姐姐早年因血癌病逝,她記得有天姐姐在家中咳血,就在被送上擔架牀之際,姐姐以紙筆寫上「前面是絕路,轉彎有轉機」。Billy將這句說話寫進劇本中,Crystal直言「第一次聽時已經喊,很感動。」

用台詞堅固陪伴病患決心

除了感動外,Billy亦希望通過台詞激勵演員們,「用台詞和角色設計去鞏固演員本身的信念。」以劇中女主角為例,Billy刻意為她安排一個沒有患病的角色,讓她抽離至另一角度看待癌症這回事;又安排部分病人家屬飾演醫護人員,借他們的口說出安慰病人的對白,同時堅固自己陪伴患癌親人的決心。

在劇中飾演癌症病人的王秋琼(Betty),年前經歷乳癌後康復過來,今年初再確診患上子宮內膜癌,現時已完成手術。她本以為自己不能參與今次演出,豈料團隊得知她的情況後,為其預留了一個簡單角色,只有一場戲份,亦不用「大動作」演出,讓她喜出望外。

經過兩個多月的排練,演員們和工作人員之間已漸漸建立感情,有人會自製水餃,亦有人會做飯給一眾台前幕後品嘗,團隊之間恍如一家人,「圍在一起已感到很多正能量。」Crystal和Betty笑言,演出圓滿成功後一定會慶功,不止是慶祝演出順利,更是慶祝結交了一群知心好友。

 

癌症同路人粉墨演舞台劇 星島日報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網上直播 | 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網上直播 | 腎癌怎麼防治?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是由香港大學知識 […]
癌症篩查刻不容緩 減死亡率帶動科創
癌症已成香港市民健康的頭號威脅,然而直至現時為止,本港沒有全面、有效的癌症篩查制度,落後於其他先進地區數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