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港首個治癌藥眾籌平台本月推出

港首個治癌藥眾籌平台本月推出

08-08-2018

港首個治癌藥眾籌平台本月推出
2018年 08月 07日 01:18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偉立報道:為減輕癌症病人的藥費負擔,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推出首個支援藥品安全網以外的眾籌平台,為需要自費藥物、但未能受惠於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的病人籌款。首階段眾籌計劃於本月開展,因應眾籌平台而成立的評審委員將逐一審視申請個案,個案獲批后將透過網上眾籌平台進行籌款,籌得善款將撥捐申請人,資助他們購買自費藥物。

 

  家庭總資產不多於80萬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昨日宣布推出全港首個支援藥物安全網外藥物的眾籌平台,為需要自費藥物,但未能受惠於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的病人籌款,減輕經濟負擔。基金主席方嘉儀表示,現時醫管局藥物名冊內安全網的受惠者,須要符合入息和資產審查;而安全網外的病人則須要自費,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她指,眾籌會在平台上以個案形式推動,讓市民自行選擇捐款對象。

  眾籌涵蓋所有類型的癌症病人,而申請人必須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并正於香港接受癌症治療、每月家庭入息低於統計處家庭入息中位數2倍或以下,以及家庭總資產不多於80萬港元。

  首階段眾籌計劃於本月開展,因應眾籌平台而成立的評審委員將逐一審視申請個案,個案獲批后將透過網上眾籌平台進行籌款,籌得善款將撥捐申請人,資助他們購買自費藥物。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表示,網站將與多個眾籌平台合作,希望可以幫助病者走更遠的路,吳偉麟又促請政府可調整藥物安全網,為使用新藥物者提供適切援助。

文章來自: 香港商報

http://hk.hkcd.com/content/2018-08/07/content_3750738.htm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加入全球肺癌聯盟(GLCC)
全球肺癌聯盟 (GLCC) 是由來自全球 30 個國家超過 40 個患者組織組成的聯盟。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好 […]
戰勝食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1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戰勝膽囊癌及膽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2月22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拯救膀胱,戰勝膀胱癌!多學科專家告訴你如何兩全其美(2024-8-31)
2024年8月31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大 […]
2023肝癌治療新技術,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3年12月30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 […]
乳腺癌怎麼防治,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4年10月28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 […]
戰勝肺癌!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2024-11-30)
2024年11月30日 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港 […]
養和醫療集團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 嶄新肝癌治療 Histotripsy 2.0 系統 引領癌症治療新里程 造福肝癌患者
(2025 年 4 月 29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獲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捐贈嶄新的「肝癌無創組織碎 […]
【中西醫結合治療】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交流研討會 演講報告
在很多的病症上,西醫和中醫都可以發揮互補角色。在癌症治療路途上,中西醫結合治療亦是大部分癌症病人的選項。「癌症 […]
【家支援醫事講】鼻咽癌 ——講座回顧
【鼻咽癌免疫治療—-講座回顧】 感謝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浩勳醫生為大家深入講解鼻咽癌的早期與晚期症狀、 […]
容許犯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多謝@drip_music_records 的邀請、有機會和幾位音樂達人分享我對藝術治療的一些看法,相信再多的 […]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小冊子 出版咗啦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聯同 Hong Kong SBRT Study Group 合作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