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港婦患早期肺癌大半年後擴散 1種術前免疫治療減73%復發率 冀納入安全網減負擔

港婦患早期肺癌大半年後擴散 1種術前免疫治療減73%復發率 冀納入安全網減負擔

09-11-2023

肺癌為本港頭號致命癌症,而且復發率可高達58%!不過,近來有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做手術前若配合一種新型免疫療法,不僅有助縮小腫瘤,復發率更可減73%,提升治癒機會。惟患者對免疫治療的認知度低,此療法亦缺乏政府資助。有病人團體呼籲,希望政府盡快將其納入藥物安全網,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

 

肺癌復發率可高達58%

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0年的數字,新增肺癌病例共5,422宗,死於肺癌的人數則高達3,910人,傳統的手術治療復發率高。

今年9至10月,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進行了網上問卷調查,訪問209位肺癌患者,希望了解適合進行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療情況,以及患者在治療期間所顧及的問題和考慮因素。

結果顯示,97%受訪者曾接受手術或將會接受手術,可見手術是早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案。然而,在公立醫院接受手術的患者平均需要等候11.8星期,比在私家醫院平均等待4.2星期的時間長。

關於肺癌惡化或復發的風險,83%早期肺癌患者及其照顧者對其承受著較大的精神壓力,其中 60%為極大壓力。 調查亦顯示,41%患者在手術後曾出現肺癌惡化或復發,第三期的肺癌患者更高達58% 。

手術前接受新型免疫療法 有助減低73%復發率

手術雖是早期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案,但預後情況並不理想,5年存活率僅有約50%,淋巴結陽性患者局部復發的風險更高達約40%。術前輔助化療雖被認為是可切除1至3A 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 然而,由於全身性或局部復發率高,以及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發生機率亦高,此治療方案的預後並不理想。

近年來,有一種新型免疫療法有助減低復發率。有臨床研究顯示,腫瘤直徑4cm或以上,或擴散至淋巴結,而不適用標靶治療的肺癌病人,於手術前配合輔助免疫治療可縮小腫瘤,並降低復發風險,提升治癒機會。6成的中國人種接受術前輔助免疫治療後3年內,沒有復發的跡象及死亡。

然而免疫治療在病人間的認知度並不高。據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調查顯示,95%的人並沒有接受術前輔助治療,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醫生沒有推薦或他們不了解這個治療方案。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鄭志堅指出:「近年來,免疫治療的應用已經由晚期推展至早期癌症。最新的研究指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若於手術前接受免疫治療配合化療,可有效縮小腫瘤,降低復發風險,提升治癒機會。醫生團隊會根據病情,為病人提供適合的治療方案。」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表示,現時術前輔助免疫治療已成國際標準,英國以及澳洲等先進國家已將其納入資助項目,惟香港並未有就相關術前免疫治療納入藥物安全網。

患早期肺癌9個月後擴散 冀新式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

調查報告亦顯示,受訪者普遍對現時新式術前免疫治療認知度較低。 只有 12% 患者曾與醫生討論過術前輔助免疫治療,3% 患者曾經接受這療法。因此,提高早期肺癌患者對術前輔助免疫治療的認識,並鼓勵患者與醫生共同商討,以尋求最適切治療是十分重要。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表示:「78%受訪者認為缺乏政府資助是接受術前輔助免疫治療的主要障礙,因此藥費仍然是患者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在調查中,4成多受訪者的家庭月入低於2萬港元,我們並不可低估治療肺癌對家庭經濟狀況所造成的龐大壓力。」有見及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現促請香港政府當局,在引入相關術前輔助免疫治療的同時,亦盡快將其納入藥物安全網,以減輕患者所面對的經濟壓力。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表示,本港一名51歲教師阿珍進行身體檢查時,發現肺部有陰影,經進一步檢驗後,於2022年3月確診患上早期肺癌。基於當時新冠疫情嚴峻,她苦候4星期,才於私家醫院完成右邊部分肺葉切除手術。及後醫生認為病人情況穩定不需做進一步治療,於是病人的生活回復正軌,從回工作崗位。

至2023年年頭,她胸口突然感到劇痛並不能呼吸,求醫檢查後發現肺癌復發,癌細胞已擴散至左肺。她坦言,若能於等待手術期間使用術前輔助治療,則有機會提高手術成效,減低復發機會,惟藥費昂貴,令她卻步。

提防肺癌7大症狀 聲沙也要小心

根據本港衛生署資料,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可能患上肺癌,應盡快求醫:

 

 

原文連結:港婦患早期肺癌大半年後擴散 1種術前免疫治療減73%復發率 冀納入安全網減負擔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後線治療標靶藥物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病人年紀較輕?|梁憲孫醫生 什麼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
【運動抗癌】愛跑友 劉Sir 支持「黃河百公里慈善賽」,從淄博周村跑到高青安瀾灣黃河大壩,穿越黃河浮橋抵達北岸。
愛跑友 劉Sir 代表 癌症資訊網 出席並支持「黃河百公里慈善賽」,從淄博周村跑到高青安瀾灣黃河大壩,穿越黃河 […]
【帶狀疱疹】近四成癌症患者曾生蛇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呼籲癌症病友積極防蛇 冀生蛇疫苗納入政府疫苗資助計劃
【2025年11月18日,香港】全港超過九成25歲或以上人士帶有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生蛇病毒1,大多數癌症患 […]
【編者的話】在跨境醫療趨勢中平衡可及性與安全性
在2025年11月13日接受TVB時事多面提的訪談, 有關「北上醫療的趨勢日益普及,如何看這趨勢及有什麼建議給 […]
【Editor’s Note】Northbound Medical Treatment: Convenience, Costs, and Caution
Regarding the reporter’s question: “The tre […]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2025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借鏡其他亞洲地區 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香港,2025 年 11 月 9 日】乳癌自1994年起成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日平均有約15人確診乳癌。 […]
【跨境醫療】保誠與IHH醫療集團(北亞洲)深化合作 進一步拓展香港及中國內地醫療費用直付服務網絡
(香港,2025年11月10日)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保誠」)今日宣佈,繼早前與 IHH醫療集團 (北亞洲)旗 […]
【HKNOS2025】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非常榮幸出席HKNOS2025 年度科學會議,與各地專家交流分享 ,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這為我們 […]
【精準治療】PTCOG-AO2025 圓滿舉行 專業人士齊聚一堂,積極交流最新粒子及質子治療技術。
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第五屆年會(PTCOG-AO2025)於2025年11月7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 […]
「躍動人生・與馬同行」探訪日回顧:在堅毅的路上,與生命共鳴
今週一(11月4日)上午,陽光和煦,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與 善寧會 並肩,在鄧詠琪女士 及賽馬人才培訓中心 的悉 […]
香港生物醫學初創ZERO Biotech 獲中科院頂尖核藥技術首度轉讓 港產「一藥多用」核藥 有望同時應對多種癌症 奠定亞洲「診療一體化」領先地位
香港生物醫學初創ZERO Biotech 獲中科院頂尖核藥技術首度轉讓 港產「一藥多用」核藥 有望同時應對多種 […]
「越踢越友慈善足球賽 2025」⚽ 完滿結束!
🎉 萬眾期待的「越踢越友 慈善足球賽 2025」已於2025年11月2日(星期日)在賽馬會傑志中心圓滿舉行!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