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新一代標靶藥可有效控制肺癌腦轉移症狀 應盡快納入安全網

新一代標靶藥可有效控制肺癌腦轉移症狀 應盡快納入安全網

28-09-2023
(左起)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ALK基因突變型肺癌患者 Jennifer 及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
(左起)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ALK基因突變型肺癌患者 Jennifer 及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

【2023年9月25日,香港】腦部是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特別是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非小細胞肺癌,大概有3至4成患者會出現腦轉移。今年年中,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對100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了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3%的受訪者明白肺癌腦轉移很常見,而腦轉移也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情緒壓力,他們認為對大腦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是最大的憂慮。83%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在開始治療前了解腦轉移的治療方法。而在考慮新療法時,腦轉移的療效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生存和症狀改善。但是,由於血管和腦之間的血腦屏障會選擇性地阻隔物質,因此並不是所有抗癌藥物都能進入腦部發揮藥效。目前,有新一代標靶藥具有更好穿透血腦屏障的效果,得以更有效地控制腦轉移症狀。然而,長期服用新藥物會對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經濟負擔。因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希望能把有關藥物盡快納入安全網,讓本港肺癌患者直接受惠。根據2020年的統計數字,以當年的整體發病數字來計,肺癌有5,422宗,佔總數字近16%,而死亡數字是3,910,兩個數字在所有癌症裡都排行第一,足見肺癌是香港病發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新一代標靶藥物對腦部轉移療效較佳

ALK是一種非小細胞肺癌的基因變異,屬於融合基因,由兩個正常基因意外重排結合而成。非小細胞肺癌分為四期,會出現轉移的情況,而腦部是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這情況對ALK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特別如此,約3至4成患者會出現腦轉移。轉移後,根據腫瘤在腦部的位置,患者有機會出現頭痛、癲癇等症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質素。

然而,由於血管和腦之間的血腦屏障會選擇性地阻隔物質,因此並不是所有的抗癌藥物都能成功進入腦部而發揮藥效。臨床腫瘤科專科鄭志堅醫生指出:「現時具有更好穿透血腦屏障效果的較新第三代標靶藥已經出現,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腦轉移症狀。對於病人來說,可以減少或延遲其他腦轉移治療,例如放射治療、手術治療等。」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問卷調查

 

今年6月至7月,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對100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了一份問卷調查,當中11%的受訪者屬於第三期,89%屬於第四期,調查的目的是了解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情況和在治療期間所考慮的問題。

可是,現實情況卻不是服用新一代標靶藥便能解決問題這麼簡單。眾所周知,不少癌症藥物非常昂貴。患上癌症已經非常不幸,應付癌症治理更會影響許多患者的家庭經濟狀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調查顯示,39%受訪者確診後職業受到影響,而4成受訪者的家庭月入低於2萬港元。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表示:「我們的調查清楚顯示,86%受訪者認為在考慮新治療時藥物時,費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我們不可低估治理癌症對家庭經濟狀況所造成的壓力,92%的受訪者因為可能需要下一線藥物而感到有經濟壓力,而26%患者更因經濟問題而經歷過停藥的情況。」

 

調查顯示,89%受訪者認為缺乏政府補貼是開始新治療的一個主要潛在障礙。有見及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希望能把有關藥物盡快納入安全網,接受政府資助,讓肺癌患者受惠。

 

ALK基因突變型肺癌患者個案分享

大約十年前,不煙不酒的Jennifer不幸確診第三期ALK基因突變型肺癌。本以為接受手術後就能夠康復,但手術一年後,癌症再次復發。Jennifer聽取醫生建議後決定服食標靶藥物去控制病情,由第一代標靶藥服食至現在第三代標靶藥,病情亦變得穩定,現在更有不同的興趣,享受生活。Jennifer慶幸未出現腦轉移,但知道腦轉移對肺癌患者的困擾,亦知道現時服用的第三代標靶藥能夠有效治療腦轉移。Jennifer表示:「其實高昂的藥費並不是人人負擔得起,自己是因為當年加入了臨床研究才能免費服用。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給腦轉移肺癌患者更多支援,尤其是藥物費用方面, 讓他們可以有機會用藥控制病情, 繼續過著正常的生活。」

 

 

關於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簡稱 CICF,於2017年由癌症資訊網創立,旨在將網上服務進一步延伸,為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全面及合適的支援。我們亦希望透過凝聚抗癌路上的同路人,鼓勵更多人參加病人病人組織,積極倡議病人病人權益。本基金的服務發展及日常運作經費主要由「癌症資訊網」撥款支持,惟持續服務的需求甚殷,公眾的捐助對本基金至為重要。

網頁: https://cicf.org.hk/

 

 

傳媒聯絡:

 

江善彤 Stella Kong

電郵:stella@cancerinformation.com.hk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02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
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會推動更多相關專注於癌症患者、康復者及照顧者的活動
一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慈善足球賽,周庭譽醫師代表溢晞醫務中心出席,親自頒贈支票,這份善款將用於支持初心慈善體育協 […]
在雷暴警告的陰影下,天公卻為我們帶來了美麗的陽光,賽事不僅精彩絕倫,更讓人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今天,一群專科醫生不僅在診所裡展現專業,還在球場上展示了他們的另一面!這次活動旨在支持 #初心慈善體育協會— […]
顧問醫生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抽出寶貴的時間支持「Easy Ask」醫事問義務查詢計劃
在香港面臨經濟挑戰的背景下,我們的病人組織同樣受到不小的影響。隨著經濟環境的不穩定,資源變得愈加緊張,這使我們 […]
在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愛跑友主持人劉Sir的引領下,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限可能。
作為一名癌症康復者,劉Sir以跑步作為生活的起點,鼓勵每一個人勇敢向前,因為”生命影響生命R […]
衷心感謝Morris及保誠保險TopGear團隊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與大家交流!🌟
昨晚,#癌症資訊網 創辦人吳偉麟先生有幸與一眾年輕保險從業員聚會,分享本機構的使命、核心價值及未來願景。 交流 […]
【justwannasay】獻給所有受癌症影響的每一位
  這是屬於我們的旅程 不知不覺中,突然就開展了與癌症共舞的訓練人生。 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天賦之一就是 […]
【活動花絮】交換禮物 慈善優先謝票場
善寧會與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日前 (14/06-2025) 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的英皇戲院舉辦電影《交換禮物》慈善優 […]
李嘉誠基金會向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捐贈「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ipsy 儀器 李嘉誠:「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李嘉誠基金會近日先後向英國劍橋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捐贈兩部革命性的「肝癌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 […]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 開發癌症及代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