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慈善基金發動眾籌 按個案幫中產癌症病人籌醫藥費

慈善基金發動眾籌 按個案幫中產癌症病人籌醫藥費

07-08-2018

慈善基金發動眾籌 按個案幫中產癌症病人籌醫藥費
撰文: 實習記者劉愛霞 | 發佈日期: 06.08.18 | 最後更新: | 2018-08-07 06:14:16

 

政府現時有「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資助有需要而合資格的病人購買價錢昂貴的藥物和指定醫療裝置。主要受惠對象為基層人士,中產人士缺乏支援。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推出「癌症患者支援計劃2018 (首階段)」,針對未能受惠於藥物資助安全網的癌症患者,協助他們透過獨立的網上眾籌平台,為其醫藥費籌款,以減輕其經濟負擔。

為癌症患者提供適切資訊的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指,部分癌症病人不符合藥物資助安全網,但其家境亦不是很富有。病人面對嚴峻的醫療開支問題,不能單靠政府,他希望透過眾籌力量,結集社會不同人士,為病人舒緩經濟上的燃眉之急。

 

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左)、患有肺癌第四期的陳伯(中)及其女兒陳小姐。陳小姐指,免疫治療藥物的醫療開支令她難以負擔,她希望透過眾籌,為父親籌得醫藥費。圖片來源: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吳偉麟表示,留意到近年曾有病人透過網上平台自發眾籌醫藥費,但在可信度方面或未能得到公眾信仼,影響籌款成效。故是次計劃將有一個由6人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成員除了吳偉麟、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外、其餘為醫學界及社福界人士。吳稱,透過委員會對個案的評核,及由癌症資訊網的推動,冀增加個案的公信力。

受資助的項目為腫瘤科藥物。眾籌計劃的申請人須持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正在香港接受癌症治療,並必須持有由香港註冊腫瘤科專科醫生發出的藥物處方。經濟條件方面,包括:(一)家庭每月總收入必須低於統計處公布的全港家庭住戶月入中位數 2 倍或以下。以4人家庭為例,即不得多於$41,000元的2 倍,即$82,000 元,及(二)家庭總資產不多於 80 萬港元(自住物業不計算在內)。

吳偉麟指,申請者可透過自行申請或轉介服務,向基金遞交申請表格。吳偉麟指,初步預料,基金在收到申請的一星期,會安排職員了解個案及作初步評估,繼而與個案進行面談,隨後將由基金評審委員審視個案。若個案符合資格,基金會協助把個案上載至獨立的眾籌平台,維期兩個月,並會利用癌症資訊網網頁及 Facebook,呼籲善長捐款,最後會把籌得的善款轉交給申請人。吳偉麟表示,申請人由申請、審批、眾籌、獲得款項,預料需時三個月。他指,計劃的首階段在8月生效,基金會按申請反應,適時檢討計劃,並作調整。

問及為何要委託眾籌平台進行,基金有否考慮過為申請者建立一個眾籌平台時,吳偉麟指,他們熟悉癌症社群在抗病時期正面對的困難,故較適合做關顧病人的事情,關於資金上的籌募,放在社會上眾籌平台更為適合,而他認為,社會共同協助做一件事亦更有意義。

吳偉麟表示,現時已正與兩個眾籌平台洽談是次合作計劃,其中一個平台將會以免費形式協助計劃推行,另一平台暫定向基金收取5%手續費。他指,是次的眾籌計劃不能保證會為申請人籌得他們期望的款項,但冀透過基金踏出第一步,令在藥物資助安全網以外的癌症病人,在經濟負擔上多一個出路。

被問到病人的資料和私隱將於網上平台公開,如何在眾籌和私隱上取得平衡時,吳偉麟指,這方面需視乎病人的意願,基金會和病人取得共識後,再為其個案作出適當的安排。

任職文職的陳小姐,約30 歲,去年8月發現父親患肺癌第四期,經免疫治療測試後,可透過一種抑制劑治療,該藥物以靜脈滴注進行,每三星期一次,療程約兩年。她指,她和妹妹的收入合共約3萬元一個月,未能符合政府資助計劃,但每個月的醫療開支約5至6萬一個月,至今用了約60至70萬,現時資金來源主要靠積蓄,但她指,積蓄經已所剩無幾。她希望透過申請是次計劃,籌得醫藥費。

 

文章來自:眾新聞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14120/眾籌-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癌症資訊網-14120/慈善基金發動眾籌-按個案幫中產癌症病人籌醫藥費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網上直播 | 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網上直播 | 腎癌怎麼防治?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是由香港大學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