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九成半肺癌病人表示現時支援不足夠 倡議肺癌治療藥擴闊臨床應用

九成半肺癌病人表示現時支援不足夠 倡議肺癌治療藥擴闊臨床應用

19-11-2020

九成半肺癌病人表示現時支援不足夠 倡議肺癌治療藥擴闊臨床應用

左起:肺癌患者楊小姐、臨床腫瘤科専科醫生李兆康醫生、癌症資訊網代表吳偉麟先生

根據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的癌症統計報告,2018年本港癌症新增個案達到34,028宗,當中肺癌新症患者5,252宗,死亡數字3,853宗,為本港的首位致命癌症。

最新調查顯示患者及照顧者需要

癌症資訊網在11月初訪問了150名跟肺癌相關的人士*。近94%的受訪者認為現時政府所提供的肺癌支援並不足夠,覺得在支援抗癌路上仍有改善空間。他們最想獲得的改善是 1) 藥物治療方面的資助和支援、2) 醫院臨床服務、3) 社區支援和 4) 肺癌疾病知識。

受訪者中近三分之二認識「關愛基金自費癌症藥物援助項目計劃」,認為政府可以通過增加受資助的藥物數量、進一步降低入息審查門檻、擴闊關愛基金內藥物的臨床應用等,更加有效地協助有需要的肺癌患者獲得適切的癌症藥物治療。同時,幾乎全部的受訪者(99.3%)認為,當某些一線肺癌藥物的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其藥效或安全性較現有藥物有優勢時,便應該在半年之內引進到「關愛基金計劃」內。而98.7%的受訪者同意在現存系統以外成立一個獨立委員會,由各持份者如醫學界和病人組織代表等組成,定期向醫管局反映引進新藥及醫療科技的建議。81.3%受訪者認為政府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在公營醫療體系措施,例如增強癌症病⼈經理服務、加強⼼理輔導服務,把預防癌症教育⼯作及簡單初步問卷篩查納入食衛局新成立的地區康健中⼼服務範圍內,從而優化肺癌治療服務。

一線肺癌標靶藥物

數據顯示有八成半的肺癌個案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當中大約一半屬EGFR基因突變。目前,多代醫治EGFR 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面世,主要是針對癌細胞上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上的基因變異。標靶藥物能鎖定特定的腫瘤生物標記而作出攻擊,由於作用精準,對身體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小,所以副作用也較輕。

臨床腫瘤科専科醫生李兆康醫生指出:「患者使用舊代標靶藥可能因出現抗藥性而讓治療失效,而使用第三代標靶藥跟舊代標靶藥作一線治療時比較,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延長了近七個月,達38.6個月。」雖然目前關愛基金已經納入第三代EGFR標靶藥作資助,但只是作為二線治療,如果可以提升成為一線治療藥物,患者便可以在一線治療時已經可以通過使用第三代標靶藥,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醫患同心 支持全方位肺癌治療及服務

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先生表示:「我們明白資源有限,雖然現時關愛基金已提供舊代標靶藥物作一線治療或第三代EGFR標靶藥作二線治療,但有醫學研究#顯示,當第三代EGFR標靶藥應用於一線治療時,治療效果較舊代標靶藥更為理想, 在降低死亡風險的成效方面,第三代藥物可降低死亡率約20%。所以,我們仍希望向政府反映以下訴求:

1) 我們希望政府可於半年內引進療效更好的一線肺癌藥物 (如第三代EGFR 標靶藥物) 到「關愛基金計劃」內,讓病人得到更快更適切的治療。

2) 為更有效善用「關愛基金」協助有需要的患者獲得適切的癌症藥物治療,我們希望政府可增加受資助的藥物數量、進一步降低入息審查門檻、及加快審批引進藥物到計劃項目內。

3) 擴闊醫管局的癌症個案經理計劃的服務對象包括肺癌患者,以加強患者及其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促進治療成效。

4) 除公營醫療系統制定現時癌症支援政策外,成立一個獨立委員會,由各有持份者組成(包括病人組織代表),定期向醫管局反映引進新藥及醫療科技的建議。」

備註:
* 當中約七成五為肺癌患者,餘下的約兩成半為照顧者。
# 《新英倫醫學雜誌》

 

文章來自: STARSHK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
【活動花絮】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醫生講座及乙型肝炎快速檢測站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於2025年7月12日與地區合作伙伴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 及 癌症資訊網,舉辦了醫生講座及乙型 […]
【華乳消息】第二炮重磅預告!《中調乳順》書展簽名會・解鎖中西醫抗癌智慧
由多位中西醫師聯合著作的《中調乳順:中西醫攜手戰勝乳腺癌大小事》,將於香港書展首度亮相!🎉 📚 中西合璧,共建 […]
保誠「住院保障調查」:不足四成受訪者有信心應付突發醫療開支僅29%擁有住院現金保障
• 多達六成已購買醫療保險的受訪者表示,對持續上升的醫療保費感到憂慮,反映 出大多數人對現有醫療保障的信心不足 […]
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於7月10日發表《晚期照顧心連心 以人為本共同行》研究報告,就改善香港的晚期照顧政策提出 […]
港大醫學院開展全球領先基因相關治療臨床試驗以根除乙型肝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腸胃肝臟科研究團隊率先開展多項臨床試驗,針對創新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基因相 […]
鼻咽癌治療新突破:JUPITER-02療效倍增 促請盡快納入藥物安全網助低收入患者
【2025年7月10日,香港】鼻咽癌治療迎來歷史性突破,臨床研究證實,免疫治療結合化療的新方案顯著延長鼻咽癌患 […]
香港醫療制度壓力漸增 逾百跨界專家代表齊聚研討重大疾病醫保對策
由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及香港醫社基金會合辦的「探索香港未來:重大疾病醫保研討會2025」今天順利舉行。約150位來 […]
研究證「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患者支援計劃」助減患者困苦程度及家庭問題 總結 10 年成果 啟發癌症服務新導向
面對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為了全方位支援癌症患者及其家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防癌會 […]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