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媒體報導 > 【抗癌勇士隊】患癌脫髮外出化厚妝不敢見人 80後擺脫自卑四處遊歷活出第二人生

【抗癌勇士隊】患癌脫髮外出化厚妝不敢見人 80後擺脫自卑四處遊歷活出第二人生

19-06-2021

【抗癌勇士隊】患癌脫髮外出化厚妝不敢見人 80後擺脫自卑四處遊歷活出第二人生

 

▲ Katy表示,經歷癌症後,她接受到自己的失敗,並學會活在當下。

癌症令人聞風喪膽,但亦可令人變得大膽。現年36歲的唐天鳳(Katy)曾是一名工作狂,每天過著朝九晚九的生活,長期睡眠不足。她28歲時確診患淋巴癌,化療後嚴重掉髮,教她萬分自卑,外出時遮蓋全身、化濃妝。與死亡擦身而過的她,康復後學會活在當下,四處遊歷,嘗試新事物,幾乎玩遍海陸空運動,接納自己,不再低頭做人,努力活出第二人生。

經歷癌症後,我接受到自己的失敗。人生如何,你永遠不知道。很多事不可遲些才做,嘗試新事物、對家人說『我愛你』都不能等,你不知道將來是否還有機會。

 

▲ 勇者無懼,Katy認為「失敗不是問題,不試就永遠不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Katy不揹氧氣瓶,自由潛水一口氣可潛20米,曾到訪多國海底世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Katy 康復後立即考牌圓願,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

Katy康復後立即考牌圓願,於2015年考獲潛水牌,最深可潛40米。(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katy說:「化療如此辛苦也克服了,還有甚麼理由不去試新事物」。(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患癌前Katy從事活動製作行業,每天平均工作12小時,回家後吃飯、梳洗、看看電視節目,約凌晨2時睡覺,翌日又再打拼,長期睡不足,睡不好,有吸煙飲酒習慣,是個典型都市人。當她辭掉工作,準備去澳洲展開工作假期之際,突然發現頸部腫脹。起初她以為上火,惟情況持續,往診所求醫,診斷為淋巴發炎;服用消炎藥後未見改善,最終往醫院求診,經檢查後確診第2期淋巴癌,但無家族病史。

聽到「癌症」二字,她完全無法接受,認為必死無疑,「電視劇和電影也是這樣說的」。確診一事,起初她連父母也不想說,治療期間亦只有三名朋友知悉。她更叮囑雙親勿告訴爺爺,免他擔心。每次兩爺孫見面,她總會戴上假髮,裝作精靈,但心底裡仍不敢面對,不敢相見。

▲ Katy表示,嘗試這麼多活動,也因為不想抹殺人生的任何可能性,「never say never」;但若身體不舒服,也要適可而止,不必硬撐下去。(劉卓姿攝)

 

Katy患癌治療期間只抱著一個想法:「無論多難捱,我也要生存」。(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確診初期,Katy曾覺得自己會死,但醫生給她信心後,她體會到治療雖辛苦,但堅持下去,就有出路。

治療期間,Katy沒有胃口,曾與媽媽發生衝突,大吵一場,但最後也學會互相體諒,明白照顧者也過得不容易。
 

Katy與Stella(左一)同為淋巴癌康復者,完成治療後加入癌症資訊網幫助病友,現在更組成「抗癌勇士隊」,鼓勵康復者走出來。
 

Katy完成治療,休息約一年多後重返職場,轉行加入癌症資訊網,藉著不同活動幫助其他癌症患者。,(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Katy(左三)加入癌症資訊網工作後,嘗試了許多不同事物,這亦是她最欣賞自己的地方。(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母女情緒崩潰

接受化療那半年,父母義無反顧地支持她──媽媽照顧起居飲食,作為傳統大男人的爸爸亦經常主動了解女兒的狀況。惟晝夜照顧,箇中的辛酸,媽媽傾訴無門,壓力無從緩解,憂慮積聚,情緒一觸即發。

有次媽媽煮好食物,Katy沒胃口,被罵了一頓。當時Katy身體很不舒服,禁不住發脾氣,雙方吵起架來,亂扔東西。

那刻她也崩潰了,如此辛苦照顧女兒,為何弄成這樣。若可選擇,她寧願自己去承受。吵鬧一番,大家也哭了,哭過後情緒得釋放,擁抱彼此,因知道彼此也很疼愛對方。

 

她明白,媽媽已在能力範圍內,用盡辦法照顧自己。

 

▲ 2016年,Katy康復後的第3年,她往台灣參與維期10日的環台踩單車運動,認為同行的「師奶」也做到,自己沒理由不行。(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化厚妝外出抗拒見人

癌症療程令人感到痛苦,也打擊自信。化療後頭髮脫落,Katy自覺很醜,很自卑,不想讓人看到自己,拒見朋友;外出時總包著頭,遮掩全身,低著頭走路。「乘車時給別人瞧一眼,就會想『糟糕了,是否看到我沒頭髮呢?』」她笑言,只敢去晨運,見得最多的就是長者。

儘管重新長出頭髮,她也化濃妝外出,「厚得你不相信」;完成療程後,則佩戴「大眼仔」,盡力遮掩身上的瑕疵。「可能有人會覺得外表的問題很膚淺,但當發生在你身上,你是真的會這樣做。」

▲ Katy坦承不是每件事也很擅長,但很希望擴展自己生命的闊度。近期她學玩帆船,繼續挑戰自己。(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勇敢挑戰海陸空運動

治療結束後,Katy強烈感受到,死亡其實離自己很近,隨時會死。她開始反思人生,思考自己想做甚麼。第一件事就是考潛水牌,這是她患癌前已想考的,惟一直拖延,至患癌也未實行。

以前經常說『遲些去做』,『有空才去做』的事情,並非必然有機會做。我們每天醒來、呼吸也非必然,很想把握每天讓人生變得精彩。

 

如是者,自卑女生變成勇士,普通潛水、自由潛水(不揹氧氣瓶)、環台踩單車、玩滑翔傘、划龍舟、玩帆船、探洞、滑雪等,她也試過了;台灣、菲律賓、印尼、馬爾代夫、澳洲、加拿大等地她也踏足過。「化療如此辛苦也克服了,還有甚麼理由不去試新事物?」她體會到,做人很「化學」,想在有限日子裡,嘗試更多,擴闊眼界,豐富人生。

▲ 疫情前,癌症資訊網每年也會支持癌症龍舟隊(粉紅戰士)參加比賽,Katy(鼓手)也是其中一員。(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去喜瑪拉雅山玩滑翔傘,以前她一定不敢試,但當刻害怕嗎?她說:「豁出去!尖叫!衝呀!」Katy認為,癌症、復發、意外這些事誰也無法預計,有時儘管有多小心也避不了。

不把握機會去做,你這一生未必再去做。活在當下,試過,至少人生精彩過,無悔!

Katy足跡遍佈多國,她曾往摩洛哥露營。(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

Katy曾去探洞(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

katy表示,不用把目標定得太遠大,訂立之後,亦要接受到人是有限制的。(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疫情期間,即使留在香港,Katy認為仍有很多新事物可嘗試。(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
 

Katy表示,不少年輕患者也不敢承認自己患癌,希望自己走出來後,能鼓勵他們正面面對。(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環台踩單車運動還有台灣癌症協會的病友參與,透過群眾力量,令Katy動力及信心大增。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
 

若過度疲累,Katy說,要承認自己的限制,可以上單車隊後面支援車休息一下。(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行山對Katy來說已是平常事(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1
.

Katy憶述,剛康復就與母親去了十多日旅行,因為很想珍惜與家人相處。(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鼓勵同路人開展第二人生

可是,不少年輕患者也不敢承認患癌,面對過往的經歷。癌症康復後,Katy於「癌症資訊網」工作,冀能以自身經歷扶助同路人,並加強大眾對癌症的了解。最近,她與兩名淋巴癌康復者兼同事組成「抗癌勇士隊」,希望組織活動及運動支持年輕康復者,讓他們勇於嘗試,跳出自己的框框,勿抹殺任何可能性。

不是做一件事就可重建自信,希望組成抗癌勇士隊後,讓病友在過程中重新接納自己。我不想他們經常低著頭,因為我以前就是這樣。

 

▲ 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Alan)認為「時間很寶貴,錯過了就沒有了」,故經常鼓勵員工勇於嘗試不同的事物,「想到的就要做」。圖為創辦人及三名員工兼康復者(左至右):江善彤、唐天鳳、Alan、任瑞明。(劉卓姿攝)

抗癌勇士隊招募隊員

三名80後、90後淋巴癌康復者唐天鳳、江善彤、任瑞明組成「抗癌勇士隊」,分享自身經歷,希望令大眾關注癌症年輕化現象,提醒年輕人留意身體發出的癌症症狀,並作出相應準備。保柏香港全力支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的「抗癌勇士隊」計劃,「抗癌勇士隊」現正招募18至40歲的癌症康復者加入,分享經歷,一起嘗試更多不同種類的運動,在抗癌路上同行,積極活出「第二次人生」。詳情請聯絡【癌症資訊網】

▲ 三名癌症康復者均於20多歲時患上淋巴癌,康復後勇於跳出框框,嘗試潛水、划龍舟等運動,現組成「抗癌勇士隊」鼓勵同路人。圖左至右:江善彤、任瑞明、唐天鳳。(劉卓姿攝)

如欲了解其他「抗癌勇士隊」成員

「抗癌勇士隊」成員任瑞明(Alex)的經歷【請按此】

「抗癌勇士隊」成員江善彤(Stella)的經歷【請按此】

 

文章來自: Topick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 2980701/%E3%80%90%E6%8A%97%E7%99%8C %E5%8B%87%E5%A3%AB%E9%9A%8A %E3 %80%91%E6%82% A3%E7%99%8C%E8%84% AB%E9%AB%AE%E5%A4%96%E5%87%BA%E5%8C %96%E5%8E%9A%E5%A6 %9D%E4%B8%8D%E6%95%A2%E8%A6%8B%E4%BA% BA%E3%80%8080 %E5%BE%8C%E6% 93%BA%E8%84%AB%E8%8 7%AA%E5%8D%91%E5%9B%9B%E8 %99%95%E9%81%8A%E6%AD%B 7%E6%B4%BB%E5%87%BA%E7%AC% AC%E4%BA% 8C%E4%BA %BA%E7%94%9F?mtc=10012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放射治療】養和發表全球首項研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養和發表全球首項研究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晚期前列腺癌 多靶點、實時同步全消融放射治療寡轉移腫瘤 三年100% […]
【粒子治療】養和醫療集團於香港首辦「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年會」
匯聚全球質子專家 推動精準癌症治療 (2025年10月21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歷經二十年的籌備,於2 […]
【 AEON幸福的黃色小票】感謝大家支持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我們深感榮幸,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CICF)榮獲第 26 屆「幸福的黃色小票」計劃的受惠機構。 衷心感謝 AE […]
【大灣區醫療】百濟神州加速佈局大灣區 創新抗癌藥明年有望供港
百濟神州(BeOne Medicines)(6160)近日宣佈,憑藉其廣州生物藥生產基地的國際化產能與認證優勢 […]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組具成本效益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 […]
港大醫學院發現特定膳食油酸可增強抗癌免疫細胞功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定膳食脂肪酸能顯著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擊癌症的能力。研究 […]
與浸大傳理學院同學分享癌症資訊網使命 傳遞正確健康訊息
感謝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與現屆同學們分享癌症資訊網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如何透過社交媒體傳遞 […]
【中西醫結合】立即報名參加「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 – 大腸癌交流研討會」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誠邀各位醫療界同仁,參加將於2025年11月29日至30日舉行的「推動香港中西醫結合治療 & […]
【健康資訊節目】專家破解常見癌症謬誤|提升癌症知識,一齊健康識唔sick!
癌症資訊網製作嘅健康資訊節目「健康識唔sick」嚟到第二輯啦!😊 今輯繼續邀請到多位嘉賓,為大家提供更多有用健 […]
【肺癌腦轉移】 ALK肺癌易「上腦」 及早發現腦轉移的重要性 |李兆澄醫生
ALK肺癌易「上腦」 及早發現腦轉移的重要性 ALK(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陽 […]
【生蛇|帶狀疱疹】癌症病人疫苗接種建議
什麼是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俗稱「生蛇」,是由與水痘相同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 ( Varicella-Zost […]
【感恩分享】頭頸癌關顧計劃啟動禮圓滿完成!攜手同行,為患者點亮希望之路
衷心感謝各位的支持,「頭頸癌關顧計劃啟動禮」已順利完成! 活動當日,我們見證了患者與家屬的積極參與,現場洋溢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