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17-07-2025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而近年醫藥科技不斷革新,轉移性大腸癌縱使未必能夠治癒,惟仍可以透過妥善的規劃,利用針對性的個人化治療方案,幫助患者延長壽命的同時,也能維持理想的生活質素。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2年報告,本港每年近5200宗大腸癌新症,當中約兩成半的個案在確診時已經擴散至大腸以外的器官或組織,如肝、肺及骨骼等,而大腸癌康復者亦有三至五成機會復發。

更多藥物選擇為控病增勝算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子棠指出,過去轉移性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只有約半成,隨著愈來愈多藥物面世,現時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上升至五、六成,有些個案在適當治療下,可存活至八、九年甚至十數年,反映選擇合適的藥物對控制病情十分重要。
他稱,治療轉移性大腸癌需視乎大腸癌的分類、分子特性,再根據個別患者的情況制訂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以平衡療效、副作用及生活質素,「絕對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

他舉例說,一名剛退休並只有肝轉移的患者,他採取了較進取的治療方案,以先縮小腫瘤,然後以手術或電療方式處理肝轉移,令本來只餘數月的壽命能夠顯著延長,讓他可以見證孫兒的成長。另一位年紀較大,且患有其他病患的個案,本身不想太辛苦,治療則可能相對較為保守,以新一代口服化療為主,讓他減少來往診所/醫院的次數,以及減少副作用帶來的不適,然而又能延長壽命。

善用藥物 反覆交替 維持控病效果

事實上,對於轉移性大腸癌病人而言,要完全消滅癌細胞未必可行,故此陳醫生會善用現有的藥物來制訂治療方案,首先以較短期但多藥混合組合,將癌細胞降至合理水平,然後以單一口服化療藥物作鞏固治療(maintenance therapy),直至癌細胞再次活躍,便重覆施行多藥混合及鞏固治療。

黃先生便是好例子,確診轉移性大腸癌後即接受六個週期多藥混合治療,成功令癌指數降低,改以副作用較溫和的單一口服化療藥物成功維持三年多的療效,及後出現復發跡象,於是再次接受多藥混合治療,又待癌指數降低後,以單一口服化療藥物作鞏固治療。年多後黃先生的病情再次反覆,由於新的「雙藥治療」面世,陳醫生便以「聯合治療」(即新型口服化療+注射血管生成抑制劑)為病人治療,令病情重新受到控制。

黃先生反覆用到較後的第五線藥物時,已踏入確診後的第八年,更重要是他在抗病期間,可以如常逛街、見朋友及去旅行,可見治療未有對他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成功做到與癌共存。

鞏固治療可令治療更順利

對於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完全消滅癌細胞或許不切實際,但透過交替使用多藥混合治療與單一口服化療藥物作為鞏固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並延長治療效果。黃先生的案例展示了此策略的成功,他在確診後接受多次治療交替,病情得以穩定,生活質素亦未受重大影響。這種方法不僅延長控病時間,還避免藥物失效,保留日後重新使用(re-challenge)的可能,實現與癌共存目標。

其實,確診晚期癌症,患者難免忐忑無助,如何能減少他們在抗癌路的不安呢?陳醫生認為最重要是讓患者知情,包括所患疾病的歷程及發展,還有治療計劃的預期效用及可能副作用,尤其要說明每個治療階段的預算,從而可更安心作出理智的決定,有需要更可諮詢其他專業意見。

最後,陳醫生鼓勵轉移性大腸癌患者不要放棄,原因是現時已有較多的藥物可供選擇,而且每年都有不少新藥湧現,可帶來更多的治療希望,縱使用至後線治療,也不等於沒有藥物可用,有時配搭不同藥物使用仍有機會帶來療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
李嘉誠基金會向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捐贈「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ipsy 儀器 李嘉誠:「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李嘉誠基金會近日先後向英國劍橋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捐贈兩部革命性的「肝癌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 […]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阿斯利康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推動生命科學及醫療創新 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 開發癌症及代謝 […]
胃癌治療新發展 研究:SOX兩藥組合助改善胃癌患者存活率
胃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有近100萬宗新症,而香港所在的東亞地區更屬高發病地帶,但礙於患病症狀與一般胃部 […]
養和於「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2025」促全球協作推醫學創新 與聯影攜手共創醫學影像嶄新里程
(2025 年 5 月 27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養和)擁有全球頂尖技術和設備,優質服務超越一百年,致力推 […]
中大領導國際研究證實內地研發藥物D3S-001抗癌成效 有效治療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多種實體腫瘤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領導的跨國團隊,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證實內地研發的新一代KRAS-G12C抑制劑D […]
2024 養和癌症治療學術研討會 聚焦癌症治理新突破
(2024 年 12 月 31 日,香港)由養和癌症中心主辦的第六屆「養和癌症治療學術研討會」(下稱「研討會」 […]
【大腸癌治療】後線晚期大腸癌系列:聯合治療為患者重燃新曙光 |謝耀昌醫生
大腸癌是本港三大常見癌症之一,2024年發表的最新癌症統計顯示,腸癌新症數目高達5,190宗,死亡個案達2,2 […]
中大醫學院獲李嘉誠基金會捐贈亞洲首台 Histotripsy 2.0 系統 共 30 名患者獲資助接受組織碎化技術治肝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獲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捐贈亞洲首台 Histotripsy 2.0 系統,將於明年 […]
港大醫學院統合分析指高危EB病毒譜系與南中國鼻咽癌風險密切相關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特定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變異體與 […]
【預防HPV】衞生署十二月二日開展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補種計劃(第一階段)
衞生署十一月六日公布,將於十二月二日開展一次性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補種計劃(第一階 […]
【免費肺癌篩查計劃】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啟動新一輪免費肺癌篩查計劃 擴大名額助高風險人士早期發現肺癌 提高治癒機會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啟動新一輪免費肺癌篩查計劃 擴大名額助高風險人士早期發現肺癌 提高治癒機會 【2024年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