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乳癌患者年輕化 難抵沉重醫療費 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減經濟負擔及復發風險

乳癌患者年輕化 難抵沉重醫療費 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減經濟負擔及復發風險

30-07-2024
香港乳癌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女士(左)及 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 副主席、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醫生(右)出席「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新 聞發布會。
香港乳癌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女士(左)及 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 副主席、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醫生(右)出席「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新 聞發布會。

【香港,2024 年 7 月 29 日】乳癌是香港婦女頭號癌症,平均每日有 15 名婦女確診乳癌,同時乳癌已成為年輕人最常見癌症。早期乳癌患者經傳統治療後仍有復發風險,而新輔助治療有助減低復發率約三成。因此,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降低復發風險,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乳癌自 1994 年起已長居香港女性癌症榜首,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2021 年女性入侵性乳癌新症個案有 5,565 宗,即平均每日有 15 名婦女確診乳癌。乳癌亦是年輕人最常見癌症,由 2012 至 2021 年期間,本港 15 歲至 39 歲年輕人乳癌新症增幅達 19.5%。1

外國研究顯示,確診第一期至第三期乳癌患者接受傳統治療後,復發高峰期是確診後 1 至 2 年間,十年內復發率達 36.8%。2 至於本港乳癌個案大部分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HR+) ,傳統治療是首先以化療縮小腫瘤,再以手術清除可切除的腫瘤,術後作輔助治療,避免腫瘤復發。接受傳統輔助治療的高風險早期乳癌患者(有 4 個或以上淋巴結轉移,或者有 1 至 3 個淋巴結轉移兼腫瘤大小達 5厘米或以上/腫瘤級別屬第三級/K-67 指數大於或等於 20%),5 年內復發風險達 29.8%,高風險早期乳癌患者復發機會較低風險患者更高出近 3 倍。3

鑑於 HR+乳癌特別依賴 CDK4/6 蛋白促成癌細胞生長,新輔助治療添加 CDK4/6抑制劑。外國作中位數為期約 15.5 個月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對比單單採用輔助荷爾蒙治療,採用輔助荷爾蒙治療添加 CDK4/6 抑制劑,其無入侵性疾病存活率由 76%升至 83.6%,而無遠端復發存活率亦由 79.2%升至 86%,令復發率降低逾三成。4

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副主席、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醫生講述香 港乳癌概況、乳癌治療方案、優化乳癌治療方案。
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副主席、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醫生講述香 港乳癌概況、乳癌治療方案、優化乳癌治療方案。

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副主席、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醫生表示,乳癌患者漸趨年輕化,曾接觸過最年輕患者年僅 16 歲,而年輕女性的癌細胞通常較活躍,乳癌復發機會較高。而 40 歲以下患者的無遠端復發存活期較差,他續表示,「不是做完手術、電療、化療就無事,之後在 5 年、10 年仍有機會復發,所以建議高風險患者採用新輔助治療,以減低復發風險」。

去年 7 月確診乳癌的 Amy (化名)接受化療、除切乳房手術及電療後,今年 6 月開始採用新輔助療法。她每日服兩次新輔助療法的標靶藥,每月有關藥費逾 2萬元,另服用賀爾蒙藥物的每月藥費約 2000 餘元;前者療程約 2 年,後者則為5 年,兩個療程合共約 100 萬元,另有驗血、年檢等治療開支,「一旦復發,將涉及一堆醫療開支,所以我現時努力做運動、維持健康生活、保持心情開朗,希望減低將來復發風險」。她知道有患者因標靶藥費用高昂,即使明知採用新輔助療法的復發風險較低,仍非常猶豫。

香港乳癌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女士介紹是次「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 的詳細內容。
香港乳癌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女士介紹是次「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 的詳細內容。

香港乳癌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女士表示,新輔助治療有助降低復發風險,但有關費用不菲,不少患者基於經濟條件有限,或因而卻步,對於年輕患者尤甚,或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方法,故基金會推出「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減輕患者經濟負擔,以便他們可採取最有效的治療。

「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

為減低早期乳癌患者使用新輔助治療的經濟負擔,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的初期乳癌患者,須在開始早期乳癌藥物療程首 3 個月內到基金會登記計劃,經審核後,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可獲支票發放以下資助:

申請人月入 在本港私營醫院或私營腫瘤中心自費買藥後的資助 最高資助總額
<$60,000 每 4 週可領取$16,000 $96,000
$60,000 – $80,000 每 6 週可領取$16,000 $64,000

申請資格:

• 患有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 陰性的早期高復發風險乳癌患者(詳情請致電查詢)
• 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
• 為本港私營醫院或私營腫瘤中心診症的患者
• 持有由本港私家醫生所發出的早期乳癌藥物處方及購買發票或購買證明書正本
• 須在開始早期乳癌藥物療程首 3 個月內到香港乳癌基金會辦理登記手續
• 遞交相關的資產證明文件
• 不適用於已成功申請其他早期乳癌藥物資助計劃的患者,例如晚期乳癌患者在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撒瑪利亞基金、聖雅各福群會資助、香港藥學服務基金的封頂計劃或友邦保險 AIA 的「攜手增益癌症藥物計劃」

1.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2021
2. Lee Cheng, et al.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1 May 2012; 21 (5): 800 809.
3. Sheffield KM, et al. Future Oncol. 2022 Jul;18(21):2667-2682
4. Rastogi P, et al. J Clin Oncol. 2024 Mar 20;42(9):987-993

關於香港乳癌基金會

香港乳癌基金會於 2005 年 3 月 8 日成立,是本港首間專注乳健教育、患者支援、研究及倡議的非牟利慈善組織,致力減低乳癌在本地的威脅。其使命是提高公眾對乳癌的認識及推廣乳房健康的重要性、支援乳癌患者踏上康復之路及倡議改善本港乳防控和醫護方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乳癌基金會】第12屆周年乳癌科學會議2025 「乳癌年度新發展 –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借鏡其他亞洲地區 推動全民乳癌篩查
【香港,2025 年 11 月 9 日】乳癌自1994年起成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每日平均有約15人確診乳癌。 […]
【跨境醫療】保誠與IHH醫療集團(北亞洲)深化合作 進一步拓展香港及中國內地醫療費用直付服務網絡
(香港,2025年11月10日)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保誠」)今日宣佈,繼早前與 IHH醫療集團 (北亞洲)旗 […]
【HKNOS2025】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非常榮幸出席HKNOS2025 年度科學會議,與各地專家交流分享 ,探討復發性腦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這為我們 […]
【精準治療】PTCOG-AO2025 圓滿舉行 專業人士齊聚一堂,積極交流最新粒子及質子治療技術。
亞洲-大洋洲粒子治療合作組第五屆年會(PTCOG-AO2025)於2025年11月7至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 […]
港大醫學院率先引入自體脂肪移植技術配合乳房保留手術 幫助乳癌患者回復體態重拾自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研究團隊於香港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率先採用「自體脂肪乳房重 […]
養和醫療集團與西門子醫療簽署合作備忘錄 亞洲首部光子計數電腦掃描模擬定位系統 推進精準質子治療新里程
(2025 年 10 月 30 日-香港)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於 2025 年 8 月啟用全亞洲首部光 […]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組具成本效益
ASPIRE 亞太區肺癌聯盟:政府主導肺癌篩查應擴大目標 中大研究指九成受訪者支持肺癌篩查 納入高風險非吸煙群 […]
港大醫學院發現特定膳食油酸可增強抗癌免疫細胞功能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定膳食脂肪酸能顯著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抗擊癌症的能力。研究 […]
【港大醫學院】揭示降膽固醇藥抗肝癌機制 「老藥新用」潛力巨大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研究團隊取得重大突破,發現被廣泛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物「阿托伐他汀」(a […]
中大與內地學者領導全球首個由中國學者主理的《刺針》癌症委員會報告 預計2050年肝癌患者翻倍 六成肝癌病例可預防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超 […]
科大研發新型AI醫學影像技術 大幅降低99%輻射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技術,只需利用極少量X光影像,即可 […]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