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個「肝立方」獲日內瓦發明展金獎 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個「肝立方」獲日內瓦發明展金獎 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12-06-2024
港大醫學院發明全球首個「肝立方」,有助快速評估各種藥物和療法的功效和副作用,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圖左起)楊偉豪博士、萬鈞教授及劉江博士。
港大醫學院發明全球首個「肝立方」,有助快速評估各種藥物和療法的功效和副作用,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圖左起)楊偉豪博士、萬鈞教授及劉江博士。
港大醫學院發明全球首個「肝立方」,有助快速評估各種藥物和療法的功效和副作用,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圖左起)楊偉豪博士、萬鈞教授及劉江博士。
港大醫學院發明全球首個「肝立方」,有助快速評估各種藥物和療法的功效和副作用,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圖左起)楊偉豪博士、萬鈞教授及劉江博士。
新型藥物篩選平台「肝立方」以肝癌患者的組織細胞造成,能夠精確模擬每個患者的腫瘤特徵,從而進行藥物測試及評估各項療法對患者腫瘤的治療效果。
新型藥物篩選平台「肝立方」以肝癌患者的組織細胞造成,能夠精確模擬每個患者的腫瘤特徵,從而進行藥物測試及評估各項療法對患者腫瘤的治療效果。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仿生肝立方:肝癌和肝病的全面精準診療平台」(簡稱「肝立方」),透過三維生物打印仿製病患肝臟,能助快速評估各種傳統藥物和新興療法的功效和副作用,幫助醫生作出精準診療決策。該創新技術早前參展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並勇奪「發明金獎」及「中國發明協會」特別大獎。

背景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見癌症以及第三大癌症死因。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每年肝癌新症數目約有1,800宗,死亡人數約1,500多人,其中逾八成確診時為晚期病例。而晚期未能以手術治療的病人,則因化療藥物、靶向藥物及免疫藥物的低應答率、毒副作用等,對於治療肝癌效果有限,且生存質量較低。

不同的患者因腫瘤與免疫微環境的異質性對藥效、副作用及耐藥性產生不同的影響,以致同一種藥物在不同患者上的臨床療效各異。肝癌病人由於缺少精準的藥物篩選方法,往往經歷多線治療失敗後,仍難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藥物方案,這不僅為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亦因此錯過最有效殺死腫瘤細胞的黃金時機,無法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質量。

研究結果及意義
為了更快更準確篩選最佳治療方案、推動肝癌精準診療,研究團隊首創三個核心技術:第一,細胞、基質蛋白分離技術,從肝癌患者的組織中提取肝細胞、腫瘤細胞、免疫細胞及基質蛋白,為每位病人度身訂製高度仿生化的體外肝癌模型「肝立方」,能夠精確模擬每個患者的腫瘤特徵,如各類細胞的數目、組織硬度、免疫微環境等,成為個人化高標準的藥物篩選平台;第二,運用先進的三維生物打印技術,製成同時具有正常組織、腫瘤組織、血管結構的體外模型,比傳統三維細胞培養和類器官等模型更仿生化、更能於體外還原病人腫瘤內的實際情況;第三,這個獨創的高度仿生腫瘤微環境體外模型內置創新的微血管系統,令其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中持續進行藥物測試及評估各項療法對患者腫瘤的治療效果。

領導這個研究項目的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講座教授萬鈞教授指出,現時社會缺乏肝癌及其他癌症相關的個人化藥物篩選平台及服務,新型藥物篩選平台「肝立方」有助加快和評估各種藥物對病人的反應及副作用,為病人提供獨特而精準的治療方案,病人一方面可迅速用到對自己最有效的藥物,爭取寶貴的治療時機,減少癌病復發及延長生存期,另一方面可大幅減少藥物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

萬鈞教授期望相關發明技術可拓展至其他肝病及癌症,她表示:「『肝立方』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臨床應用於個人化藥物篩選,可為肝癌和肝病病人提供快速、精準的最佳治療方案,極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質量,推動肝癌和肝病的早診早治,加速精準醫療在各種疾病中的推廣應用。」

「肝立方」精準模擬病人真實疾病,可替代動物模型而廣泛應用於新藥研發,提供新藥臨床前有效性與安全性測試,為開展臨床試驗提供更真實準確的數據,提高臨床試驗的成功率,並可縮短研發周期、降低成本,大大提升新藥的成功率。在基礎研究方面,這項發明因可多維度、立體化模擬肝癌與肝病微環境,可推動科研人員深入發掘疾病免疫微環境的調控機制,有助於加速發現新的免疫治療靶點和開發新的治療手段。

現時,「肝立方」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臨床效能研究及安全性評估,團隊冀通過科學數據支持,加快推出產品至本港及海外市場,惠及廣大病患,並推動醫療健康、生物製藥和基礎研究領域的產業升級,加速香港成為生命健康國際創科中心。

研究團隊
此獲獎研究由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講座教授萬鈞教授與香港城市大學呂堅教授共同領導。團隊主要成員包括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床教授陳智仁教授、助理教授(研究)劉江博士,及博士後研究員楊偉豪博士等。

文章來源:https://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c_27423.html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大學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發mRNA藥物治療鼻咽癌
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以EB病毒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更多治療選擇 新一代標靶藥控病效果更進步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是本港一種常見的白血病,縱使為血癌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個「肝立方」獲日內瓦發明展金獎 為肝癌病人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仿生肝立方:肝癌和肝病的全面精準診療平台」(簡稱「肝立方」 […]
【醫療新知】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科技園創科社群逾30創新醫療方案  亮相醫療健康周吸引投資者目光 公開亮相包括癌症測試及心血管疾 […]
「1+」新機制 兩治癌新藥准在港註冊
特區政府推出「1+」新藥審批機制實施後,已有兩款癌症新藥獲批准在香港註冊,讓更多本地病人受惠。醫院管理局表示, […]
【北上求診】政府延續「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至明年三月底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三月七日)公布,「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先導計劃)會延續至明年三 […]
【醫學研究】港大醫學院研究顯示太極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質素
晚期肺癌患者睡眠障礙及心理症狀 影響整體存活率 肺癌一直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亦是主要的癌症死因。晚期肺癌患者長 […]
FDA批准首個靶向HER2陽性跨癌種治療藥Enhertu
近日,美國FDA批准了一款針對轉移性HER2陽性實體瘤的靶向藥物,這意味著該類患者無論是哪種癌症類型以及癌細胞 […]
【中西醫協作】醫務衞生局委任中醫藥發展專員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今日(四月十日)宣布,經公開招聘後,委任鍾志豪博士為中醫藥發展專員。任期由二○二四年五月二 […]
【癌症研究】中大醫學院研究應對肝癌免疫治療的抗藥性
原發性肝癌是全球第四大及香港第三大致命癌症。2021年,本港有超過1,400人死於肝癌。對於無法進行切除腫瘤手 […]
【癌症治療】綠葉製藥創新葯在港澳門上市 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迎來新突破
2024年3月7日,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由香港腫瘤治療學會主辦、綠葉製藥集團支持的“小細胞肺癌(SC […]
【醫學研究】中大研究發現咽峽炎鏈球菌可引致胃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名為「咽峽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