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臨床腫瘤專科 > 黃麗珊醫生 > 乳癌瑣碎事(9):淋巴水腫 2—如何預防淋巴水腫

乳癌瑣碎事(9):淋巴水腫 2—如何預防淋巴水腫

16-08-2021

乳癌瑣碎事(9):淋巴水腫 2—如何預防淋巴水腫

早前提到,乳癌病人手術後出現淋巴水腫屬十分普遍的情況,令不少病人感到非常困擾。因此,病人先要了解什麼是淋巴水腫,有助及早預防。

在2020年美國物理治療師協會 (腫瘤物理治療學會)訂立了一份臨床指引,當中提出乳癌手術後的正確護理方法及建議,包括定時量度淋巴水腫、適當的運動指引、腹式呼吸、為高危人士配備壓力手襪等,都能幫助病人減低惡化成中期或後期淋巴水腫的情況,本文會詳細和大家討論這些建議。

除了定時量度淋巴水腫指數 (L-Dex score),手術後4至6星期起,如果傷口康復情況理想,就可以循序漸進地按病人的康復進度加入適量運動。最理想的情況是由物理治療師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而建議不同類型的運動,包括帶氧運動、負重運動以及不同類型的拉筋運動。

不難發現許多乳癌病人都存在一個謬誤和迷思,以為手術後不能做肩膊運動,會導致上手臂肩膊的活動能力大幅下降,所以有不少患者肩膊活動範圍大幅下降至少於90度(即連手臂也未能提高)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如梳頭髮、洗頭,甚至配戴胸圍時都有困難。如果不正視這個問題,除了有機會令淋巴水腫惡化,亦會引起淋巴水腫以外的問題,例如五十肩(慢性沾黏性關節囊炎)的困擾,導致肩膊活動範圍大幅受到影響,甚至有機會引起蜂窩組織炎等其他併發症。

此外,很多乳癌病人亦未有正視術後運動的重要性,因而沒有運動習慣。加上即使病人希望進行適量運動,也不是每位病人都能享用物理治療師的服務,先了解個人的身體狀況。不過,其實公立醫院以及很多非牟利病人組織都有提供很多不同的資訊,及教育乳癌康復病人做不同的運動伸展,例如:預防淋巴水腫舞蹈、自我按摩手法及其他適合乳癌患者的術後運動等。

要緊記遵從最大原則「Start Slow Progress Slow」,切記要按照自己的情況慢慢開始,漸進加強,以免受傷。

以下連結有助大家獲得更多實用資訊:

參考資料:

https://academic.oup.com/ptj/article/100/7/1163/5862539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顧問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黄麗珊醫生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02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Christine Fok
Christine 發現患有四期胰臟癌時,未有即時向相依為命的爸爸道明一切。爸爸看見她日漸消瘦,她也辯稱自己減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
【justwannasay】獻給所有受癌症影響的每一位
  這是屬於我們的旅程 不知不覺中,突然就開展了與癌症共舞的訓練人生。 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天賦之一就是 […]
戰勝食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1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容許犯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多謝@drip_music_records 的邀請、有機會和幾位音樂達人分享我對藝術治療的一些看法,相信再多的 […]
基因檢測好有用 幫你對症下藥治療轉移性大腸癌
隨著醫學不斷發展,近年有愈來愈多新藥面世,晚期的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亦出現很大的改變,特別對腫瘤細胞進行基因檢測 […]
【腦腫瘤關注月】甚麼是腦膜瘤?|鄒淑韻醫生
甚麼是腦腫瘤? 腦部大約可分為大腦、小腦、腦幹。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左右兩邊各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額葉、頂 […]
痱滋與舌癌 | 黎逸玲醫生
舌癌的可怕之處,在於舌頭是維持生活品質其中一個重要的器官。舌頭幫助我們說話構音、咀嚼、吞嚥和感受味覺。不少病人 […]
提供另類療法是無牌行醫嗎? | 黎逸玲醫生
有美容中心負責人涉嫌勸喻三位癌症病人不要向私人醫生求診和服用化療藥,又替他們進行心靈治療、磁療法和回春療法,收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黃韻婷博士
🏃🏻個人簡介 Dr Wendy 黃韻婷博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活動期望 / 心聲 忙到裙拉褲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