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蘋果基金】維修工患漸凍人症 求新輪椅重建自尊

【蘋果基金】維修工患漸凍人症 求新輪椅重建自尊

08-12-2019

【蘋果基金】維修工患漸凍人症
求新輪椅重建自尊

65歲德伯曾任職港鐵維修員,身體一向硬朗;他深知欲要身體好,運動不可少的道理,平時除了跑步、打籃球外,還約街坊同事行山。「有日行行下,右腳膝頭突然無力,以為同工作姿勢有關。」可是其後確診神經元疾病,即俗稱的漸凍人症。他感謝太太一直以來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因雙手功能退化至不能操控電動輪椅,希望購買一部價值14萬元可以用下巴操控的電動輪椅,方便外出覆診。

記者:林熊 攝影:麥超億

2015年8月中,德伯發現右腳無力,看跌打塗藥酒一個月無改善;轉看專科骨科,醫生指是骨頭退化,開藥並囑咐少點行路,其間還接受物理治療;五個月後,雙腳機能退化更見嚴重,已不能走路,「去浸會醫院做詳細檢查,先確診係漸凍人症」。

確診漸凍人症後,他一方面接受針灸治療,另一方面扶着枴杖繼續工作。翌年10月,雙腳退化至不能站立被迫提前退休。「我喺10月中離職,疊埋心水養病。後來諗住多啲運動,日日走去北區運動場拉筋、行石春路。」德伯深信只要堅持鍛煉,奇蹟會出現。

可是前年3月起,半年內他三度跌倒,顯示病情急速惡化。他憶述首次跌倒是在家中,事後一雙手無力,另一隻腳也開始無力,6月時再跌倒致撞傷後腦送院縫了5針。由於手腳嚴重乏力,德伯從此不能再站起身。

同年9月,當時靠助行架只能在家中緩慢行幾步的德伯,再在家中跌倒,導致前額受傷縫5針,意外後他的手腳已完全乏力不能站立,雙腳腳趾向內屈曲,雙手亦發軟垂下,連說話能力亦急速退化,加上神經性疼痛,令他飽受煎熬。

當時他向一個慈善團體申請電動輪椅,自此外出覆診都靠電動輪椅,日常生活全賴曾患乳癌的妻子照料。「太太都體弱多病,佢一個人扶唔起我。」為照顧他,太太接受物理治療師訓練,學習操控吊機將德伯吊下床,讓他坐上輪椅可以去洗澡或進食。

德伯望着身軀弱小的太太說:「自從我有咗呢個病,由初初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到而家已經完全冇能力照顧自己。太太無微不至咁照顧我,我好感激太太,希望佢幸福。」

去年中德伯身體機能進一步退化,雙手已無力控制電動輪椅,頸部也乏力支撐不到頭部,每隔幾分鐘頭便垂下,身旁的太太怕會傷及頸骨,立刻助他扶正頸部。「物理治療師認為我需要一部有頭枕、可以調教座位角度,以及腳部可以自動調較高低,最重要是可以用下顎控制嘅輪椅。」

對這部新輪椅,德伯充滿期待,吃力地一字一字說出心中盼望:「我可以獨立操控不需要別人幫忙,我好需要呢部輪椅,因為現在我出入都靠太太幫我操控輪椅。」他說,這部可用下顎操控的電動輪椅售價14萬元。現時靠傷殘津貼過活的他,坦言無力購買,盼獲援助。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了解「德伯」的情況後,得悉他需要電動輪椅但無力購買,關顧主任正協助他籌措。

「德伯」暖流之友編號:C4522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想知最新好人好事?即like蘋果基金fb: http://www.fb.com/adfundhk

———————————————————————————————————————————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基金由1995年開始,24年來一直協助社會上有不同需要的人士,為稅務局認可慈善機構。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慈善用途,不會收取行政費。

基金董事會由跨專業人士組成,包括資深社工、資深傳媒工作者、大學教授、退休副校長、律師及會計師,集思廣益地監管基金的服務運作及撥款,以確保基金服務運作暢順及撥款用得其所。基金董事會按功能分為兩個委員會,包括愛心基金委員會及教育基金委員會。

基金現有七位幹事職員,其中三位為註冊社工。職員皆統稱關顧主任。

【日常服務】(D-ABC-V)
– 以不同途徑接收捐款及發出免稅捐款收據 (Donation)
– 以不同的撥款專戶資助社福機構 (Accounts)
– 每年透過蘋果助學金資助本港小學、中學及大學學士生 (Bursaries)
– 長期接收及支援緊急及非緊急受惠個案/服務使用者(暖流之友) (Cases)
– 與外間機構/企業合作,舉辦壹義工隊、小粉絲(小義工)、癌症同路人小組及籌款活動,供受惠個案及社會大眾參與,使由受助轉為助人,彼此間互相支持,回饋社會 (Volunteers)

【聯絡方法】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https://hk-charity.nextmedia.com/
免費專區網址:https://hk.appledaily.com/free/adfundhk
Facebook專頁:http://www.fb.com/adfundhk
Youtube頻道:http://www.youtube.com/adfundhk

【捐款方法】
– 以PPS或信用卡作網上捐款: https://bit.ly/applecharity

– 銀行存款: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 現金捐款(OK便利店)
– 填妥捐款表格透過VISA、MasterCard或AE信用卡捐款
– 港九新界7間華星冰室分店之捐款箱

如讀者市民捐款至醫療專戶,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S0003專戶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如捐款至指定暖流之友(受惠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暖流之友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亦接收《蘋果日報》捐出的1%盈利作為善款,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均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暖流之友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善長意願,把善款轉交指定暖流之友。然而個別暖流之友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絡,甚或暖流之友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Medicolover 「聊 · 癒」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世上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世上。」 至少這一趟,我們走得很快樂。 有時候,生命是脆弱的。宛如蠟燭一樣,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