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能否為癌症治療開展新一頁﹖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能否為癌症治療開展新一頁﹖

04-12-2019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能否為癌症治療開展新一頁﹖

 

 

癌症並非是絕症,現今已被視作長期病,所以當醫療科技愈來愈先進,是否代表著癌症病人的存活率亦愈來愈有保障﹖最近,有醫生嘗試為3名癌症病人使用CRISPR作基因治療工具,即是把免疫細胞基因編輯和微調,有望對抗癌症,並已作了第一期臨床實驗。此創新臨床測試所得的初步資料結果表示,癌症病人接受CRISPR治療癌症是正面、可以和安全。

賓夕法尼亞大學腫瘤學家Edward Stadtmauer在《Associated Press, AP》說︰「我們有證據證明把細胞進行基因編輯是安全的。」他於NPR的訪問續說︰「儘管看好它的前景,假若應用於治療的黃金時段,尚嫌不足。」

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聲明,到目前為止,只得3位病人接受這前衛治療 — 2位是多發性骨髓瘤的血癌病人和1位屬結締組織的肉瘤癌症病人。研究團隊表示他們能夠把細胞基因安全地移除、編輯和回放細胞於病人身體,對於技術安全量度就以副作用作依歸,直至現今作者未發現有嚴重治療副作用。

依照美國癌症社團表示,如這般的第一期臨床測試,參予病人只是一小撮,利用小型測試以確定新藥物對病人身體反應和該反應是否屬不利﹖第一期臨床測試不是宣稱藥物治理狀況或是否真正有效 — 重要的是點出在後期測試會發生的問題。這CRISPR研究建議作新癌症治療,最少就現時狀況對這3位病人仍屬安全,未來仍需更多數據支持。

首先發現基因編輯和發展CRISPR技術並告訴NPR、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生化系的Jennifer Doudna說︰「我覺得興奮。」

科學家使用CRISPR技術剪掉細胞基因密碼內的特別基因,然後貼在新位置。癌細胞會使用一些古惑招數以逃避T細胞的雷達檢測,故此Stadtmauer和他的研究團隊在攻擊癌症和人體的癌細胞、一種白血細胞內的T細胞應用CRISPR技術,以幫助免疫細胞指認古惑腫瘤和減低其數目。

根據國際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顯示,其他癌症治療類似CRISPR技術,稱作「CART」— 利用免疫細胞的開關以控制腫瘤,卻沒有應用CRISPR技術。

按照賓夕法尼亞大學說明在新的研究中指示,科學家首先採用CRISPR技術從免疫細胞剪輯3項基因,兩項基因包含細胞表面建設架構的指令,以阻止有約速力的一般腫瘤的T細胞;第三項基因提供給一種稱作PD-1的蛋白的「細胞開關制」,可令到癌細胞按動而停止免疫細胞攻擊的指引。

「我們採用CRISPR技術進行編輯工作,為了向前改善基因治療效果的裝備,卻不是編輯病人的基因。」賓夕法尼亞大學免疫治療Carl June 教授在聲明申報。

Stadtmauer在AP中表示,按做了調整後,研究人員把細胞基因在注射回病人身上前,先利用修改了的病毒後放置在T細胞的新接受器上,它應該幫助細胞們設置和更有效襲擊腫瘤。直至目前為止,經編輯的細胞已經存活在病人體內,估計數以萬計地增長。不過,就病人體內癌症何時會受到致命攻擊,不得而知了。

此外,依照該大學在AP聲明,治療後2-3個月,一位病人在治療前的情況已轉差,經治療後其癌症繼續變差;第二位病人的病情仍然穩定;第三位接受治療仍屬短期,所以需時觀察反應才能作出評估。此際,研究人員正招募多15位病人作測試以評估技術安全和其對降低癌症的成效。這安全測試結果會在下月佛羅里達州奧蘭度美國血液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in Orlando)發佈。

紐約紀念斯隆 — 凱特琳癌症中心(the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免疫學家Michel Sadelain博士在NPR說︰「我們想多些病人參予和需要一段較長時間跟進,以證明使用CRISPR技術是安全,但是那些資料仍需要支持。」他續說︰「直至現在,試驗是樂觀,不過對於結果仍屬言之過早。」

 

文: 癌症資訊網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港大化學生物學家拆解一類「組蛋白修飾」 為開發相關抗癌新藥帶來曙光
由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系李祥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與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及港大生物醫學學院黃永瀚博士和鮑秀 […]
HR+/HER2- 型 晚期乳癌治療新喜訊!
CDK4/6抑製劑的出現改變了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陰性(HR+/HER2-)晚期乳癌治療 […]
港大醫學院發現抑癌基因缺失令乳癌治療失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腫瘤抑制基因 AKTIP缺失後會促進管腔型乳癌的生長,並增加 […]
港大生物學家及合作夥伴揭示DNA解旋機制 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曙光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和法國居禮研究所的研究員共同發現了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創嶄新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臨床腫瘤學系團隊發表嶄新的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 […]
「國藥」本地註冊難 病人有藥無得用 工聯會促進一步檢視藥物註冊制度
雖然去年 11 月 1 日起,中國獲納入本港新藥註冊的指明參考國家名單,但持有中國當局發出之註冊證明,仍必須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