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博客 > 林慶順教授 > 紅蚯蚓酵素,口服療效?

紅蚯蚓酵素,口服療效?

13-07-2019

紅蚯蚓酵素,口服療效?

 

非常感謝林教授一直幫大家解惑,已讀過您「胜肽,蛋白質,怎麼吸收」這篇文章,但這裡http://b303094004.pixnet.net/blog/post/330034293-%E7%B4%85%E8%9A%AF%E8%9A%93%E9%85%B5%E7%B4%A0提到「紅蚯蚓酵素的口服吸收率約10%」,請問酵素在消化道是否有其他途徑(例如細胞吞噬或著細胞旁路途徑)進入人體血液中呢?如果沒有,口服紅蚯蚓酵素是如何產生臨床療效的呢? 謝謝林教授指點迷津。

這位讀者Eric對於保健品行業所聲稱的「口服蛋白質和肽的療效」特別感興趣。尤其是這類物質是如何能被腸道吸收,從而進入血液循環,是他最想知道的。他之前就已經問過我兩個這類問題,而我也已經給他答覆,請看小肽直接進入循環,合成蛋白?最有效的膠原蛋白?

Eric這次提供的那個網路連結,打開的是一篇一位藥師所發表的文章,它的標題就是「紅蚯蚓酵素」,而它的確有說「紅蚯蚓酵素的口服吸收率約10%」。這篇文章共提供了5篇參考資料,其中三篇是發表在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國內期刊,而另外兩篇也是發表在我以前從未聽過的期刊。

有關「紅蚯蚓酵素的口服吸收率約10%」的參考資料是一篇2001年發表的研究論文,標題是Some features of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intact fibrinolytic enzyme III-1 from Lumbricus rubellus。這項研究是用兩種實驗方法來測試所謂的「腸道吸收」。第一種方法是將紅蚯蚓酵素加入培養的腸道細胞裡,第二種方法則是將紅蚯蚓酵素注射到老鼠的腹腔裡(腸道外,相當於人的靜脈注射)。也就是說,這項研究完全沒有測試口服吸收率。

紅蚯蚓酵素的英文是Lumbrokinase。Lumbro是源自紅蚯蚓的學名Lumbricus rubellus,而kinase則是一類具有激活功能的酵素(翻譯成「激酶」)。所以,紅蚯蚓酵素也叫做「蚯激酶」或「蚓激酶」。

我想,很多讀者聽過,甚至吃過「納豆激酶」(Nattokinase)。有關這個名稱,我曾這樣批評(請看納豆防心臟病/中風?):

很不幸的是,研究人員把這個酶誤稱為「納豆激酶」(Nattokinase)。因為「激酶」(kinase)在生化學的定義是,會將蛋白質「磷酸化」(phosphorylation)的酶(通常是一種激活作用,所以才會叫做“激酶”)。可是,納豆裡的酶並不具有激活的作用。事實上,該研究報告很清楚地說,納豆裡的酶是蛋白溶解酶。所以,它的正確稱呼應該是「納豆酶」,而其英文名稱應該是Nattoin,就如同木瓜的papain一樣 (都是具有“分解”的作用)。

上面這段有關Nattokinase的批評,完全適用於Lumbrokinase,因為Lumbrokinase也是一種水解酶,而非激酶。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牛頭不對馬嘴的命名呢?啊!原來Nattokinase和Lumbrokinase都是日本人命名的。所以,也許他們覺得,要有個「激」才會比較刺激吧。還有,Nattokinase聽起來也的確是比Nattoin來得更有分量。(附註:有關kinase的定義,請看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網頁

不管如何,用Lumbrokinase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共搜出71篇論文,而其中5篇是屬於臨床試驗。這5篇裡的最新一篇是在2017年發表在中國的《中南大學學報》,所以我就不做評論。再來的一篇是在2016年發表,但它只是在測試安全性(而不是有效性),所以我也不做評論。其餘三篇,請看下面的評論:

2013年:Oral fibrinogen-depleting agent lumbrokinase for secondary ischemic stroke prevention: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arallel-group a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這一篇是發表在中國的《中華醫學雜誌》,而其結果是,服用Lumbrokinase一年後,血管疾病事故減少百分之4點7。

2009年:Improv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n stable angina pectoris by oral lumbrokinase: a pilot study

這一篇是發表在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一份影響因子只有1.5的期刊。不管如何,這項研究是在印尼大學進行,而研究對象就只有10位病患,所以它的可信度極低。

2000年:Changes in coagulation and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fte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lumbrokinase

這一篇是發表在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一份影響因子只有1.9的期刊。儘管它的結論是說Lumbrokinase對於腦梗塞的治療有好處,但是實際上,治療組的中風指數是從19降到11,而對照組的中風指數則是從18降到12。

從上面這三篇論文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所謂的臨床療效是非常有限,甚至於可以說是在誤差範圍以內。更重要的是,它們完全沒有說明,口服的酵素是如何能避開被消化分解的命運,又如何能穿過腸壁,而後進入血液循環系統(請看鳳梨酵素,吹捧與現實)。

請注意,有關Lumbrokinase作用機制的研究都是用注射的方式將Lumbrokinase打進動物體內。例如一項由台灣的中山醫學大學研究團隊所主導的研究,就是將Lumbrokinase注射進入老鼠的腹腔(腸道外,相當於人的靜脈注射)。

所以,讀者Eric所問的「口服紅蚯蚓酵素是如何產生臨床療效的呢」,答案是(1)口服紅蚯蚓酵素的臨床療效,證據非常薄弱,(2)沒有人知道口服紅蚯蚓酵素是如何產生臨床療效,(3)口服紅蚯蚓酵素也許根本就沒有臨床療效。

可以百分之百確定的是,紅蚯蚓酵素頂多也就只是一種「保健品」,而法律是不允許保健品聲稱有療效的。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甲狀腺有癌指數嗎?》
如何測出甲狀腺癌 時常有病人問我:有沒有癌指數可以測出甲狀腺癌? 我的回答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先說簡 […]
無用|黃曉恩醫生
向患上癌症的病友和家人解釋過治療方案後,很多都會問道:「醫生,這個治療會不會『無用』呢?」將心比己,這實在是一 […]
當下的妙|黃曉恩醫生
有說:「當對音樂的熱愛到達一個程度,就不會甘於只做聽眾,卻渴望上台演出。」這實在是作為業餘音樂愛好者如我的寫照 […]
蝴蝶|黃曉恩醫生
我是腫瘤科醫生,她是乳癌病人。我卻不是她的醫生:我們兩年前在「恩典同行小組」──瑪麗醫院癌症病友關懷小組裡遇上 […]
港九新界一日遊|黃曉恩醫生
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的臨床醫生大多都是駐診於一間醫院:主要的工作都在這裡進行,只是間中需要到其他醫院看診或開會。 […]
輕輕的她走了|黃曉恩醫生
「唉!我快要死了!」她嬌嗔道。 四十出頭的她是我的新病人。一年多前她確診第四期乳癌,轉移到肝臟和骨骼,在公立醫 […]
腦中的練習|黃曉恩醫生
小時候,敬愛的鋼琴老師大概不忍我因為資質平庸而灰心,對我不厭其煩地循循善誘:令鋼琴技術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練 […]
醫生掉眼淚|黃曉恩醫生
你別管我骨子裡是樂觀還是悲觀(或許我自己都說不清),反正我喜歡逗人樂,面對我的腫瘤科病人亦然。我明白罹癌絕對不 […]
這麼近,那麼遠|黃曉恩醫生
她都累得不想動了。 她是遺傳基因BRCA1的攜帶者:這基因在她家族裏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帶有的女仕一生中達八成多 […]
寫作的二月|黃曉恩醫生
二月,我的寫作季節。 兩年前的二月,我首先成為了「博客」,正式踏上寫作路!那陣子我遇上數位「知識型」的癌友和家 […]
隔空|黃曉恩醫生
疫情期間,許多平常覺得理所當然的群聚活動都需要改成線上進行,有人歡喜有人愁。 使用各種軟件,就可以方便地上課和 […]
認識你|黃曉恩醫生
認識你,最初是工作上的一個機會。在那次訪談中,你的專業與我的醫學共舞。我納悶:何以對答中的你對各種深奧複雜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