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博客 > 林慶順教授 > 氫水,真真假假

氫水,真真假假

04-03-2019

氫水,真真假假

一位馬偕醫院腎臟專科醫師在前天(2019-2-27)用臉書問我是否有關於氫水的意見。我回問他,是哪方面的意見。他說,有廠商、醫師、貼文,宣稱療效,但是他沒有看到FDA核准。

昨天,我的一位長期讀者Andy也用臉書寄來一個關於氫水的網路連結,所以我就順水推舟將這個網路連結傳給蔡醫師。

我之所以會說“順水推舟”,是因為我已經發表過十幾篇駁斥水的謠言的文章(例如喝水學問怎麼大以及又一個治癌胡扯),所以覺得沒有必要再繞著這個無聊的「水」打轉。可是,蔡醫師的回覆卻又說:「林敎授可否以實証醫學方面、寫一篇來正視聽!」

哦,「實証醫學」、「來正視聽」,看來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所以,我就仔細看了Andy寄來的那篇文章。那是當天(2019-2-28)蘋果日報的報導,標題是標榜花1.2萬可喝真氫水挨批騙民眾 「太和工房」發聲明將提告。我也上網搜尋相關資料,赫然發現,原來台灣正掉入一缸子氫水裡。

到了晚上,我又收到一位署名「宜蘭簡先生」的讀者的電郵。他說:「最近台灣出現氫水的新聞,稍微搜尋一下,還真的有不少的產品,我看了一些業者的說法,對方引用了一大堆的論文來回復其他人的問題。…稍微看一下好像真有其事,希望教授能幫忙解惑一下。」

請注意「對方引用了一大堆的論文」這句話。因為,「一大堆的論文」是真的,只不過,這「一大堆的論文」是否就能證明氫水具有治百病的神效,就完全是兩碼子事了。

1ab409bb-fcd9-4536-acb3-99c64dc8fbc9

圖片來源

 

這「一大堆的論文」的鼻祖是一篇2007年的論文,標題是Hydrogen acts as a therapeutic antioxidant by selectively reducing cytotoxic oxygen radicals(氫通過選擇性地減少細胞毒性氧自由基而充當治療性抗氧化劑)。

這項研究是用兩個實驗模型來表達氫可能具有療效。第一個模型是用添加了氫氣的培養液來培養細胞。第二個模型是讓老鼠經由呼吸道吸入氫氣。

也就是說,這項研究根本就沒有用到「喝進肚子的氫水」。也就是說,廠商或什麼自然療師引用這篇論文來證明喝氫水有益健康(或具有療效),根本就是偽科學。(附註:「氫水」就只不過是添加了氫氣的水,而不是什麼去掉O的H2O,更不是什麼電解產生的水。還有,添加進去的氫氣最終是會完全自動消失)

這項研究是由太田成男教授主導的,而這位教授也一直在各大媒體大肆吹噓氫氣或氫水的療效或保健功效。

有鑑於此,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理事長,東京大學榮譽教授唐木英明在2016-5-24發表了一篇日本醫科大學的太田成男教授的主張有明顯錯誤。(請看翻譯“氫水”唐木英明教授反駁太田成男博士

 

唐木英明教授提出下列的質疑以及意見:

  1. 喝進肚子裡的氫水,其中的氫氣是如何進入人體血液? 又如何達到目標細胞?
  2. 「氫水」做為「健康成人的健康食品」並標榜療效,但請問是否有進行「健康成人的臨床試驗」?
  3. 有部分對氫不瞭解的外行人(氫水廠商),販賣並推廣氫水,宣稱喝了「氫水」會有療效的錯誤觀念。這種違法的商業行為,可能導致病患錯失接受正確治療的機會。這是危險行為。
  4. 期望太田先生將心力投注於剷除這種無效有害的「氫水」產業。

 

同年的12月19日,大紀元也發表了一篇「水素水」只是普通水?日本調查引關注。它說, ⽇本國⺠⽣活中⼼在12月5日對10家氫水廠商及9家氫水⽣成器廠商實施問卷調查,結果⼤部分廠商只承認氫水的功效是「補充⽔分」。它也說,法政大學教授左卷健男就批判:「跟氫水比起來,放屁放出的氫氣倒是更多些。人體本身就能生成大量氫氣,根本用不著特地喝氫水來補充,且僅含微量氫元素的氫水,能被人體吸收多少,也同樣成疑。」(附註:屁的化學成分

總之,有關氫水之應用於醫療或保健,目前的科學研究還只是在地上爬,但是,不肖廠商的行銷手法卻已經是登陸月球了。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