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博客 > 林慶順教授 > 焦黑吐司致癌?

焦黑吐司致癌?

28-01-2019

讀者許先生在2018-12-7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寄來電郵如下:

“某些澱粉類食物在高溫烹煮時,會形成致癌物丙烯酰胺”
敝人喜歡吃焦黑的吐司邊(原本出爐就已焦黑的,不是再用烤吐司機烤焦的) 請問是不是應該改掉這個習慣,選購外皮偏白的吐司?是不是像少吃油炸食物一樣,也應該少吃烘焙糕點?謝謝!

1542086608-2383435466_n

 

許先生所說的”某些澱粉類食物在高溫烹煮時,會形成致癌物丙烯酰胺”,應該是出自我2017-6-16發表的炸洋芋→早死?或2018-2-2發表的咖啡致癌,金耶?

在這兩篇文章裡我有說,高溫(攝氏120度以上)烹煮會導致澱粉類食物中的醣分子和天冬酰胺(asparagine)發生化學反應,而形成丙烯酰胺(acrylamide)。

我也有說,用老鼠做的實驗是有看到丙烯酰胺會致癌。但是,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人會因攝食丙烯酰胺而得癌。

我更進一步說,事實上,隨便炒個菜或烤個麵包都會有丙烯酰胺的形成。所以,我們實際上是天天都在吃丙烯酰胺。只不過,在通常情況下,我們所攝食的量,還不足以說是會致癌。

我也在2018-6-16發表的咖啡致癌?加州逆轉引用加州政府的一份聲明: 「儘管在烘焙和釀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物質(丙烯酰胺)是列為第65號提案的已知致癌物,但擬議的法規將規定,飲用咖啡並不會造成嚴重的癌症風險。」

更重要的是,有好幾個臨床研究都沒有看到丙烯酰胺對人有致癌性

但是,儘管如此,我卻覺得有必要勸勸這位讀者。

在上面那三篇文章裡,我所提到到的炸洋芋,炒菜,烤麵包,和咖啡,都是非常普遍的食物或飲料。但是,焦黑的吐司邊,應該不能算是普遍的食物吧。

也就是說,這只是一個癖,或偏好。那,如果能拋棄這個偏好,不就完全不用擔心丙烯酰胺是否會致癌了嗎?

關鍵是在於,這個偏好對許先生有多重要。

想想看,煙和酒都是確認的致癌物。但是,數以萬計,甚至億計的人,畢竟還是樂此不疲。

那,許先生有必要為一個尚不確定的致癌物,來放棄嗜好嗎?

這就請許先生自己判斷了。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