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診斷顯影CT,MRI,PET

診斷顯影CT,MRI,PET

15-08-2018

診斷顯影CT,MRI,PET
星期五 , 四月 2017

 

與朋友聊天時偶爾會聽到某某人做過幾十切,幾百切,或是什麼共振,什麼正電子,等等。

越聽,就越有急迫感。

急迫,是因為朋友們對各種診斷顯影技術,不是一知半解,就是張冠李戴。

可是,偏偏在這種聚會聊天的場合,又不能給大家來上個長篇大論的課。所以,越聽他們講,就越覺得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幫助大家正確地認識一些常用的顯影技術。

 


上面提到的幾十切,幾百切,指的是CT Scan(也叫做CAT Scan,中文翻成電腦斷層掃描)。這個技術簡單地說,就是立體的x光。也就是說,它可以顯示身體內部器官的立體影像。像朋友們最常提到的就是,某某人做過多少切,看到幾條冠狀動脈阻塞,等等。

所謂切,就是切片。也就是說,用x光來給器官做切片。切得越多片,影像就越清晰。目前我可以肯定的最高切數是320,但是,我是有看到800,甚至1500的說法。且不管真相為何,請千萬不要盲目最求大數字。很多情況,64切就已足夠。真正重要的還是在「人」(請看結尾),

CT Scan的優點是快速,無痛,以及無需要求病患在掃描時保持靜止。它的缺點是,x光可能會致癌,以及所使用的顯影劑可能會傷腎,引發過敏反應,等等。

 

另一個朋友們常提到的顯影技術就是MRI(中文翻成核磁共振)。它是利用強大的磁場來引起原子核釋放電磁波,然後把不同的電磁波組合成影像。它的優點是安全(沒有放射線)及無痛。缺點是,速度慢,噪音大,病患必須保持靜止,不可以有金屬物體(如心臟起搏器),等等。

MRI最常用於診斷脊椎病變(骨刺,椎間盤突出,等等)及運動受傷。

另一個漸漸常聽到的顯影技術是PET Scan(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它是近幾年才發展出來的技術,能很精確地診斷癌細胞的進展(良性,惡性,擴散與否,等等)或消退(化療,電療是否奏效,等等)。

PET Scan最厲害的地方(最獨特的功能),就是它能顯示細胞的活性(如癌細胞是否很活躍)。反過來說,CT 或MRI只能顯示組織結構(如腫瘤的大小及位置)。

 

除了癌症之外,PET Scan也能有效地診斷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阿茨海默,和其他早期的癡呆症。

PET Scan最大的缺點就是需要注射帶有放射線的顯影劑(用來偵測細胞活性),但通常是在安全範圍以內。

最後,我希望讀者能了解的是,不管掃描機器是如何先進,它所顯示出來的影像,最後還是要由人(受過專門訓練的醫師)來做判讀。

如果判讀錯誤,那縱然是1500切,也是枉然。

 

我的一位至親曾因車禍而做了膝關節的MRI。醫生說MRI顯示韌帶斷了,需要做手術。可是另外兩家醫院都說韌帶沒斷。現在已經過了半年,事實證明韌帶沒斷。

又有一位好友的弟弟,明明身體健健康康,卻被CT診斷有兩條冠狀動脈阻塞,把他嚇得寢食難安。後來到另一家醫院做CT,結果是幹乾淨淨,沒有阻塞。

所以,並不是說你做了最高檔的顯影掃描,就會得到萬無一失的診斷。

一個正確的診斷是需要多方面的考量,而掃描影像只是其中一項。

 

科學的養生保健/林慶順教授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