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大數據分析放射治療副作用的預期風險

大數據分析放射治療副作用的預期風險

13-12-2017

大數據分析放射治療副作用的預期風險

 

新聞發佈︰07/11/2017

國際癌症研究院

 

 

 

 

http://www.cancerresearchuk.org/sites/default/files/styles/cruk_wide_resp_breakpoint_one/public/radiotherapy_hero_4.jpg?itok=hh8Rfklp

 

 

按照國際癌症研究院(NCRI)在利物浦癌症會議上,NCRI報告可用大數據分析以預測前列腺癌症男病患的副作用風險,有助度身訂造切合病患所需的放射治療的時間和用藥。

 

 

「我們基於副作用的風險,改善治療機會的勝數和病患承受最低的副作用,希望制訂個人化放射治療以貼合病患所需。」Navita Somaiah博士

 

 

 

 

英國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第一次,選用超過700個已接受前列腺放射治療的癌症病患作大數據資料(*)。這項研究包括了醫療歷史、基因、放射治療的劑量和副作用報告。

 

 

先進科技能容許同步進行整合和分析大量不同的資料,然而它也需要不同背景支援,包括改進精確的氣象預測,投資和商業決定,以及具穩定性的早產嬰兒監測器。

 

 

研究人員在這研究(**)應用先進的人工智能工具找出所需資料,預測放射治療對前列腺癌病患造成生副作用的敏感度。尤其是基因特質核苷酸態性(SNP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 預測病患蒙受直腸流血的痛楚。

 

 

根據病患對治療副作用的敏感度,繼而調整放射治療用藥,仍處於沒可能階段。這表明有些男病患接受治療過多而蒙受痛苦,有些則接受治療太少而減低康復的機會。

 

 

病患接受治療後,他們免不了容忍或持續承受那些副作用,包括腸、泌尿器官和性失衡等不便。

 

 

研究人員建議能廣泛認可這些資料,必須創建前列腺病患的個人治療計劃。這些技術都可以與放射治療一併應用在其他癌症。

 

 

倫敦癌症研究院聯席研究主管Navita Somaiah博士說︰「科技進步使我們有機會結合近百年放射治療研究的知識。第一次,我們能夠專注在充滿複雜性病患的基因、病歷和治療,從而預知他們蒙受副作用的風險。

 

 

我們基於副作用的風險,改善治療機會的勝數和病患承受最低的副作用,希望制訂個人化放射治療以貼合病患所需。」

 

 

「這些都需要臨床醫生、物理學家、統計學家和數據科學家們通力合作的努力以赴。」

 

 

NCRI科學委員會會員Di Gilson博士在會議上說︰「放射治療是給予成千上萬病患治癌成功的基石。不幸地,有些病患在接受放射治療後將會長期承受副作用之苦,以及面對不可逆轉、逐步和變虛弱的狀況的少數後遺症。」

 

 

「隨著癌症病患存活愈多,找出兩者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絶對重要,還要把副作用極少化,所以多些病患便能享受優質生活。」

 

 

 

 

編輯備忘

 

(*)研究人員從英國癌症研究基金下的CHHiP 臨床實驗針對前列腺癌的常規放射治療(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或高劑量低分割(hypofractionated high dose)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做了全面綜合數據分析,包括臨床醫生與病患報告結果、同症、劑量輸出和基因數據。收集數據方法是邀請3,212病患而抽取當中721人作樣本以完成數據的簡況。

 

 

(**)從倫敦癌症研究院的CRUK中心派出人員支援這項研究,得到The Royal Marsden NHS Foundation Trust, the CRUK CTU programme grant, The Heather Beckwith Charitable Settlement, The John L Beckwith Charitable Trust and the ICR Team Science award. The RAPPER/PRACTICAL財團提供基因分型數據。

 

 

 

 

 

資料來源︰英國癌症研究 (cancer research UK)
http://www.cancerresearchuk.org/

 

轉載標示:如轉載時請標明文章出處 癌症資訊網 ,並將文章連結提供給讀者。

 


本網站英國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UK)翻譯和轉載中文版內容。「她」聯合英國過百個慈善機構、許多醫護界和科學專家等集中癌症範疇研究,內容涉及先進醫療科技、資訊、癌症新趨向與標靶藥物等,期望找出腫瘤病源和醫治方法,除了能及早醫治外,還有助增加癌症病人存活率。
https://www.cancerresearchuk.org/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
【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8月27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二期—“皮膚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
【食管癌】 「食管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6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期—“診療食管癌,聽聽多學科 […]
【胃癌】 「胃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4月23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八期—“胃癌可治嗎?來聽聽專家 […]
乳癌手術的選擇困難症
從外科醫生角度來看,醫治乳癌患者最困難的部分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術前術後的諮詢和心理輔導。乳房和腋下淋巴位置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