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外科 > 馬國權醫生 > 3D立體乳房造影-3D?2D?睇真D!

3D立體乳房造影-3D?2D?睇真D!

30-04-2017

3D立體乳房造影-3D?2D?睇真D!

 

 

唔知由幾時開始,「3D」呢兩隻字對我地好似有特別魔力咁,所有野加個「3D」就即刻覺得好正好正,頓時升格十倍。細路仔去迪士尼睇電影要3D,後生仔打機又要3D,連普通睇電視都要3D。醫生都係人,所以逃唔出萬有引力,今次乳房造影都加個「3D」比佢,係咪頓時覺得正咗好多先?由於亞視已經執咗笠,今次唔係由大姐明帶你睇真D,而係由breasthk同你睇真D⋯⋯

 

2D乳房X光造影

未講3D之前,先由淺入深,講咗咩係2D先(拿拿拿,我都話3D對你有特別吸引力㗎啦):

傳統嘅乳房造影就係將一個立體的器官(乳房)壓成平面,再照一張X光睇下裡面有冇問題。「壓」呢個過程就係你成日聽到嘅「夾胸」。

 

一個立體器官裡面如果有問題,我地要定位,自然要有三個軸(X axis,Y axis同z axis)的座標,所以醫生會幫你夾兩個角度,一個側側地睇(MedioLateral Oblique view, MLO),一個鳥瞰式咁睇(Cranial Caudal view, CC)。

「明明地,兩個角度定到位咁仲有咩問題?」

將立體變成平面咁睇,諗都諗到有問題,就係唔同層次的影像會疊埋曬一齊(即係你個影遮住我個影),之後有兩個問題會發生:一係有事的地方被前後組織遮住咗(即係有事但偵測唔到),一係就調返轉,明明冇事但D影像疊埋一齊誤以為個度有舊野(即係冇事當有事)。兩個情況都係唔理想的,一個就錯失左及早診治的機會,一個就明明冇嘢但嚇餐飽。

「咁好大問題喎⋯⋯」

傳統醫生如果有懷疑但唔肯定,通常會叫病人返黎翻照,例如Magnification view/spot compression view等等,希望加大D壓力、放大D、唔同角度等等去睇真D。又或者輔以其他方式(例如超聲波、磁力共振),去睇清睇楚。

無論用咩方法都好,當病人一收到醫生/醫院電話要翻照,三魂都一定唔見咗七魄,以為自己呢次死喇死喇實出事喇,原來好多時呢D recall只係技術局限照唔清楚,並唔係自己諗到咁灰咁。

為咗突破呢種局限,就輪到我地呢集主角出場,登燈登櫈,3D立體乳房造影,等我帶大家睇真D。

 

3D立體乳房造影

「咁3D立體乳房造影又係咩黎呢?洗唔洗帶3D眼鏡睇?」

隨著醫療科技大躍進,2011年推出咗第一代的3D立體乳房造影(Tomosynthesis),佢嘅原理係希望用唔同角度(正負7.5度)去望個乳房(立體器官用返立體的方式去評估),咁就可以分辨出唔同層次的組織(原理有如電腦掃描CT scan咁,將乳房每1mm切開一個斷層黎睇,就好似一本書有好多頁,醫生就遂頁遂頁睇,所以係唔洗帶3D眼鏡睇嘅),希望可以解決有病變但被人遮住,或者冇野以為有野的問題。

 

「咁好正喎,點解唔大規模採用嘅?」

第一代Tomosynthesis有兩大問題,第一係價錢,因為傳統乳房造影只係睇四張X光片,但3D立體乳房造影動輒要睇成幾十張片(1mm厚一張片),撰寫報告嘅人力物力要求大大增加,成本自然好可觀。

第二係輻射量,因爲除左要照多角度之外,傳統2D嗰兩個角度(MLO,CC)都要照,所以輻射量大概係傳統乳房造影的兩倍(因爲佢要照一套3D,之後再照一套2D,廠叫呢個做Combo Mode)。

一聽到貴,二聽到輻射,三再加上缺乏大量數據支持(因為新),所以阻礙咗佢大規模嘅發展(其實都叫發展得好迅速㗎喇)。

 

第二代3D立體乳房造影

「咁好可惜⋯⋯」

又唔洗咁快可惜住,有得第一代自然有第二代(2013年推出),而家輻射嘅問題已經9成獲得解決,3D立體乳房造影的輻射量已經同傳統乳房造影相約。佢已經唔洗再分照一套3D一套2D,個系統已經進步到只照一套3D,就已經可以後製合成做2D片(用一個叫C-View嘅軟件後製,廠叫呢個做TomoHD Mode)。照多咁多角度,但輻射量竟然差不多,呢個係一個好驚人的進步。

 

「咁好,咁公立醫院有冇得照呢?」

一間間,有D教學醫院/龍頭醫院有,有D資源冇咁豐富嘅醫院當然暫時未有。

「咁如果我自己出去照又幾貴?」

如果係私家做3D立體乳房造影加超聲波,大概$3800,相比起傳統乳房造影加超聲波的$2200,仲係貴咗一節。

「貴咁多,仲有冇其他賣點先?」

3D立體乳房造影仲有標榜冇咁痛,因爲唔洗好似傳統咁夾到扁晒,對於一D怕痛的女士係好吸引嘅。

 

而且佢用電腦合成(C-View)的後製2D片,係仲清過直接照的2D片(真係竟然咁都得),其實都唔難理解,就好似手機HDR(high dynamic range)相咁,影幾張相合成後的色域係好過直接影一張相一樣:

圖片來源:lowdose3d.com

上圖FFDM 2D即係傳統2D乳房造影直接照出黎嘅片,C-View 2D即係3D後製合成2D片,你係右上角放大嗰度會見到C-View 2D睇鈣化點仲清淅過傳統直出片,真係要寫個服字。

 

圖片來源:lowdose3d.com

至於呢幅圖呢就顯示指住嗰舊癌,又係C-View完勝。

另外D研究仲話可以減低回頭翻照率(recall rate)達40%,同增加發現侵蝕性癌症率(invasive cancer detection rate)達41%,呢個又係好重要嘅賣點。

大勢所趨
當日數碼乳房造影(digital mammography)取締菲林乳房造影,情況就有如數碼相機取締菲林相機一樣。今日的3D立體乳房造影,就有如連手機都做到高速連拍一樣,要捕捉小朋友笑容一刻,點都好過冇連拍的手機,取締2D乳房造影,實在是大勢所趨,價錢就係最後唯一的障礙。

有唔明?係下面寫低佢,我會盡量解釋你聽⋯⋯
封面圖片來源:亞洲電視<今日睇真D>截圖

馬國權醫生
香港乳癌及乳病治療中心
外科專科醫生

 

 香港的乳癌治療資訊 http://www.breasthk.com/facing-breast-cancer/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骨與軟組織肉瘤】 「如何進行骨與軟組織肉瘤的多學科診治?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基本方法和新方法!」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3 年 7 月29 日北京時間晚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 香  […]
抗癌自碘?— 拆解都市急性盲搶鹽現象
自周四起日本政府力排眾議將核廢水排放至大海,網上廣泛流傳食碘鹽可以抗輻射,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馬上在社交平台撰文澄 […]
偏方我見
以前有位醫學院教授講過一句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嘅說話:「如果一個病有好多方法去醫,代表無一個方法係最好。」 道理其 […]
乳房和甲狀腺雙重癌症
乳癌和甲狀腺癌都是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然而同時間患上這兩種癌症的機會率是多少?是基因作怪,還是源於其他外在因素? […]
飲食戒糖餓死腫瘤? 癌魔更愛脂肪胺基酸
筆者曾寫了3篇關於癌症和糖之關係的文章,詳細解釋了「癌症食糖」這種講法的來源,當中理據和坊間一些謬誤,也闡述了 […]
【鼻咽癌】 「鼻咽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9月24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四期—“鼻咽癌的預防和治療, […]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5月21日北京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 […]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7月31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一期—“診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
【皮膚腫瘤】 「皮膚腫瘤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8月27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二期—“皮膚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
【食管癌】 「食管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6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期—“診療食管癌,聽聽多學科 […]
【胃癌】 「胃癌怎麼防治?來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
2022年4月23日北京時間晚8時,“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八期—“胃癌可治嗎?來聽聽專家 […]
乳癌手術的選擇困難症
從外科醫生角度來看,醫治乳癌患者最困難的部分不是手術本身,而是術前術後的諮詢和心理輔導。乳房和腋下淋巴位置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