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肺癌個人化治療 平衡藥效與副作用

肺癌個人化治療 平衡藥效與副作用

11-11-2016

 肺癌乃本港死亡率最高之癌症,令人聞風色變。臨床腫瘤科梁廣泉醫生指出,隨著醫學的進步,肺癌的治療選擇增加,各種標靶藥物相繼誕生;近年更研發出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為患者帶來新的曙光。


然而,並非所有肺癌都適合使用標靶藥物,醫生在處方藥物前,會先為患者進行腫瘤細胞基因測試,再根據測試結果而決定合適的標靶藥物以提升療效,達到完全個人化的治療。 

以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型肺癌為例,現時已有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面世。梁醫生稱,本港有大約六成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帶有EGFR基因突變,而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阿法替尼」經證實針對EGFR基因突變個案七成患者有效。研究顯示,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阿法替尼」對EGFR基因中的Del 19型突變的患者尤其有效,在縮小腫瘤、減慢病情惡化及提升整體存活期方面都有顯著的進步,故近年醫學界已開始為合適的患者採用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作一線治療。

梁醫生表示,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為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選擇,儘管藥物會引起副作用,但均可透過不同方法預防、處理和控制,減低對患者生活質素的影響。「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腹瀉和皮膚反應,例如毛囊發炎、皮膚乾燥、紅疹及暗瘡等。如有需要,醫生會處方相應的藥物以紓緩有關症狀,患者也應避免暴曬,並勤塗潤膚膏,保持皮膚滋潤。這些副作用大多於服藥後首個月出現,隨後會逐漸改善,大部分患者都可保持原有的生活質素。」 

梁醫生寄語患者:時移世易,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的出現,為肺癌的治療豎立了新的里程碑。患者應與醫生建立互信,保持良好的溝通,積極面對病情,治療定必事半功倍;切勿道聽途說,錯信偏方,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臨床腫瘤科專科梁廣泉醫生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刑事調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以提升香港人接受器官捐贈的意願嗎?
最近網絡上有關器官捐贈的議論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政府高官痛斥有市民意圖破壞器官捐贈系統、造謠作假。行政長官又宣稱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