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容易被忽略的婦科癌症 (卵巢癌)

容易被忽略的婦科癌症 (卵巢癌)

10-06-2016

婦科癌症除了為人熟悉的乳癌和子宮頸癌外,還有位列女性常見癌症第六位的卵巢癌,2012年及2013年的平均新症約500宗。「早診早治」是戰勝癌症的關鍵,對付卵巢癌亦不例外,早期卵巢癌的治癒機會比晚期高。唯早期卵巢癌的病徵並不明顯,而且常被誤以為是一般婦科毛病的病徵,因此很容易被婦女忽略,錯失治療黃金期。

由於卵巢癌的早期病徵並不明顯(如腹部隱隱作痛、肚脹、經期不準等),加上卵巢癌與乳癌不同,因為卵巢位處盤腔深處,於癌變發生時,腫瘤不易被觸摸到,令婦女難以察覺。當出現較嚴重的病徵如腹水時才求診,很大機會已屬晚期,治癒機會因而大降。臨床腫瘤科專科陳亮祖醫生指出,就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卵巢癌期數分佈數據可見,早期卵巢癌(第一、二期)的確診個案僅佔所有確診個案不足50%,較其他婦科癌症的比例低,如乳癌(接近70%)和子宮頸癌(接近60%)。

卵巢癌風險因素

卵巢癌的成因至今未明,但相信與以下的風險因素有關:

  • 從未生育
  • 停經後使用雌激素超過五年
  • 近親曾患卵巢癌或其他婦科癌症
  • 擁有遺傳基因BRCA1、BRCA2

近年有相關的研究數據顯示,基因變異可能是導致卵巢癌的其中原因,常見是BRCA1和BRCA2基因。為減低患上卵巢癌的機會,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的婦女可考慮接受預防性手術,將卵巢及輸卵管切除。如有任何疑問,建議請教醫生。

早期發現手術可根治

卵巢癌與眾多癌症一樣分為四期: 第一期泛指腫瘤局限於卵巢;腫瘤延伸至卵巢以外如盆腔為第二期;腫瘤已擴散至腹腔膜或淋巴系統則為第三期;而第四期指腫瘤已超出盆腔和腹腔之範圍並已出現擴散,常見轉移至肺部或肝臟。

陳醫生解釋,早期卵巢癌可透過外科手術處理,治癒率視乎腫瘤的特性、分佈及手術能否徹底清除癌細胞而定。「卵巢癌腫瘤的切除手術很多時候除了把整個卵巢切除外,亦會一併切除子宮、輸卵管、大網膜等組織。同時,醫生亦會抽取腸衣和腹水等組織進行化驗,部分個案更需要清除盆腔淋巴。基於切除手術的複雜性和精密性,手術應由婦科腫瘤科醫生處理。」

術後配合化療將復發風險減至最低

卵巢癌的復發風險頗高,這與腫瘤細胞的特性及位置有關。為減低復發的可能,術後常以化療輔助。視乎期數,化療需要3至8個療程,以每三星期為一個完整療程。現時常用的化療組合為紫杉醇配合卡鉑。陳醫生續指,化療除了適用於手術外,於術前亦有其用處。部分第三期的卵巢癌由於腫瘤太大並不適合動手術,此時可先進行化療,嘗試縮小腫瘤再進行手術,以增加治療機會。一般來說,早期卵巢癌的治癒率可達70至80%。

化療配合標靶藥物增晚期卵巢癌存活率

雖然徹底根治晚期卵巢癌的機會不高,但現時患者可透過化療配合標靶藥物控制病情,從而增加存活率。研究指出,以化療配合標靶藥物貝伐株單抗用於卵巢癌晚期患者(即第三期手術後無法清除腫瘤或第四期患者),可將無惡化時間中位數和總體存活中位數分別延長5.5個月和9.5個月

定期婦科檢查 防患未然

與子宮頸癌和乳癌等婦科癌症不同,卵巢癌並未有一個有效的箍查方法,加上早期病徵不易被察覺,使卵巢癌被發現時大多已屆晚期。陳醫生建議婦女應每年進行常規的婦科檢查,予以預防,而帶有遺傳基因者更應緊密監察情況。同時,卵巢癌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的女性身上,不要誤以為更年期後的婦女才是高危一族。有任何不適時應向醫生查詢,不要諱疾忌醫。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陳亮祖醫生

參考資料: Health Action

城中活動

2023-07-16 9:00 上午 夏日小帆船體驗 x 漁村導賞
2023-06-20 3:00 下午 安癌與飲食宜忌-專題講座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