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醫療新知 > 新法治鼻咽癌 第二期臨床試驗

新法治鼻咽癌 第二期臨床試驗

29-08-2015

 新法治鼻咽癌 第二期臨床試驗

白血球抗敵提高存活率

核心提示: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QIMR Berghofe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昨日簽訂合作協議,就控制鼻咽癌的療法,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將會有30名香港瑪麗醫院及澳洲的晚期鼻咽癌病人參與,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外,亦會使用「免疫注射療法」,即用自己的白血球抗癌。此外,香港的科研人員亦可參與有關培訓計劃,學習T細胞免疫注射療法。

 

www.singpao.com/xw/gat/201508/t20150828_570005.html

 

  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QIMR Berghofe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昨日簽訂合作協議,就控制鼻咽癌的療法,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將會有30名香港瑪麗醫院及澳洲的晚期鼻咽癌病人參與,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外,亦會使用「免疫注射療法」,即用自己的白血球抗癌。此外,香港的科研人員亦可參與有關培訓計劃,學習T細胞免疫注射療法。

 

  是項合作是雙方的科研人員攜手就使用免疫注射療法控制鼻咽癌進行的第二期臨床試驗。鼻咽癌是一種具侵略性的上呼吸道癌症,常見於中國、印尼、泰國、菲律賓、越南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兩地30名晚期患者參加

  昆士蘭醫學研究院腫瘤免疫學實驗室的Khanna教授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2009年展開的第一期臨床試驗邀請了晚期鼻咽癌患者參與,縱使試驗的主要目的是測試療法的安全性,但我們同時在試驗中發現這項療法延長了患者的壽命,第一期臨床試驗中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平均存活率達523日,而沒有接受此療法的患者只存活220日。在新一期的臨床測試中,我們希望可為癌症早期患者提供此療法,從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30名於香港瑪麗醫院及澳洲新確診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將會參與第二期臨床試驗。鼻咽癌癌細胞內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為免疫注射療法提供了標靶,讓人體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第二期臨床試驗的患者會接受標準化療以及放射治療,同時會預備自身的細胞去抗癌。

  Khanna教授說:「在第一期臨床試驗治療開始前,我們已替患者抽取了血液樣本,並送到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的實驗室研究團隊,抽取屬於其中一種白血球的T細胞,在實驗室內進行培植,用作攻擊受感染的細胞。這些T細胞會依附在惡性細胞上,而不會觸及正常細胞。」

  或在港自行培養T細胞

  澳洲昆士蘭醫學研究院總監兼行政總裁Gannon教授說:「製作具殺傷力的T細胞需時兩星期,其後兩星期會進行嚴格的測試,才會將T細胞運送返醫院,再將其回輸患者體內。初步臨床試驗證實此療法安全。」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病理學系臨床教授黎國思(Nicholls)指出,「在12個星期,我們會為最多六名患者進行T細胞回輸,並監察他們的情況,假如病情有進展,我們會替患者進行標準治療」。

  T細胞免疫療法培訓會在昆士蘭醫學研究院的Q-Gen設施進行。Q-Gen近日成為澳洲首個獲監管部門批准進行T細胞免疫療法的設施。有關計劃將培訓香港的科研人員掌握T細胞免疫療法技術。雙方正在探討在香港設立獲認可實驗設施的可能性。如在本地設立有關設施,香港將可自行培養T細胞,而毋須將血液樣本由昆士蘭運送到香港。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港大化學生物學家拆解一類「組蛋白修飾」 為開發相關抗癌新藥帶來曙光
由香港大學(港大)化學系李祥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與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及港大生物醫學學院黃永瀚博士和鮑秀 […]
HR+/HER2- 型 晚期乳癌治療新喜訊!
CDK4/6抑製劑的出現改變了荷爾蒙受體陽性、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陰性(HR+/HER2-)晚期乳癌治療 […]
港大醫學院發現抑癌基因缺失令乳癌治療失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腫瘤抑制基因 AKTIP缺失後會促進管腔型乳癌的生長,並增加 […]
港大生物學家及合作夥伴揭示DNA解旋機制 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曙光
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學院翟元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與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和法國居禮研究所的研究員共同發現了 […]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創嶄新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方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及臨床腫瘤學系團隊發表嶄新的中期肝癌「先縮後除」綜合治療 […]
「國藥」本地註冊難 病人有藥無得用 工聯會促進一步檢視藥物註冊制度
雖然去年 11 月 1 日起,中國獲納入本港新藥註冊的指明參考國家名單,但持有中國當局發出之註冊證明,仍必須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