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编者的話(44) : 我們都是同路人Youth Fighter

编者的話(44) : 我們都是同路人Youth Fighter

09-07-2015

 某天在港鐵車廂中看到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試驗計劃的宣傳海報, 勾起了我們曾製作網台節目的回憶, 已經是20143月的往事了隔了數天朋友A 也向我推介這個計劃, 一直以來我們的發展方針也是透過 social media 向公衆推廣正確的健康訊息,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契機讓我們接觸更多群衆, 問題是下半年我們的工作日程已經密不透風, 縱使我再有魄力也不可能承接這項目, 如何才能捕捉這樣的一個機會呢?

 

 

 

Youth fighter, 我們在facebook其中一個群組, 以年輕癌症患者為骨幹, 正好藉此機會讓他們一展所長.

 

Youth fighter的始作俑者, 核心成員 Terence Chan. 一個富有演藝细胞且執行力十分強的年青人, 第一個我想到非常適合擔綱節目主持的人選.
他和我一樣也是十分年輕時確診鼻咽癌, 或者是這原因我比較留意他. 當我告訴他打算申請這計劃的時候, 他不用一個星期就草擬好十三集節目内容並填寫好投標書的煩瑣文件, 這可是了不起的工作效率對不對? 當然, 這一點是一定要讚賞的. 但更重要的, 他讓我看到一團追求夢想的火, 看到他的計劃書時我的第一個想法是, 如果這樣誠意十足的計劃書也要落選, 我必然要自行製作在社交平台上播放.

 

 

( 左起 : Contance , Katy, Terence ) 

 

有了計劃的统籌 Terence, 我們開始组織節目班底, 由主特, 選稿, 資料搜集至到製作技術人員, 秉承癌症資訊網一直的理念, 我們四出尋找同路人負責不同的崗位, 例如這一系列節目的兩位女主持, Constance Cheng Katy Tong.

 

 

Constance鄭凱尹可能是我們會員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小明星. 只需要在網上搜尋一下就會發現, 香港的主流媒體也曾和她做過各式各樣的訪問.

( 今年的書展也有她的新書發佈 : 有一種禮物叫痛苦如果想一睹她的風采, 可於19/7/2015星期日下午3:00 – 3:45pm到書展會塲, 大衆書局展台( IC-D02, IC-D16 ) 找她簽名.  )

 

找她做節目主持是最適合不過, 然已她的個性温婉言談也十分斯文, 與跳脱的 Terence 未必有足夠的火花, 加入活潑開朗 Katy 正好填補了兩者之間的空隙.

 

Katy 是淋巴癌患者, 完成了所有療程接近一年. 目前仍然在生, 家庭, 感情和工作等問題之間尋找出路與平行, 是非常典型的年青癌症患者個案.

縱使樂觀如她, 也和許多人一樣對前路充滿疑問, 是否一場疾病的風暴就將我們一生摧毁? 當然不是, 但我們應該懷著怎樣的心情重新踏入社會? 重投職場? 如何再一次建立親友的關係? 伴侣之間由身至心的親蜜如何維繫 ? 她在我們群组 Youth fighter 當中得到什麽? 這一連串的問題將會在一連十三集的 我們都是同路人Youth Fighter 節目内和嘉賓及聽衆一起探討.

 

 

 

 

8,90後的年青人經常被投訴唔投入,無熱誠,自以為是,諸多藉口等等.

在這次的製作過程當中, 我們開過無數會議,資料搜集,嘉賓邀請,錄音,訪問,技巧訓練,軟,硬件設定,後期製作, 大家的投入和付出,用實際行動説服我, 你們是做得到的.

 

香港電台數碼31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index.php?c=dab31


我們都是同路人youth fighter將於
714晚上8-9時播出.

编輯( 10-7-2015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
前天新聞報導有兩名公立醫院醫生被控誤殺,立即引起醫療界的熱烈討論。倘若治療過程中有醫療失誤,最後病人逝世,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