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沉默殺手卵巢癌

沉默殺手卵巢癌

07-01-2015

 三十歲的小蓮是內地居民,每次來港,過關時都因腹部隆起而被查問。她每次都得解釋,來港是為治病,腹大便便並非懷孕,而是患了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常見的癌症,在香港更是女性的第七大癌症殺手,2012年的發病數字為531例,同年有174人因此死亡。其高危因素包括肥胖、長期處於高荷爾蒙水平(例如從未生育)、家族遺傳等。一般病人會出現如腹痛、腹漲或下體流血等狀。由於徵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卵巢癌故有沉默殺手之稱。

 

 

小蓮當日便是有持續腹漲,但只當是心廣體胖,未加理會。至徵狀惡化,才確診為第三期卵巢癌,腫瘤最大時有13厘米。她在內地接受了八個月包括化療的治療,但無太大改善。像大部分卵巢癌患者一樣,她深受腹水困擾,痛苦不堪。心急如焚的家人帶她老遠從北京來港求醫,他們見我時表示聽說標靶藥物治療卵巢癌很有效,想知道詳情。

 

我向小蓮及其家人解釋,抗血管増生的標靶藥物可用作治療卵巢癌。其後小蓮打了8針,腫瘤縮至6厘米,可用手術切除,且腹水情況明顯得到舒緩。治療期間並無大副作用,精神也好,之後她來港時,更常因流連shopping,連覆診也遲到。

 

卵巢癌發病年齡中位數是60歲,小蓮這麼年輕便要與癌魔搏鬥,我很替她難過。她的個案,令我覺得有需要加強婦女保護自己的意識:女性常見的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其實可經每年一次的乳房造影、超聲波、抹片檢查偵察得到。女士們要愛護自己,這一年一度的約會,實在是不能錯過的。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醫生

澳洲亞得雷德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放射科)
卡的夫大學紓緩醫學碩士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Medicolover 「聊 · 癒」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世上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世上。」 至少這一趟,我們走得很快樂。 有時候,生命是脆弱的。宛如蠟燭一樣,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