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大腸癌預防與治療

大腸癌預防與治療

23-10-2014

 50歲始作定期檢查,防止息肉癌變

結直腸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就發病率而言,男性比例比女性高,亞洲比西方國家低,最常發生在接近肛門的直腸及乙結腸。其患病風險隨年齡增加,病患多為5060歲人士。

息肉由出生到發生癌變至少需5年,只要及早發現腺瘤並切除,就能避免患大腸癌,故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每5年作軟式乙狀結直腸檢查,或每10年作大腸內窺鏡檢查。

少肉多菜,留意體重

腸癌患者的家人患病率較高,尤其是直系家屬,而體重指數(BMI)超過25人士,以及有大量脂肪積聚在腰部的女性亦是高危族。從中醫角度,飲食不節、濕熱流注和情志失調皆是病因病機,而是否發病則取決於正氣的衰盛。大腸癌病徵包括大便帶血、黏液或呈黑色、體重下降、腹部絞痛、大便後感覺腸內仍帶糞便,無故持續便秘或腹瀉,以及貧血症狀等。要預防大腸癌,應少吃紅肉、高膽固醇、大量飽和脂肪的食物,多吃蔬果,每天做30分鐘運動,並遠離煙酒。

肝臟轉移較易切除

有五至六成大腸癌病患會發生轉移,最常擴散至肝臟,其存活期中位數亦相對高,若位置能以手術切除,存活期為4 5年;但若轉移位置不能切除,亦可透過化療將轉移範圍收縮,直至其可被切除,存活期為2.7年。另外,兩成三病患會發生遠處轉移,當中有八至九成轉移位置是不能以手術切除的,存活期相對低,只有1.5-2年。

標靶藥助阻斷血管增生或細胞生長

若不幸患上大腸癌,醫生會按病情建議患者接受手術、放射治療、化療或標靶治療,早期癌症單靠手術已能治癒,晚期則需接受放射治療、化療等輔助治療,標靶藥物有助阻斷血管增生或阻斷細胞生長週期。治療後要定期覆診,復發或轉移多在23年內發生,超過5後後再發機會較低。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及食物療法

中醫角度會按辨證分型決定治療方法,濕熱蘊結型要清熱利濕,氣滯血瘀型要行氣活血,脾腎陽虛型要溫補脾胃,氣血兩虧型要補氣益血,並配合食物療法,如馬齒莧粥、苦瓜黃豆排骨湯助清熱解毒,赤小豆鯽魚羹利水排膿,雙參豬髓湯健脾益氣,木耳金針烏雞飲涼血止痢。

 

廖醫生將會於1031日晚上7時於佐敦童軍中心為我們主持肺癌免費健康講座,有興趣請於[email protected]/ 3482  2108登記。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英國皇家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士(放射科)
册中醫師

城中活動

2023-07-16 9:00 上午 夏日小帆船體驗 x 漁村導賞
2023-06-20 3:00 下午 安癌與飲食宜忌-專題講座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