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化標靶藥 追擊癌細胞
個人化標靶藥 追擊癌細胞
資料來源 : 明報 2010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十年前的癌症治療與今天確實不可同日而語,單是標靶藥物的出現,使得一些癌症由絕症變成可長期用藥的「慢性病」;就算不能根治,病人仍有較長的生存期。由於標靶藥物需要按病人癌細胞的基因特質施用,造就了因人而異的癌症個人化治療時代。
養和醫院分子病理科主任黃利寶(圖)指出,癌症的形成原因眾多,但醫學界已知一些癌症與特定的基因變異有關,科學界因此可以研發針對相關變異的抗癌藥(標靶藥)來治療。
![]() |
黃利寶(姜素婷攝) |
藥費每月1.5萬元
相關基因變化﹕EGFR基因突變
黃利寶舉肺癌中的「非小細胞肺癌」為例,若患者是亞洲人、女性及非吸煙者,出現「EGFR基因突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的機會較白人、男性或吸煙者高得多。有此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服用相應的標靶藥或有較佳的治療效果。
生存中位數可增2至3年
根據2009年香港中文大學腫瘤學系教授莫樹錦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的研究,有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服用標靶藥吉非替尼(gefitinib),腫瘤縮小機率有七成;沒有此基因突變的話,服用該藥的腫瘤縮小機率只有1.1%。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德佐(圖)指出,有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可說是「不幸中之大幸」,原因是在化療以外,他們多了另一個口服標靶藥的治療選擇,但費用也不輕,每月約1.5萬元。
![]() |
區德佐(姜素婷攝) |
區德佐又稱,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中位數一般有1至2年,如患者有此基因突變並服用標靶藥,生存中位數可多增2至3年。至於沒有此基因突變的患者,仍要接受傳統化療控制病情。
相關基因變化﹕EML4-ALK融合基因
黃利寶稱,這種變異的肺癌基因是近兩年才發現,患者通常是50歲以下較年輕的非吸煙者,目前有一種試驗中的標靶藥針對此種肺癌,並未正式上市。
乳癌
HER2蛋白增 癌瘤生長快
相關基因變化﹕過多HER2基因
乳癌細胞上若有過多的HER2基因,即為HER2型乳癌。
根據本港乳癌網站「乳癌多面睇」指出,「HER2型乳癌」佔所有乳癌兩成半,由於乳腺細胞出現過量HER2基因,因而產生大量HER2蛋白,加快了乳癌細胞的生長。黃利寶稱,標靶藥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便是針對這類型的乳癌。
大腸癌
基因突變不宜用藥
相關基因變化﹕KRAS基因突變
黃利寶指出,肺癌、乳癌等癌症類型均是患者有了相關的基因變化後,才可使用相應的標靶藥物,但大腸癌的標靶藥西妥昔單抗(cetuximab)有點不同,假如患者的大腸癌細胞驗出KRAS基因突變,則不適合使用此藥。
血癌
CML較早用標靶藥
相關基因變化﹕費城染色體
血癌之一「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簡稱CML),是較早應用標靶治療的癌症。黃利寶指出,簡單來說,CML的病因是部分第九號與第廿二號染色體在錯誤的位置,形成異常的「費城染色體」,從而製造不正常的BCR-ABL融合蛋白,促使過量白血球產生。標靶藥伊馬替尼(imatinib)則能針對費城染色體所製造的不正常蛋白,從而減少白血球過量產生。
早期患者可選施手術
上述例子可知,部分癌症已有相應的標靶藥物作治療用,患者的腫瘤細胞經檢測後發現具備上述的基因特質,大致上可符合用藥的條件。不過黃利寶指出,未必每個患者都需要使用標靶藥物,好像病情屬早期的肺癌患者,可藉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便未必要接受標靶治療。
文、圖﹕姜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