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我的行醫經歷(40) : 生命何價?

我的行醫經歷(40) : 生命何價?

19-08-2013

 

在這世上,有一羣人,每天都在期待生命終結的一天。

65歲 男 兩年前患上鼻咽癌,經電療好轉了。

可是在半年前,他的癌病在原位復發,需接受「再」電療及化療。

今天我為他照鼻鏡。

「恭喜您,腫瘤再次消失了 …」

我原以為他聽了後會很高興。

「醫生,我寧可你告訴我,我的病醫不了:

這是我應受的報應 —

我殺了太多人了!」

我的心頓時凉了一截。

「當年我在越戰參軍,不知奪去多少活生生的生命:

是親手殺人,一個又一個 …

假若這次我醫不了,不是你的問題,

而是時候向許許多多亡者還債:

我每一天都在等待這一刻的來臨。」

發動戰爭不是他 –

可此刻心中,只浮現一個痛苦的靈魂,每天向肯傾聽的,發出悔罪式的哭訴 …

50歲,女,二十年前一次嚴重交通意外,差點變成植物人,需由家人貼身照顧。

她剛証實患上子宮頸癌。

我正躊躇:如何為一位四肢完全癱瘓,不能排大小二便的病人做電療?

「醫生,不要為我醫治了。」她說。

我大概猜到了原因。

「每天只望着天花板,度日如年,也連慮了我的家人 …

如今終於能為這苦劃上句號:我等了這天二十年了。

你不醫治我,便是救了我。」



我和我的病人,一直為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奮鬥。

同是我的病人,今天卻給我另一幅圖像。

生命何價?



後話:

====

任你怎樣把我說成守舊,我也堅持告訴我每一個病人:

生命無價。

我勸勉後者接受電療。

在電療期兩週,我在走廊遇上她。

「醫生,感謝你為我醫治。我的癌病苦楚減少了許多。我會比心機完成剩下的治療的。」

此刻這一番話,更能打動我心。

沙加醫生 ( 2009-12-18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