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我的病例筆記(22) : 4%的奇蹟 (二): 醫學解說

我的病例筆記(22) : 4%的奇蹟 (二): 醫學解說

19-08-2013

 

一般醫科生也說得出,癌病若擴散到其他器官,便是末期,一般平均壽命只得3至9個月。
但能生存超過五年以上的「奇蹟」個案,卻經常從傳媒、教會、親朋、 … 那裏聽聞。
真的這麼多「奇蹟」嗎?
其實類似的話題,我的舊Blog已曾討論過,現再加以整理討論。
1.         當初診斷錯誤 – 特別是那些只靠放射(如X光、CT、MRI …)診斷,而無細胞組織作病理確診的。
2.         某些癌病,就算不作特別治療,生存期也可以很長,如前列腺癌、慢性淋巴癌、Basal cell 皮膚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carcinoid tumour、少數腎癌。
3.         某些癌病,就算到了末期,也可考慮某些特別治療,效果非常理想, 如:
         放射碘:高分化甲狀腺癌。
         化療:某些血科癌 / 淋巴癌、胚胎癌(如睪丸癌)。
         賀爾蒙治療:如某些乳癌、前列腺癌。
4.         某些癌病,就算到了末期,也可考慮某些特別治療,間中出現很長生存期的個案,如:
         手術:如某些腸癌帶初步肝擴散。
         化療:如某些乳癌、鼻咽癌、卵巢癌、某些兒科 / 青少年腫瘤。
         標靶:某些肺癌、某些淋巴癌。
5.         不排除中藥或其他另類治療真的把癌病控制。
       其實早在八年前,我接受新報的專訪時,我已表明我很信服中醫藥,多年來我累積起來的臨床個案也不少。 但我的最終觀感是:中醫藥系統仍是無法以西方科學系統理解。
       因此,作為一個長期受西方理性科學訓練的我,甚少在我的Blog裏探討這個課題。
       若你們真的很有興趣,我也可考慮遲些談談。
(算起來,我仍有不少之前承諾了你們的課題未發表 …)
6.         若病人的末期癌病不在以上之列,「奇蹟」仍是可以出現的。
      腫瘤界早已發現,某些晚期病人的腫瘤真的會自動縮細,發生的機會率約為1% – 5%。 這數字剛好和前文的臨床結果:4%,不謀而合。
      因此,「腫瘤自動縮細」對腫瘤科醫生來說,並不算甚麼「奇蹟」或「新聞」。 其中尤以黑色素皮膚癌、腎癌、慢性淋巴癌,發生的機會率更高(可超過10%)。

明白了以後,便會同意:生存超過一年的末期癌病病人,每過一天,便應視作一個「奇蹟」。
其實,生命本身已是一個「奇蹟」。
我們於某時空出現、得到愛惜自己的父母、某天與某人相遇、在身上發生每個或悲或喜的經歷 …
這些都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奇蹟」。
我們又何需刻意追求兩年、三年、五年 … 的「奇蹟」呢?
怎麼? 你們仍想知道那4%「奇蹟」是如何出現?
真的是信心醫癌嗎?
好! 下回告訴你們。

沙加( 2009-7-29 )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
唔知大家睇咗《毒舌大狀》未呢?戲入面有一個非常有趣嘅醫學問題:一個大量失血嘅病人係咪唔可以俾水佢飲?飲完會死得 […]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嘅公關災難簡直喺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嘅最佳反面教材。 用外科醫生嘅 […]
人生課題(二)給晚期病人照顧者的鼓勵說話
上一回跟大家提到與晚期病人溝通時要注意的技巧。明白照顧者一方面要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要兼顧自己的身體和情緒可能會 […]
預防皮膚癌 — 滑雪也記得要防曬
自從香港出入境的防疫政策放寬,再遇上聖誕和新年的長假期,身邊的朋友同事能外遊的都出遊了。前天跟一位剛從北海道滑 […]
抗癌路上病友需要怎樣的社交支援?
當病友獲診斷患上癌症時以至治療過程中,都會感到情緒低落、無助。相信這個時候,大家都可能會找家人朋友去傾訴,從而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二)
上回說到醫療誤殺案件控辯雙方的爭議大多圍繞兩點:有關的醫療疏忽是否直接導致病人死亡,以及該疏忽行為是否魯莽、荒 […]
人生課題(一)至親與晚期病人的溝通技巧
與病人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至親可能會不知道如何與病人好好一起走過這段路程。但同時知道至親都很希望最好地 […]
談醫療疏忽刑事化
前天新聞報導有兩名公立醫院醫生被控誤殺,立即引起醫療界的熱烈討論。倘若治療過程中有醫療失誤,最後病人逝世,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