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華叔與飛煙計劃

華叔與飛煙計劃

28-07-2013

每天或有人因癌患而去世,而辭逝的人,是你的至親友人,心情直是難過不堪。去年,我親身感受至深。
一月二日,人稱「華叔」的鐵漢別矣香江。司徒華的生平轉折,媒體有多番詳盡報道,於此表過。
華叔患上的是香港癌症的頭號殺手—-肺癌。吸煙是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由,華叔也認為吸煙多會影響健康,故曾幾何時,他也一度戒煙,但也常常忍不著口去「偷煙食」。
政府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經常宣傳吸煙的禍害,挖空心思,禁這禁那,檢舉有加,成效或有一點,整體吸煙人士數目或有減少。惟接觸所及,君不見不少年輕的婦女煙民,經常在彌敦道上「打邊爐」?
有時瞥見她們的臉兒,眉頭深鎖、愁容滿面、沒精打采,道旁過客矣!她們仿似與社會群體不相往來一樣,只與煙為友,目空一切。
又君不見眾多的年輕人喜好流漣在公園,三五成群手叼煙仔,說說粗語,吞雲吐霧,互相沈醉,或只希望尋求多一些認同感吧。
朱醫師認為政府現時所做的舉措未能切中肯綮。
套用中醫用語:「一切治病必求於本。」
何謂本?
本即是要先調查吸煙人士的吸煙意欲為何?
當中需分成不同年齡組別去調查方能反映現況,待調查後,制訂方略,與其他相關團體、學校一併推行「飛煙計劃」。並不是一味禁、禁、禁,好似要圍堵、撲滅吸煙人士為快,又好像吸煙是洪水猛獸。
筆者乃非吸煙人士,但我認為吸煙是個人的選擇權利,只要不構成影響他人者,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誠然,如有志戒煙者,朱醫師也要衷心祝福你,因為始終對健康而言,實有裨益的。

朱國棟中醫師( 2011-1-4 )

城中活動

2025-08-24 2:30 下午 「癌症病人北上就醫」講座
2025-08-02 2:00 下午 【癌症講座】肝癌營養知多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有誰共鳴】 嘉賓:余思遠醫生
心胸肺外科專科醫生余思遠最近在商業電台節目《有誰共鳴》中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揭示了學醫背後那段孤獨而又艱辛的旅程 […]
【有誰共鳴】 嘉賓:黎逸玲醫生
《有誰共鳴》節目有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醫生同大家分享行醫二三事。 有些人會覺得醫生每日面對生死,可能早已沒甚感覺 […]
【有誰共鳴】 嘉賓:音樂治療師 Hugo
音樂治療師 Hugo 細細個嘅時候,並唔係大家想像咁鍾意音樂。後來有一年喺英國讀書,開始摸索自己喜歡嘅音樂⋯⋯ […]
【justwannasay】獻給所有受癌症影響的每一位
  這是屬於我們的旅程 不知不覺中,突然就開展了與癌症共舞的訓練人生。 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天賦之一就是 […]
戰勝食管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5年1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 8 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GCOG), 香港大學 […]
容許犯錯:成長的必經之路
多謝@drip_music_records 的邀請、有機會和幾位音樂達人分享我對藝術治療的一些看法,相信再多的 […]
基因檢測好有用 幫你對症下藥治療轉移性大腸癌
隨著醫學不斷發展,近年有愈來愈多新藥面世,晚期的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亦出現很大的改變,特別對腫瘤細胞進行基因檢測 […]
【腦腫瘤關注月】甚麼是腦膜瘤?|鄒淑韻醫生
甚麼是腦腫瘤? 腦部大約可分為大腦、小腦、腦幹。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左右兩邊各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額葉、頂 […]
痱滋與舌癌 | 黎逸玲醫生
舌癌的可怕之處,在於舌頭是維持生活品質其中一個重要的器官。舌頭幫助我們說話構音、咀嚼、吞嚥和感受味覺。不少病人 […]
提供另類療法是無牌行醫嗎? | 黎逸玲醫生
有美容中心負責人涉嫌勸喻三位癌症病人不要向私人醫生求診和服用化療藥,又替他們進行心靈治療、磁療法和回春療法,收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黃韻婷博士
🏃🏻個人簡介 Dr Wendy 黃韻婷博士 |香港註冊中醫師   🏅活動期望 / 心聲 忙到裙拉褲甩 […]
【渣打香港馬拉松2025】醫患陪你跑-馬偉傑醫生
🏃🏻個人簡介 馬偉傑醫生 |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活動期望 / 心聲 每一個落場跑的跑手,在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