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杏林專欄 > 中醫藥治癌導論

中醫藥治癌導論

31-05-2013

 選錄自癌協綜合服務中心 ,由朱國棟中醫師主講的《中醫藥治癌導論》課程,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一日


對於癌症,中醫學很早已有一定的認識,在中醫學古典文獻《內經》中曾提及〝癌〞的論述,如《靈樞‧九針論》說:〝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病者也。〞《靈樞‧刺節真邪篇》說:〝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發於筋溜,……為腸溜,……為昔瘤,……為骨瘤。〞 

  在《內經》及以後歷代中醫文獻中論述的許多疾病,諸如:〝石癭〞、〝乳岩〞、〝失榮〞、〝噎膈〞、〝腸覃〞、〝癥瘕〞、〝積聚〞、〝痞氣〞、〝崩漏〞等病,無不類似或包括了相應部位的癌症。中醫學歷代文獻中這些論述,都是前人研究癌症的寶貴經驗,一直指導著中醫癌症的臨床工作。 

  現代醫學重微觀性辨病,臨床上運用化學、物理、生物驗證方法,剖析癌的形成、擴散和轉移,臨床上對治療各類型癌症提供佐證,在確診分期治癌方面極有幫助,值得借鑑。 

  中醫學較偏重宏觀性辨証(病),其基本特點是整體觀念和辨証施治;兩者是作為認識和診治疾病的核心,腫瘤也不例外。因此,局部癌症的發生或轉移,並不是片面地看,例如胃癌、胰臟癌、乳癌,有時要考慮肝臟的疏泄功能;又如鼻咽癌、腸癌、皮膚癌,也需考慮肺臟的調節功能。 

( 乙 ) 從中醫學角度看癌症病因

癌症是各類惡性腫瘤(癌腫瘤)的總稱,是一種細胞性疾病。癌腫瘤的生長和擴散是由於癌細胞的快速分裂而成。其病理特點是一個組織的異常細胞持續性過度增生,並侵害或轉移至其他組織,損害健康,或導致死亡。 

    定義 
  中醫的〝癌〞或〝嵒〞與岩通,是指體內發現腫塊,表面高低不平,質地堅硬,宛如岩石而言。癌的發病主要由於臟腑陰陽氣血的失調,在正虛的基礎上,外邪入侵,或痰、濕、氣、瘀等搏結日久,積滯而成。 

    病因 
  癌症,古有文獻論述。《靈樞‧百病始生篇》說:〝壯人無積,虛則有之。〞這說明癌症的發生,多在正虛的基礎上產生的,特別是脾腎兩臟的虛損尤為重要。由於七情、飲食等因素的長期作用於人體,使機體的陰陽失調,正氣衰退,為癌症的生長創造了條件;而癌症的迅速發展,又進一步耗傷了正氣,致令臟腑氣血失調,同時更產生了一些病理性的因素,如痰結、濕聚、氣阻、血瘀、鬱熱等,與正虛並存,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故使癌症不易治愈。 

    內因、外因 
  癌症的病因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與感受外邪(病原體)有關,內因與七情內傷、飲食失調有關。在發病上,多見於年老、脾腎衰敗之人。 

  中醫學認為癌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並與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著莫大的關係,誠如《內經》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在診治癌症的過程中,較注重內在因素。 

    致病因素 
  癌症的發病原因複雜,但其致病因素可歸納為四類: 
(一)情志鬱結;(二)臟腑失調;(三)飲食不節;(四)外感六淫。 
 

( 丙 ) 中醫藥治癌的兩大方向

中醫藥治癌是從人的整體觀念,判明病因病機,進行〝辨証論治〞,它不僅要消滅癌細胞,還要提高機體的自身免疫功能(正氣),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癌能力。 

1. 祛邪。一般根據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結者散之等理論,選用具相關藥物,以達消除腫瘤之目的。 
2. 扶正。是運用補益藥物,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調整人體內部平衡,以控制腫瘤的發展。這是治療惡性腫瘤的關鍵。但如何確定扶正與祛邪的主次,是根據患者體質強弱,病程長短,腫瘤大小,以及早期、晚期等具體情況,全面考慮而決定的。 
  

    祛邪和扶正相結合 
  祛邪和扶正是辨証治療的兩個方向。祛邪和扶正必須運用辨証的方法,辨別寒熱虛實,進行合適的治療。 

  祛邪可以消癌,扶正也是為了消癌,祛邪和扶正,相輔相成,方法不同,其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中醫在治療癌症時,必須正確運用辨証治療的方法,使祛邪和扶正結合起來,權衡邪正虛實的關係,正確使用祛邪、扶正或扶正攻邪。 

    癌症的辨証 
  由於癌症是在正虛的基礎上發病的,故表現局部為實,整體為虛。因此,應以正虛為本。在正虛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下所產生的病變,如痰結、濕聚、氣阻、血瘀、鬱熱等都屬於標。癌症屬於正虛標實,從臨床觀察證明,未有僅具標實而正不虛的,即使是早期患者,也均有正虛的症狀出現。 

    辨証分型 
  癌症病者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型: 
1.熱蘊毒聚型;2.氣滯血瘀型;3.濕痰蘊結型;4.臟腑失調型。 
  

    三期癌症的治療大法 
  早期癌症:邪氣熾盛,正氣未傷,當以攻邪為先,採用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或除痰攻結藥物為主。 

  中期癌症:邪氣未減,正氣已傷,當以攻邪兼施,採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或除痰攻結藥物為主,適當結合扶正培本的藥物。 

  晚期癌症:邪氣不減,正氣虛弱,或放療、化療、手術之後,大邪已去,採用益氣養陰,補氣補血的藥物,適當配合攻邪的藥物。 

    辨証和辨病相結合 
  辨証治療是基於整體觀念的治療方法,對治療各種疾病有很大的優越性,但是對於癌症的治療來說,還必須結合辨病治療。這裡說的辨病治療,是結合西醫檢查診斷出的癌症,及其發生部位、類型和病期,選擇具抗癌作用的中草藥配合使用。 

    單方驗方的運用 
  治療癌症的單方驗方,都有一定的性味功能,使用時也應根據辨証治療的需要,適當選擇,或加以加減配伍,才能得到預期的療效。 

  有些報道治療某種癌症有效的單方驗方,在使用於其他同樣的癌症時,卻得不到滿意的療效,其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方藥的性味功能和辨証治療的要求不一致,所以中醫治療癌症,要做到辨証和辨病相結合。

( 丁 ) 中醫藥臨床治癌的常用方法

西醫治療癌症的方法,主要有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和激素治療等。這些方法是用來消減癌組織,並帶來緩解。 

    中醫藥在治療癌症方面的特點: 
1.阻止癌細胞增長;2.提高抗癌效果;3.防止癌症復發;4.減緩癌症帶來的痛苦。 

    臨床上治療癌症的常用方法: 

  (一)清熱解毒法 
  清熱解毒是祛邪治則中的一種治法。癌症初期,正虛不太嚴重時,可以針對腫瘤,選用祛邪的清熱解毒中藥,或清熱解毒與活血祛瘀的中藥結合使用,以使邪去正安,正虛也可逐漸恢復。 

  目前發現很多清熱解毒藥具有抗癌作用,其作用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有的本身能促進免疫功能,有的能增強腫瘤細胞的抗原性,有的能改變腫瘤血管,有的能影響內分泌功能,從而提高抗腫瘤效果。 

  一般認為清熱解毒藥中具有抗癌作用的,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銀花、連翹、魚腥草、七葉一枝花、板藍根、山豆根、夏枯草、苦參、紫草、鳳尾草、農吉利、石上柏、蘆薈、牛黃、龍葵、三尖杉、冬凌草等。 

  (二)活血祛瘀法 
  活血祛瘀是祛邪治則中的一種治法。由於瘀血是在正虛基礎上產生的病理產物,要祛瘀,必然要衡量邪與正的關係。一般在癌症早期,正虛不太嚴重下,亦可單獨使用活血化瘀以祛邪,但是隨著病程的進展,正虛逐漸低下,只有在扶正的情況下,結合活血祛瘀,方能取得效果。 

  活血祛瘀作用機理可能與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改善微循環有關。它認為能減低血小板的凝聚性,使癌細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種植、從而減少轉移,增加血管通透性,以改善實體敏感性,並有利於藥物、免疫淋巴細胞及其細胞毒素到達腫瘤部位,發揮抗癌作用,並能提高抗體,增強機體免疫力。 

  一般認為活血祛瘀藥中具有抗癌作用的,有丹參、川芎、蒲黃、喜樹、莪朮、柘木、斑蝥、水蛭、地龍、百足、桃仁等。 

  (三)化痰散結法 
  化痰散結用於痰凝聚結所形成之腫物,質地較硬,按之不痛或有壓痛,或推之可動,或盤牢不移。痰之為病,多在脾虛的基礎上發生。因此,多與健脾藥合併使用。 

  一般認為化痰散結藥中具有抗癌作用的,有天南星、半夏、貝母、白芥子、皂角刺、貓爪草、黃藥子、昆布、海藻等。 

  (四)疏肝理氣法 
  疏肝理氣用於氣滯不通的局部性或全身性之癌症疼痛徵狀。它與肝臟功能或其經絡系統失調有關。臨床上多與其他治法相結合。 

  一般配合治癌的疏肝理氣藥有香附、鬱金、青皮、陳皮、蘇梗、砂仁、玫瑰花、合歡皮、白檀香、蘇木、石菖蒲、川楝子、枳殼、素馨花、旋覆花、八月札等。 

  (五)扶正補虛法 
  扶正補虛是治療癌症最重要的法則。癌症病人免疫功能低下,一般認為扶正補虛法屬於非特異性免疫的範疇。扶正補虛法不僅可以減輕放療和化療的反應,保護骨髓造血功能,而且可以提高療效。對晚期病人雖不能根治腫瘤,但可以改善症狀,延長生存時間。 

  在抗癌治療過程中有時扶正與祛邪,攻與補同時應用,因為癌症初期,腫瘤尚未增大,症狀和體徵尚不明顯,但從病機分析,已是虛在其中,到癌症的中、晚期,氣血衰弱明顯,但同時亦有邪實,故扶正祛邪合併使用者多。 

  一般認為扶正補虛藥中具有抗癌作用的,有黨蔘、黃蓍、白術、雲苓、靈芝、猴頭菰、當歸、女貞子、山茱萸、苡薏仁等。 

    結語 
  中醫藥治癌,乃從改善患者身體狀況和治療疾病症狀兩方面著手,亦即中醫理論中的〝扶其正以祛其邪〞為宗旨。其間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取得明顯的療效──延緩癌細胞的增殖和滋生。 

  因此,對癌症的治療方法,應包括抑制癌細胞的產生,防止抗癌劑或放射線等治療的副作用,預防復發的手段,減輕癌症所引起的痛苦等方面,方能最終達到消滅癌腫細胞,確保身體健康之目的。 

本篇所介紹的方藥,祇作參考。病患者需經由醫師辨証施治。 

朱國棟中醫師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子宮頸癌怎麼預防?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2023年1月28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知 […]
刑事調查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可以提升香港人接受器官捐贈的意願嗎?
最近網絡上有關器官捐贈的議論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政府高官痛斥有市民意圖破壞器官捐贈系統、造謠作假。行政長官又宣稱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肝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肝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支修益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怎麼預防乳腺癌?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2022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肺癌防治新術法!聽聽多學科專家怎麼說!」活動回顧
【肺癌專家小組成員】 孔鳳鳴 Feng-Ming (Spring) Kong|美國認證資深腫瘤專科醫生 莫樹錦 […]
HPV 和頭頸癌
提起HPV大家很自然想起子宮頸癌,但你又知不知道,作為香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的頭頸癌也跟HPV 有不可忽視的關係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腎癌 講座活動「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3月25日北京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香港大學臨床腫瘤 […]
人生課題(五)紓緩治療絕對不等於放棄
大家聽到紓緩治療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呢?有些人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放棄,等於什麼都不做。有些人則認為紓緩治療就等於 […]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 謝耀昌醫生
國際大型研究證實 轉移性大腸癌第三線「合併治療」療效更佳 2020年醫管局數據顯示,大腸癌為本港十大常見癌症, […]
人生課題(四)晚期癌症病人之心肺復甦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在營養問題方面的考慮。這一回就跟大家淺談心肺復甦與否的決定吧!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 […]
罕見的甲狀腺癌- 島狀癌
最近遇到一位由另一醫生轉介過來、二十出頭的病人看診。病人甫踏進診症室,就看得到她的前頸有非常明顯的甲狀腺腫大。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