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 倡議將免疫治療藥物阿替利珠單抗納入安全網 讓更多肺癌患者得以延長生命

倡議將免疫治療藥物阿替利珠單抗納入安全網 讓更多肺癌患者得以延長生命

23-06-2020

倡議將免疫治療藥物阿替利珠單抗納入安全網 讓更多肺癌患者得以延長生命

(2020年6月22日,香港)

左起,肺癌第四期患者、李兆康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

「有藥沒錢醫」是不少基層癌症患者生活的真實寫照。而家人為了照顧病人和籌募醫療費用也倍覺身心疲憊。近年,免疫治療已經在國際間成為肺癌二線治療的標準,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是其中一種免疫治療藥物,對治療不少一線化療失效的肺癌患者見成效,而且副作用比化療較少,有助改善患者的整體存活率和生活質素。有見及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希望藉著記者會促請醫院管理局盡快將該藥納入安全網,讓更多肺癌患者可以使用並得到延續生命的寶貴機會。

本港肺癌概況及最新醫療趨勢 根據2017年的資料顯示,香港有近5,178宗新增的肺癌個案,在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二,要是以致命癌症來排,更是排行第一。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醫生指出:「視乎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癌細胞的種類、大小、位置和擴散程度等情況,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五種,分別為外科手術、放射治療(俗稱電療)、化學治療(俗稱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不少末期肺癌患者其實面對著相當類似的狀況,經確診後根據病情接受了上述的治療方法,但因種種原因在一線只能接受化療,但是當化療失效時,就應當使用免疫治療作二線治療。」

免疫治療藥物

免疫治療是通過喚醒身體的防禦系統,讓人體的免疫系統發揮功能,將入侵的癌細胞消滅。香港已經注冊的免疫治療有PD-L1抑制劑: 阿替利組單抗, 阿維魯單抗, 度伐魯單抗及PD-1抑制劑: 納武單抗, 匹博利組單抗。部份免疫治療已獲得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FDA)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核准,用於以前曾接受過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而病人對免疫治療的耐受程度普遍理想。

 

第三期臨床研究OAK,首先入組的850名患者的整體存活期中位(Median OS)顯示:免疫組為13.8個月,化療組為9.6個月。609名阿替利珠單抗組患者的中位持續治療時間為3.4個月,其中20.5%患者持續治療超過12個月,長期療效明顯優於多西紫杉醇組。因藥物副作用(如疲勞、腹瀉和噁心,情況大多屬輕微)而需要停止治療:阿替利珠單抗組8%;多西紫杉醇組19%。與免疫相關的炎症(例如肺炎、肝炎和結腸炎)的發生率相當低。

以往,當一線化療失效後,肺癌病人唯一的選擇就是接受二線化療。近年,免疫治療已經在國際間成為肺癌二線治療的標準。可是,跟二線化療相比,免疫治療所涉及的費用負擔畢竟比較沉重,並非每個肺癌病人都可以承擔。從以前曾接受過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來看,免疫治療可以比其他藥物(如多西紫杉醇),更有效地延長患者的整體存活期。雖然有輕微副作用,但患者用免疫治療後的生活素質素得以大大提高。

個案分享

綜援受助者詹女士是第四期肺癌患者,醫療費用一直由家人合資支付。目前使用免疫治療藥物阿替利珠單抗是她延續生命、讓她可以照顧年僅十多歲女兒的唯一希望,即使該藥物已經降價至兩萬元左右,但詹女士仍然無法承擔,她已向親戚朋友借無可借。

另一位患者Karen是2017年8月確診的,主瘤在左肺,但淋巴、骨頭等處有多個轉移。開始的時候她接受化療,各處腫瘤都缩小了,其後身上只剩下肺主瘤, 但面積比以前有所增大,於是安排放療處理。一年多後腫瘤又出現在肝、腎上腺、頸淋巴和左大腿根關節處,開始了每三星期一次的免疫治療。後來的X光片顯示Karen肺部腫瘤的情況有所改善,並有持續改善的跡象。

要求納入藥物安全網

目前,香港約有400多名癌症患者需要以免疫治療作二線治療,而詹女士和Karen只是其中两位肺癌病患者,他們對該藥物反應良好,改善了整體存活率。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指出:「雖然目前阿替利珠單抗已經在許多國家如英國、澳洲、台灣、韓國、泰國獲得政府資助,我們希望政府亦能盡快將該藥納入藥物安全網,讓患者得到長遠、可持續、可負擔和適切的治療;讓更多正在跟肺癌搏鬥,但家庭經濟狀況有欠理想的病人即時受惠、有多一個選擇;讓患者得以延續生命之餘,也可舒緩家庭的經濟苦況。」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醫生指出:因種種原因在一線只能接受化療,但是當化療失效時,就應當使用免疫治療作二線治療。」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女士指出:「雖然目前阿替利珠單抗已經在許多國家如英國、澳洲、台灣、韓國、泰國獲得當地政府資助,我們希望政府亦能盡快將該藥納入藥物安全網,讓患者得到長遠、可持續、可負擔和適切的治療
肺癌第四期患者Karen是2017年8月確診的,主瘤在左肺,但淋巴、骨頭等處有多個轉移。開始的時候她接受化療,各處腫瘤都缩小了,其後身上只剩下肺主瘤, 但面積比以前有所增大,於是安排放療處理。一年多後腫瘤又出現在肝、腎上腺、頸淋巴和左大腿根關節處,開始了每三星期一次的免疫治療。後來的X光片顯示Karen肺部腫瘤的情況有所改善,並有持續改善的跡象。

 

關於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癌症資訊網」由一群熱愛生命的癌症患者及康復者攜手組成的互助網絡平台,多年來致力為大眾提供正確、專業及適時的癌症資訊,並以正面態度與癌症患者及其家屬分享、交流、同行,鼓勵他們以積極態度面對抗癌之路,並透過座談會、工作坊和小組關顧等團結同路人、交流信息、互相扶持,發揮互助互勉的精神。

隨著醫療日益進步,癌症可以說是由不治之症演變成慢性疾病。但同時衍生出另一問題,醫療支出日益上升,社區上的癌症服務需求亦變得甚為迫切;有見及此,癌症資訊網成立「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要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藥物或生活援助,並致力在病人漫長的醫治期間提供全面及合適的支援。本基金的服務發展及日常運作經費主要由「癌症資訊網」撥款支持,惟持續服務的需求甚殷,公眾的捐助對本基金至為重要。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生死教育】告別練習社—— 學會珍惜和創造回憶
感謝「毋忘愛」主席范寧醫生及義工 Lavin 在「告別練習社」的分享,讓大家對生命、家庭關係和斷捨離有了更深的 […]
【大學研究】 瘦出好健康:一項針對超重癌症倖存者的飲食加運動體重管理干預的隨機對照可行性試驗
肥胖與癌症的存活率密切相關。超重/肥胖可能導致預後不良,包括癌症復發、癌症相關發病率和死亡率。我們的研究小組正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 小冊子於書展登場!
衷心感謝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基金教授 (癌症綜合治理學) #孔鳳鳴教授 的信任,讓我們有機會參與由香 […]
新書《 財富覺醒 – 在財務自由路上遇見的39人》
恭喜 TopGear 的5位資深理財策劃人順利出版新書! 由39位理財專家共同撰寫,集結了行業精英的智慧,分享 […]
香港書展2025——免費癌症教育小冊子派發
第35屆香港書展 經已完滿結束,好開心 #癌症資訊網 攤位能得到大家嘅支持!今年除了出售書籍,我哋都特別推出了 […]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 醫生講座及乙型肝炎快速檢測站
活動日期: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 活動地點:九龍觀塘協和街130號基督教聯合醫院J座4樓 ⏺️ 醫生講 […]
科大研發新型AI醫學影像技術 大幅降低99%輻射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技術,只需利用極少量X光影像,即可 […]
【有誰共鳴】嘉賓:Selina 葉敬梓女士
陪伴患有第四期淋巴癌的老公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Selina希望在節目中分享作為照顧者的心情,以及面對生死之後 […]
轉移性大腸癌未必是絕路 做好後線治療規劃 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助患者延長壽命並具生活質素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致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有擴散,又或康復後復發並出現轉移。幸 […]
【justwannasay】當我跳進一個癌症的旅程⋯⋯(第一章)
震撼心靈的消息 迎接我來到這段癌症旅程 無數的檢查轟炸,我感到肌膚的變化 思想從堅定到脆弱 最終 , 靈魂對侵 […]
【活動花絮】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醫生講座及乙型肝炎快速檢測站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於2025年7月12日與地區合作伙伴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 及 癌症資訊網,舉辦了醫生講座及乙型 […]
【華乳消息】第二炮重磅預告!《中調乳順》書展簽名會・解鎖中西醫抗癌智慧
由多位中西醫師聯合著作的《中調乳順:中西醫攜手戰勝乳腺癌大小事》,將於香港書展首度亮相!🎉 📚 中西合璧,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