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活動
胃癌及大腸直腸癌專題講座
開始日期: 2017-10-31 19 : 15pm
結束日期: 2017-10-31 20 : 45pm
地點: 佐敦柯士甸道童軍中心1106室

健康專題講座︰胃癌與大腸直腸癌

講者︰區兆基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

地點︰九龍柯士甸道童軍徑童軍中心

日期︰2017年10月31日

 

癌症資訊網聯同Eli Lilly美國禮來亞洲公司合辦了一場「胃癌和大腸直腸癌」健康講座,內容豐富,90分鐘講解和交流在熱烈答問下完滿結束。

 

 

 

臨床腫瘤科區兆基醫生指出近年胃癌和大腸癌有上升趨勢,胃癌在香港不普遍,高發病率是中國東北和日本。據研究指出愛吃辛辣和燒烤食物有直接關係,也與幽門螺旋桿菌(英文名稱Helicobacter pylori 簡稱 H. pylori)寄生於人體胃壁表面的保護黏膜有關,它會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和某類胃癌等。由於胃癌初期病徵與胃炎相似,呈現胃脹、食滯、無胃口,有時胃磨損了而出血,讓人不易察覺。然而胃癌腫瘤變大或擴散有機會阻塞食道出口引至胃脹,若癌細胞擴散到腹部,便出現肚脹。一般可借用超音波掃描和「正電子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 Scan)定位檢查。以侵蝕深度決定胃癌分期,腫瘤有機會擴散到周邊淋巴,現今治療會採用手術、電療、化療(出現持續數月的麻痺狀況,回復力慢)、標靶藥和免疫治療(好處是效力長和少痛苦)

 

 

 

 

大腸癌一般症狀是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體重下降、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和大便時有尚未排清的感覺,甚至出現貧血徵狀。確診後會安排做手術切割以根治或縮小腫瘤,也會作放射治療,若遇到不適合做手術時就採用轉化治療,使腫瘤轉到可做手術的部位。不幸到了晚期腸癌,就會用化療藥物舒緩治療出現的副作用如血管增生、皮膚反應等。

 

 

在答問中,提及幽門螺旋菌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增加患胃癌風險此外,胃酸倒流也會增加胃癌,所以不要掉以輕心。醫學界近年發現益生菌能減低化療副作用,因為益生菌(Probiotics)可改善宿主(如動物或人類)腸內微生態平衡和存在共生關係,故它補充或有助免疫系統、腸道健康、預防癌症等。至於大腸癌與息肉有密切關係,它有機會突變為惡性腫瘤,康復機會要視腫瘤大小和生長部位,至於癌指數只是參考值和估發展趨勢,不能作斷症。無論何種癌症,最佳預防方法是健康飲食,常做運動,保持心境開朗等。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