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專區
傳媒專區 > 新聞稿 > 嶄新「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篩查組合 300免費名額

嶄新「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篩查組合 300免費名額

29-09-2022
嶄新「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篩查組合 300免費名額
嶄新「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篩查組合 300免費名額

2022928日,香港】由亞洲癌症研究與教育聯盟(ACARE)策動,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及華昇診斷中心今日宣佈合作發起嶄新的「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為香港市民提供免費篩查大腸癌的機會,以提升公眾對大腸癌篩查的意識,降低大腸癌患病風險。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在2019年錄得5,556宗新症,佔全港癌症新症總數的15.8%,同時亦導致2,174人死亡,是香港癌症第二號殺手。有研究顯示,大腸癌如能在發病初期時發現,五年的存活率達90%,而及早發現大腸癌的方法卻仍未被重視,大部分市民對現存的篩查計劃仍然卻步。

有見及此,在ACARE的推動下,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聯同華昇診斷中心,合作發起本次「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此次「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藉著華昇診斷中心推出的大腸癌自我採樣檢測技術,與一般的大腸內窺鏡檢查及大便隱血檢測等篩查方法相比,有着非入侵性、高靈敏度、檢測時間短的明顯優勢,一次可以檢測出大便中的三個生物標記和腸道是否有腸瘜肉。同時省時方便、流程簡單、易於使用,檢測者只需在家自我採集大便樣本,無需服用輕瀉劑,採樣前亦可如常飲食,便可輕鬆進行大腸癌檢測。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設計了是次免費大腸癌基因及大便隱血檢測流程,並將進行樣品收集及項目數據分析。香港綜合腫瘤中心代表區兆基醫生表示:「一般的大腸內窺鏡檢查及大便隱血檢測流程複雜,同時價格比較昂貴,檢測結果亦未必100%準確,往往會令人們望而卻步,找藉口一再推遲檢測。現時如果有一種非入侵性、省錢方便的的檢測方法可以做到大腸癌的檢查,將非常具有吸引力,可以令到公眾提早檢測篩查,了解自己是否有患大腸癌的風險。」

希望透過本次「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向大眾科普推廣新型易用、價格相宜的大腸癌篩查技術,以及提升公眾關注大腸癌篩查,及早篩查及早預防,提升治癒機會,減低患癌風險。

-完-

左起:華昇診斷中心銷售及市場部總監張煒堃先生、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醫生、中環醫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朱尉瑩醫生、華昇診斷中心港澳台區域總經理劉星博士
左起:華昇診斷中心銷售及市場部總監張煒堃先生、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醫生、中環醫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朱尉瑩醫生、華昇診斷中心港澳台區域總經理劉星博士
「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媒體座談會現場
「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媒體座談會現場
左起: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醫生、中環醫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朱尉瑩醫生
左起: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醫生、中環醫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朱尉瑩醫生
COLOTECT大腸癌自我採樣檢測套裝
COLOTECT大腸癌自我採樣檢測套裝

關於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於2015年正式成立,提供優質和完善的一站式、跨專科診斷及腫瘤治療服務。由2016年起,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與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成為策略性合作機構,將一條龍、跨專科的日間癌症診治服務模式引進香港。癌症患者可於交通方便的日間化療中心接受診治,有需要時可轉介到位於司徒拔道的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接受最先進的精準放射治療及周全的住院和緊急醫院服務。我們的「全面癌症護理」實踐,體現在全方位的服務上;從癌症預防、篩查、影像檢測和診斷,到多學科治療,皆以提高病人治療、存活和生活質素為目標而不斷前進。

關於華昇診斷中心有限公司

華昇診斷中心有限公司,是中國生物科技服務控股有限公司和華大基因健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的合資公司。華昇診斷中心有限公司旗下有一間具備HOKLAS資質的醫學化驗實驗室,由本地MLT和華大管理及技術人員共同組建的專業檢測團隊運營。因應香港新冠疫情,華昇快速建立高品質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以應對更多挑戰同機遇。秉承香港齊心抗疫的使命,全心全意為香港市民服務。

華昇診斷中心自2020年6月以來一直全力配合香港政府,積極參與抗疫工作。華大火眼實驗室技術解決方案,打造出高通量核酸檢測實驗室,如中山火眼實驗室、馬鞍山火眼實驗室。承接機場外防輸入新冠檢測、深圳灣口岸檢測、港珠澳口岸檢測、社區檢測中心及多個流動採樣站。2022年,華昇診斷中心開始提供24小時新冠上門檢測服務、HPV檢測及大腸癌檢測服務。未來將會推出更多的檢測服務,業務發展包括癌症篩查計劃、伴隨診斷、腫瘤檢測、用藥指導等。

媒體徵詢: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Jeffrey Du

[email protected]

 

亮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andy Tang

c[email protected]

疑難排解

會員註冊


或許你會想看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 […]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GCOG|膽囊和膽管癌 講座活動「膽囊及膽管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活動回顧
【2023年2月25日香港時間8時】「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正式開始。這一系列的講座是由香港大學 […]
港大生物學家揭示防止DNA受損機制 加深對癌症形成的理解
不當的細胞分裂有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維持細胞分裂穩定的機制。最近,香港大學(港大)生物科學 […]
人工血管 — 免除化療拮針痛苦的好幫手
「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是很多癌症病人每次前往化療時的感覺。化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固然令病人難受,然而每次化療前抽 […]
城大發現促使癌細胞擴散的蛋白質 望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治療靶點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賴氨酸羥化酶1」(LH1)的蛋白質,是促使肝細胞癌和胰臟導管腺癌的 […]
中大完成全球首例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肺轉移
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常會轉移至肺部。以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轉移腫瘤,很大機會造成手術創傷,而 […]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癌症病人選用新一代口服化療藥, 在家治療可降低感染風險 疫情期間,不少病人進出醫療場所接受化療都少不免擔心受到 […]
拆線好,定唔使拆線好?​
好多病人都有一種信念,自己溶唔使拆嘅線係比較高科技、傷口會靚啲。當私家醫生話傷口要安排拆線嘅時候,唔少病人嘅第 […]
中大發現間皮瘤的女性發病率上升 高收入國家的發病率較高
間皮瘤(Mesothelioma)由於治癒率較其他癌症低,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僅有8%,醫學界一直努力尋求間皮 […]
人生課題(三)晚期癌症病人之營養
上一回提到晚期癌症病人及其家人可能需要決定會否在病人進食得不良好時接受人工營養。明白眼見自己、或眼見家人日漸消 […]
網上直播 | 腎癌怎麼防治? 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網上直播 | 腎癌怎麼防治?聽聽這些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抗癌防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講座活動是由香港大學知識 […]
癌症篩查刻不容緩 減死亡率帶動科創
癌症已成香港市民健康的頭號威脅,然而直至現時為止,本港沒有全面、有效的癌症篩查制度,落後於其他先進地區數十年, […]